气管切开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25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它包括上端设有端盖的插管;所述端盖上设有容吸痰管置入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透明窗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可观察的窗口,医护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气管中的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2.密封膜的设置,即便于相应导管的插入,又能够提高整体的气密性;3.雾化器通过雾化器接口与插管连接后,能够给患者呼吸道进行合理的湿化,减少插管带来的不良影响;4.供氧设备通过吸氧接口A或吸氧接口B与插管连接后,使得病人在吸痰时能够继续保证氧气供应,防止氧气供应中断而带来的缺氧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气管切开插管因吸痰而反复插拔吸氧导管所导致的污染问题。

Tracheotomy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cheotomy,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annula end cover;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tube containing implantation window; the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arent window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by setting the observation window, medical personnel can directly observe the patients the air in the situation, so as to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nursing operation; 2. sealing film is arranged, even if inser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catheter,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air tightness of the whole; 3.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interface with the atomizer atomizer after intubation, humidification to respiratory tract reasonably, reduce the adverse impact caused by intubation oxygen supply equipment connection; 4. through the oxygen or oxygen interface A interface with B after intubation, the patient can continue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oxygen in the sputum, prevent oxygen supply disruptions caused by hypoxia,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ollut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repeated insertion and removal of an oxygen absorption catheter when the traditional tracheotomy pipe is sucked into spu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切开插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广泛地应用气管切开术来抢救和治疗许多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给患者插入气管切开插管以利于呼吸,通过吸痰等一系列操作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经气管切开插管插入吸氧导管,以维持正常的肺功能。一些无意识的患者,在使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插管时,医护人员不能根据其实际需要及时吸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且便于观察的气管切开插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它包括上端设有端盖的插管;所述端盖上设有容吸痰管置入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透明窗盖。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可观察的窗口,医护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气管中的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2.密封膜的设置,即便于相应导管的插入,又能够提高整体的气密性。3.雾化器通过雾化器接口与插管连接后,能够给患者呼吸道进行合理的湿化,减少插管带来的不良影响。4.供氧设备通过吸氧接口A或吸氧接口B与插管连接后,使得病人在吸痰时能够继续保证氧气供应,防止氧气供应中断而带来的缺氧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气管切开插管因吸痰而反复插拔吸氧导管所导致的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遮罩打开后该气管切开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吸痰管从密封膜中伸入箱体中的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1插管、2气囊、31充气管、32指示球囊、33单向阀、4箱体、5窗口、51密封膜、52遮罩、6雾化器接口、7密封盖A、8吸氧接口A、9密封盖B、10吸氧接口B、11密封盖C、12波纹管、13固定翼、14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它包括上端设有端盖的插管1;所述端盖上设有容吸痰管置入的窗口5;所述窗口5上设有透明窗盖。所述端盖与插管1可设为一体。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它还包括连通窗口5与插管1且中空的箱体4。所述箱体4可拆卸连接于插管1的上端。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它还包括环绕套设于插管1下部外周上的气囊2以及与气囊2连接的充气构件;所述充气构件包括充气管31、指示球囊32以及单向阀33,所述充气管31的下端与气囊2相连通,充气管31的上端与指示球囊32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33设于指示球囊32的进气口。一些有意识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示意医护人员为其吸痰,但对于那些无意识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只能定时进行吸痰操作,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及时进行吸痰操作。透过窗口5,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患者呼吸道的情况,当呼吸道中有痰液蓄积时,医护人员可以打开透明窗盖,将吸痰管从窗口5置入插管1中进行吸痰。所述透明窗盖包括两片固设于窗口5上且上下分布的密封膜51,两片密封膜51之间仅部分紧贴重叠。吸痰管可以从两片密封膜51的重叠区伸入箱体4中,以进入插管1中,从而减小吸痰时开口面,提高整体的气密性。所述箱体4上设有与箱体4连通的雾化器接口6,所述雾化器接口6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A7。雾化器接口6与雾化器连接后,能够为患者进行长期少量的雾化,更加合理地湿化呼吸道。当不需要进行湿化时,只需将雾化器与雾化器接口6脱离,并用密封盖A7盖住雾化器接口6。所述箱体4上设有与箱体4连通的吸氧接口A8,所述吸氧接口A8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B9。所述箱体4上设有与箱体4连通的吸氧接口B10,所述吸氧接口B10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C11。吸氧接口A与吸氧接口B10中可以通入不同流量的氧气,或者将其中一个吸氧接口用相应的密封盖盖住,另一个吸氧接口则与大气相通,让患者自主呼吸,再或者吸氧接口A和吸氧接口B10均与大气相通。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它还包括一侧边铰接于箱体4上的保护罩52,所述保护罩52遮盖在透明窗盖上。所述遮罩52可以保护密封膜51,以防密封膜51的表面沾染污染物。遮罩52可以是非透明的,防止患者的家属或者患者自己直接看到呼吸道情况而感到害怕。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时只需打开遮罩52即可。所述插管上部为波纹管12。波纹管12的设置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方向。所述插管1上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固定翼13,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带14。医护人员将本技术的气管切开插管置入患者的气管后,将固定带14绑扎在患者的颈部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管切开插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设有端盖的插管(1);所述端盖上设有容吸痰管置入的窗口(5);所述窗口(5)上设有透明窗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设有端盖的插管(1);所述端盖上设有容吸痰管置入的窗口(5);所述窗口(5)上设有透明窗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通窗口(5)与插管(1)且中空的箱体(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环绕套设于插管(1)下部外周上的气囊(2)以及与气囊(2)连接的充气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上设有与箱体(4)连通的雾化器接口(6),所述雾化器接口(6)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A(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上设有与箱体(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蕊查全萍林瑞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