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99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3:39
即使在能够对用户终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目比现有系统扩展的情况下,也适当地进行跨载波调度。一种用户终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而进行通信,具有:接收单元,接收含有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 Indicator Field)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CIF,控制规定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接收处理及/或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处理,接收单元从不同分量载波接收含有同一CIF值的下行控制信息,控制单元考虑对发送含有CIF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分量载波的CIF值设定的偏移量而决定规定的分量载波。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ven if the number of component carriers that can be set to the user terminal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is also suitably carried out. A user terminal, can use 6 or more component carriers and communicate with a receiving unit receiving containing CIF (carrier indicator field: Carrier Indicator Fiel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 control unit based on CI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 control regulations of the shared channel and / or uplink receiving processing sharing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channel, the receiving unit receives th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CIF value from different component carriers, each component carrier control unit consider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send CIF containing the CIF value of the offset setting and decision component carrier regul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技术被规范化(非专利文献1)。另外,以相比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域化及高速化为目的,正在探讨称作LTE-Advanced的LTE的后继系统(也称作LTE-A),并作为LTERel.10-12被规范化。LTERel.10-12的系统带域含有将LTE系统的系统带域作为一个单位的至少一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这样,将多个CC聚集而进行宽带域化称作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36.300“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and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的LTE的后继系统(LTERel.10-12)的CA中,能够对每个用户终端(UE)设定的CC数目限制在最大5个。在LTE的下一代后继系统即LTERel.13之后中,为了实现更灵活且高速的无线通信,探讨缓和在用户终端能够设定的CC数目的限制而设定6个以上的CC。然而,在能够对用户终端设定的CC数目扩展为6个以上(例如32个)的情况下,难以依旧应用现有系统(Rel.10-12)的发送方法。例如在现有系统中,针对设定有多个小区(CC)的用户终端,利用规定小区的PDCCH来通知其他小区的PDSCH的分配的跨载波调度(CCS)得到支持。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利用3比特的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IndicatorField),指定进行PDSCH的检测的小区。另一方面,在用户终端利用6个以上的CC而接收DL信号的情况下,如何控制跨载波调度成为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进行的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能够对用户终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目比现有系统扩展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跨载波调度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用户终端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含有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IndicatorField)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单元;以及基于CIF控制规定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接收处理及/或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处理的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从不同分量载波接收含有同一CIF值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控制单元考虑对发送含有CIF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分量载波的CIF值中设定的偏移量,而决定所述规定的分量载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能够对用户终端设定的分量载波数目比现有系统扩展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跨载波调度。附图说明图1是LTE的后继系统的载波聚合的概要说明图。图2是在LTERel.13中探讨的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现有系统的跨载波调度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说明跨载波调度的SchedulingCell(调度小区)与ScheduledCell(被调度小区)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跨载波调度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跨载波调度的其它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跨载波调度中利用的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结构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LTE的后继系统(LTERel.10-12)的载波聚合(CA)的概要说明图。图1A表示LTERel.10的CA的概要。图1B表示LTERel.11的CA的概要。图1C表示LTERel.12的DC的概要。如图1A所示,在LTERel.10的CA中,通过聚集最大5个将LTE系统的系统带域作为一个单位的分量载波(CC)(CC#1~CC#5)而进行宽带域化,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速率。如图1B所示,在LTERel.11的CA中,导入了在CC间使不同的定时控制成为可能的多定时提前(MTA)。在应用MTA的CA中,支持以发送定时分类的定时提前组(TAG:TimingAdvanceGroup)。然后,通过一个无线基站的调度器,对每个TAG控制信号的发送定时。由此,如无线基站、以及通过光纤等理想回程链路(idealbackhaul)与该无线基站连接的RRH(远程无线头:RemoteRadioHead)等那样,实现基于延迟小的非同一位置(非协同定位(non-co-located))的多个CC的CA。在LTERel.12中,导入有将由不能忽略延迟的非理想的回程链路(non-idealbackhaul)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所实现的小区组(CG:Cell-Group)捆绑的双重连接(DC:DualConnectivity),实现了更灵活的配置(参照图1C)。在DC中,设想在多个无线基站各自具备的调度器间独立地进行调度。由此,实现基于属于配置在不同位置、独立地进行调度的无线基站所形成的各小区组的CC的CA。另外,在DC中,即使在设定的小区组中,也支持多定时提前。在这些LTE的后继系统(LTERel.10-12)的CA中,能够对每个用户终端设定的CC数目被限制在最大5个。另一方面,在LTE的下一代后继系统即LTERel.13之后中,探讨缓和能够对每个用户终端设定的CC的数目的限制,而设定6个以上CC(小区)的扩展载波聚合(CAenhancement)。在扩展CA中,例如如图2所示,设想将32个分量载波捆绑。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间最大利用640MHz的带宽来进行通信。通过扩展CA实现更灵活且高速的无线通信。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发现能够对用户终端设定的CC数目扩展为6个以上(例如32个)的情况下,依旧应用现有系统(Rel.10-12)的发送方法是困难的。例如在现有系统(Rel.10~12)的载波聚合(CA)中,在DL发送和UL发送中,跨载波的控制得到支持。在DL的跨载波调度中,在应用CA时,关于某个CC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及/或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分配,应用其它的CC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及/或EPDCCH)来指示(参照图3)。在图3中,将用于指示由CC#2(例如S-Cell)发送的PDSCH及/或PUSCH的分配的下行控制信息(DCI#2)向另外的CC#1(例如P-Cell)的PDCCH复用发送。此时,为了识别在CC#1的PDCCH复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2)是指示哪个CC(CC1或者CC2)的PDSCH及/或PUSCH的分配的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终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含有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 Indicator Field)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CIF,控制规定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接收处理及/或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处理,所述接收单元从不同分量载波接收含有同一CIF值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控制单元考虑对发送含有CIF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分量载波的CIF值设定的偏移量,决定所述规定的分量载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9 JP 2015-0154321.一种用户终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含有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IndicatorField)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CIF,控制规定的分量载波的下行共享信道的接收处理及/或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处理,所述接收单元从不同分量载波接收含有同一CIF值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控制单元考虑对发送含有CIF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分量载波的CIF值设定的偏移量,决定所述规定的分量载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与应用跨载波调度的分量载波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调度该分量载波的调度CC有关的信息。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向从各调度CC发送的CIF值分别附加不同的偏移量而决定所述规定的分量载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向从各调度CC发送的CIF值附加的偏移量是由CIF指定的分量载波数目的n倍(n为自然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与各调度CC的CIF对应的分量载波的索引序号连续。6.一种用户终端,能够利用6个以上的分量载波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含有CIF(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IndicatorField)的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CI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一树内野彻武田和晃永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