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3025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可包括: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根据扰码对数据块进行加扰;重复发送加扰后的数据块;距离数据块的上次扰码初始化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根据重新产生的扰码对数据块再次进行加扰;重复发送再次加扰后的数据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提高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ting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ing terminal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 data receiving method, a transmitting end device and a receiving end device. Th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include: scramble initialization, generate scrambling code; according to the scrambling of the data block scrambling; repeat sending scrambled data blocks; distance data blocks scrambling last initialization interval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set scrambling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threshold, scramble initialization. Again according to the scrambling; scrambling to block again scrambling; data block repeatedly send again after scrambl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ata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etween the sending end device and the receiving e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通信技术已越来越成熟,并且,LTE系统的网络覆盖也越来越密集。在LTE系统中,密集的网络覆盖使得相邻小区间存在干扰。为降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可通过扰码初始化,使发送端设备在每个子帧进行一次扰码初始化,每个子帧内发送的数据均具有不同的扰码,那么发送端设备根据初始化后的扰码对数据块进行加扰,并将加扰后的数据块进行发送,则可实现干扰的随机化。为保证接收端设备可接收到的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完整数据,该发送端设备可进行数据块的重复发送,并在每个子帧进行一次扰码初始化。然而,这接收端设备难以利用重复发送的数据块进行频偏估计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以提高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根据扰码对数据块进行加扰;重复发送加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根据所述扰码对数据块进行加扰;重复发送所述加扰后的所述数据块;距离所述数据块的上次扰码初始化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根据所述重新产生的扰码对所述数据块再次进行加扰;重复发送所述再次加扰后的所述数据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根据所述扰码对数据块进行加扰;重复发送所述加扰后的所述数据块;距离所述数据块的上次扰码初始化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根据所述重新产生的扰码对所述数据块再次进行加扰;重复发送所述再次加扰后的所述数据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通过时间或资源单元数表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通过子帧数表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占用至少一个子帧;所述距离所述数据块的上次扰码初始化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包括:若所述数据块占用的子帧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每次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占用至少一个子帧;所述距离所述数据块的上次扰码初始化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包括:若所述数据块占用的子帧数小于所述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在距离所述上次扰码初始化的子帧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扰码初始化参数阈值时,进行扰码初始化,重新产生扰码。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为速率匹配块RMB,或者,所述RMB的冗余版本RV对应的码块;所述RMB为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及速率匹配后的码块。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包括:采用如下公式(1)进行扰码初始化;其中,cinit为所述扰码;nRNTI为标识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A为非固定值,表示从低到高的比特位的第9位至第13位;为小区标识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2)获得;其中,q保持为0或者1或者在每一次扰码初始化时对上一次取值取反;SFN为系统帧号,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为下取整;mod为取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3)获得;其中,q保持为0或者1或者在每一次扰码初始化时对上一次取值取反;SFN为系统帧号,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为下取整;#Rep为所述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所对应的重复序号;mod为取余。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4)获得;其中,q保持为0或者1或者在每一次扰码初始化时对上一次取值取反;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为下取整;#Rep为所述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所对应的重复序号;mod为取余。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5)获得;SFN为系统帧号,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为下取整;mod为取余。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6)获得;SFN为系统帧号,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为下取整;#Rep为所述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所对应的重复序号;mod为取余。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公式(7)获得;其中,ns为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时对应的时隙号;#Rep为所述当前重复发送所述数据块所对应的重复序号;为下取整;mod为取余。14.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数据块的每个重复周期的开始,进行扰码初始化,产生扰码;所述数据块的所有重复周期内的重复次数之和等于所述数据块所需的重复次数;根据所述扰码对所述数据块进行加扰;在所述每个重复周期内,根据所述每个重复周期对应的重复次数,重复发送所述加扰后的所述数据块。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包括多个分块;每个分块对应至少一个子帧。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为速率匹配块RMB;所述RMB为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及速率匹配后的码块;所述RMB包括至少两个RV对应的码块;所述每个分块对应一个子帧,或者,一个冗余版本RV。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重复周期包括至少一个重复周期。18.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带宽参数;所述带宽参数为子载波的数量;根据所述带宽参数确定发送功率;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子载波上发送数据块。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带宽参数包括:若所述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确定第一间隔与第二间隔的比值为所述带宽参数;所述第二间隔大于所述第一间隔;所述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子载波上发送数据块,包括: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间隔的单个子载波上发送数据块。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为3.75kHz,所述第二间隔为15kHz。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带宽参数包括:若所述子载波间隔为第二间隔,确定所述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的子载波的数量,为所述带宽参数;所述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子载波上发送数据块,包括: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的至少一个子载波上发送数据块。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为15kHz,所述第二间隔的子载波的数量为1、3、6或12。23.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预设的重复次数和预设的调制编码方式MCS,确定发送功率;采用所述发送功率和该预设的重复次数,重复发送数据块。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重复次数和预设的MCS,确定发送功率包括:若所述预设的重复发送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MCS对应的重复次数,确定最大发送功率为所述发送功率。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重复次数和预设的MCS,确定发送功率包括:根据所述预设的重复发送次数和所述预设的MCS确定码率;若所述码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码率值,确定最大发送功率为所述发送功率。26.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确定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发送所述窄带主信息块。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确定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包括: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独立操作模式,将所述预设字段的值配置为第一取值;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保护带操作模式,将所述预设字段的值配置为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取值不同于所述第二取值。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确定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包括: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带内操作模式,且,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端口数与第二小区的天线端口数相同,则将所述预设字段的值配置为第三取值。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确定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包括: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带内操作模式,且,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端口数与第二小区的天线端口数不同,则将所述预设字段的值配置为第四取值。30.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窄带主信息块;根据所述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确定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确定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包括:若所述预设字段的值为第一取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独立操作模式;若所述预设字段的值为第二取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保护带操作模式。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确定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包括:若所述预设字段的值为第三取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带内操作模式,且,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端口数与第二小区的天线端口数相同。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窄带主信息块中预设字段的值确定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包括:若所述预设字段的值为第四取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操作模式为带内操作模式,且,所述第一小区的天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育波罗超刘铮铁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