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05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包括样品室壳体和快插式样品池,所述样品室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观察窗和透射光窗口,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样品放置口,所述快插式样品池通过所述样品放置口固定于所述样品室壳体内的中空腔中,所述快插式样品池具有自其上表面下凹的样品容纳腔,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和颈部与所述样品室壳体密封设置,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一载气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载气进气孔均向内延伸与所述样品容纳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的遏制涡流的产生和减轻甚至消除记忆效应。

Ultra fast and multi outlet laser ablation tan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ltra fast multi outlet laser ablation cell, including sample chamber housing and insert the sample pool, the sample chamber of the shell surface and lower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bservation window and light transmission window, the left side of the sample chamb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ample, the sample quickly inserted through the sample pool is arranged in the sample chamber is fixed on the shell in the cavity, the insert sample pool ha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cave sample cavity, wherein the insert sample pool on the surface and the neck with the sample chamber housing sealing arrangement, the right side of the the sample chamb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juxtaposed vents, the left side of the sample chamb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gas inlet opening, the outlet and the carrier gas inlet are extended inward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ample cavit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generation of eddy current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he memory effect can be reduced or even elimin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剥蚀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
技术介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一门固体分析新技术。LA-ICP-MS技术具有原位、实时、快速的分析优势以及较高灵敏度,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多元素测定及可提供同位素比值信息的检测能力。该技术已在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核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已成为主流常规的矿物微区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仪器。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中,首先需要把待测样品放在激光剥蚀池里面,激光剥蚀样品表面产生的样品气溶胶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质谱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不同激光剥蚀池的设计将对元素分析信号强度、信号稳定性、元素分馏以及做样的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激光剥蚀池侧边的位置容易产生涡流,从而导致较严重的元素分馏和记忆效应,最终影响气溶胶的传输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激光剥蚀池还存在的问题是换样时间长,换样过程中容易混入空气导致等离子体熄火。传统激光剥蚀池只有一个出气口,跟进气口相对应,水平贯穿样品室侧面。这样在出气的过程中,只有剥蚀池中间及靠近出气口位置的气溶胶容易被传输。由于只能单一出气口出气,所以很多边角位置的气溶胶不能很好被传输,容易产生涡流,最终影响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样品室放置的样品数量有限,导致换样繁琐、频繁、工作效率较低。传统激光剥蚀池进气口管道内径一般大于0.5mm,进气口管道内径越大,在载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流速越低。低的气体流速导致气溶胶在剥蚀池待的时间越长,从而导致较严重的记忆效应。激光剥蚀点位置气体流速越低也会导致激光剥蚀产生的固体气溶胶颗粒尺寸越大,固体气溶胶颗粒尺寸越大在等离子体中越容易离子化不完全,从而产生元素分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能够遏制涡流的产生和减轻甚至消除记忆效应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包括样品室壳体和快插式样品池,所述样品室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观察窗和透射光窗口,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样品放置口,所述快插式样品池通过所述样品放置口固定于所述样品室壳体内的中空腔中,所述快插式样品池具有自其上表面下凹的样品容纳腔,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和颈部与所述样品室壳体密封设置,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一载气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载气进气孔均向内延伸与所述样品容纳腔连通。进一步地,一载气进气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并与所述载气进气孔垂直连通,所述载气进气孔靠近外界的一端被封堵,以堵阻止载气外溢。进一步地,所述载气进气孔的孔径为0.2~0.3mm。进一步地,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具有快插式样品池顶部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有氟胶O型密封圈,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通过该氟胶O型密封圈与所述样品室壳体的顶部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颈部具有快插式样品池颈部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有氟胶O型密封圈,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颈部通过该氟胶O型密封圈与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端区域密封。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室壳体上表面凹设有观察窗收容腔,所述观察窗的侧边四周设有观察窗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有氟胶O型密封圈,所述观察窗的侧边四周通过该氟胶O型密封圈与所述观察窗收容腔的侧壁密封。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收容腔的开口端的一侧边上设有多个半圆形沉槽。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出气帘接头,所述出气帘接头具有多个与所述出气孔对接的对接孔,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还设有一排气阀。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为3~6个,每一所述出气孔的内径为1~3mm。进一步地,所述样品放置口的开口端设有倒角,还包括圆头手柄,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左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圆头手柄配合的圆头手柄螺丝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其上的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能同时传输激光剥蚀池中间和边角的气溶胶,从而能够有效的遏制因产生的涡流而出现的较严重的元素分馏和记忆效应,通过提高气溶胶的传输速率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的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中的样品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中的快插式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中的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主要包括:样品室空壳1,设于所述样品室空壳1的快插式样品池2和观察窗3以及固定所述样品室空壳1的底板4。请参考图2,所述样品室壳1体为中空结构,即内部具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用于收容所述快插式样品池。所述样品室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观察窗3和透射光窗口20,通过所述观察窗3可以观察所述中空腔内的情况,激光可以透过所述透射光窗口20进入所述中空腔。所述样品室壳体1的左侧面开设有样品放置口13,所述样品放置口13的开口端设有倒角12,所述快插式样品池2通过所述样品放置口13固定于所述样品室壳体1内的中空腔中。所述样品室壳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9,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9的数量为3~6个,优选为5个。每一所述出气孔9的内径为1~3mm,优选其内径为2mm。所述样品室壳体1的右侧面还具有一出气帘接头6,所述出气帘接头6具有多个与所述出气孔9对接的对接孔,该对接孔与对应的所述出气孔9一一对接,其数量也优选为5个。所述出气孔9用于将所述中空腔中的气溶胶汇集于所述出气帘接头6,使气溶胶最终被所述出气帘接头6传输走。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还具有一排气阀7,当放置所述快插式样品池2时,松开所述排气阀7,将所述中空腔内的空气排出,当所述快插式样品池2放置到位后,关闭排气阀7,防止气溶胶从所述排气阀7流出。所述样品室壳体1的左侧面开设有一载气进气孔11,所述载气进气孔11设置于距离所述样品室壳体1上表面向下1mm处,所述载气进气孔11的内径小于0.5mm,具体为0.2~0.3mm,优选其内径为0.3mm。一载气进气接头5的一端穿过所述样品室壳体1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并与所述载气进气孔11垂直连通,所述载气进气孔11的左侧端被环氧树脂封堵,使载气只能从所述载气进气孔11的右侧端流出。所述出气孔9和所述载气进气孔11均向内延伸与所述中空腔连通。请参考图2和图4,所述样品室壳体1上表面向下凹设有观察窗收容腔,所述观察窗3的侧边四周设有观察窗密封圈槽17,其内放置有氟胶O型密封圈,所述观察窗3的侧边四周通过该氟胶O型密封圈与所述观察窗收容腔的侧壁密封。所述观察窗3安装有高透镜片18,所述高透镜片18的厚度为0.4~1mm,其光透过率在90%以上,有助于减小激光剥蚀能量的损失。所述观察窗3大致为长方形。所述观察窗收容腔的开口端的一侧边上设有多个半圆形沉槽10,优选所述半圆形沉槽10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形沉槽10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包括样品室壳体和快插式样品池,所述样品室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观察窗和透射光窗口,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样品放置口,所述快插式样品池通过所述样品放置口固定于所述样品室壳体内的中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式样品池具有自其上表面下凹的样品容纳腔,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和颈部与所述样品室壳体密封设置,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一载气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载气进气孔均向内延伸与所述样品容纳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包括样品室壳体和快插式样品池,所述样品室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观察窗和透射光窗口,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样品放置口,所述快插式样品池通过所述样品放置口固定于所述样品室壳体内的中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式样品池具有自其上表面下凹的样品容纳腔,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和颈部与所述样品室壳体密封设置,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出气孔,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一载气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载气进气孔均向内延伸与所述样品容纳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其特征在于:一载气进气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样品室壳体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并与所述载气进气孔垂直连通,所述载气进气孔靠近外界的一端被封堵,以堵阻止载气外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进气孔的孔径为0.2~0.3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快速多出口激光剥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具有快插式样品池顶部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有氟胶O型密封圈,所述快插式样品池的上表面通过该氟胶O型密封圈与所述样品室壳体的顶部密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初陈力飞史光予罗涛张文宗克清刘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