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36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10
一种电动治疗设备,主要由托板、踏板、螺杆、螺丝、第一定位轴、第二第位轴、电动机套以及电动机组成;通过调节手柄在螺杆上的位置,能够改变踏板与托板的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当患者下肢发生痉挛时,可调整至患者能接受的角度,使足底抵紧踏板并保持膝盖伸直,帮助患者伸展下肢及足底肌肉减轻疼痛,有助于减少对医护人员的依赖。

An electric therapy apparatus

An electric treatment equipment, mainly by the plate, pedal, screw, screw, shaft, a first positioning shaft, the second set of motor and motor; through the adjusting handle on the screw position, can change the pedal plate after the support plate when the angl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spasm, can be adjusted to patients acceptable angle, make foot tightly and keep the pedal knees straight, stretching limbs and plantar muscles help patients relieve pain, help reduce dependence on medical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下肢痉挛的电动调节踏板倾斜角度的治疗仪,属于医疗用品领域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下肢痉挛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其发生时间不可控,具有偶发性。痉挛发生时,患者疼痛难忍,现有的物理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自行或依靠他人将痉挛下肢强行牵拉、按摩缓解症状。特别在透析患者中下肢痉挛的发生率较多,约为20%。治疗中患者极易出现下肢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造成剧烈疼痛、关节强直,并伴有精神紧张、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常需要紧急处理,严重者需终止治疗,容易造成患者透析不充分、体重不达标、引发心衰等并发症。造成下肢痉挛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下:低血压症、失衡综合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血氧症、神经系统损害。目前一些重症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下肢痉挛,医护人员就得及时对患者实施牵拉、按摩等措施。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他人的依赖性更低且有效的治疗下肢痉挛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他人的依赖性较低且有效的下肢痉挛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治疗设备,主要由托板1、踏板2、螺杆3、螺丝4、第一定位轴5、第二第位轴6、电动机套7以及电动机8组成;托板朝向人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托板的前支撑脚11,托板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一块顶部在前底部在后的用于支撑托板的后支撑板12,在后支撑板12的背面设有一条中空的圆柱形后支撑脚13,所述的后支撑脚13固定在后支撑板的底部边缘,并与后支撑板的底边平行;使用时,将下肢放在托板上;在后支撑板12和后支撑脚13的中间位置设置将后支撑板和后支撑脚分成左右两段的定位孔14;踏板2的背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加强脊21,踏板朝下的末端内侧设有中空的圆柱形固定柱22,在靠近踏板底部的加强脊21上设置贯穿踏板的调节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定位轴的带有与螺杆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螺杆孔;所述的螺杆3朝外的末端设有手柄,在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直径缩小的定位柱,在定位柱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向手柄方向凹陷的多边形旋转孔,在螺杆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加强脊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定位轴孔,所述的调节孔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垂直相交;在托板靠近定位孔的底壁下方设有向下突出的带有轴孔的两个互相对称的接耳;所述的第二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两个接耳的轴孔,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位于两个接耳之间的空隙内,转动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对准踏板上的调节孔,在朝向调节孔的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入口处设置螺杆沉孔;靠近定位柱的螺杆体的直径小于螺杆沉孔的内孔直径但大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螺杆的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电动机套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或直接用螺丝锁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定位轴上;电动机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动机套内。电动机通过外接电源带动。所述的螺丝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长度,螺丝的直径小于固定柱的直径,螺丝头和螺帽的直径大于固定柱的直径但小于后支撑脚的内孔直径。组装时,所述的踏板的下部自外向内插入定位孔14,使踏板下部的固定柱22的内孔与后支撑脚13的内孔处于同一轴线上,再将螺丝4从后支撑脚13的一侧插入,使螺丝的末端穿过踏板下方的固定柱22,再将螺帽从后支撑脚的另一侧放入并旋拧在螺丝的末端,在外力的作用下,踏板能够围绕螺丝向前或向后转动,再将第一定位轴插入加强脊上的第一定位轴孔,使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与调节孔同轴,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两个接耳上的轴孔,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与调节孔同轴,将螺杆按定位柱在前的方式依次插入调节孔、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然后旋转螺杆的手柄,使螺杆继续向第二定位轴前进,使螺杆末端的定位柱进入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直至与定位柱根部相连接的螺杆体抵紧螺杆沉孔,电动机套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或直接用螺丝锁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定位轴上;电动机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动机套内,使电动机的输出轴插入位于螺杆末端定位柱上的旋转孔,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孔形成紧配合,电动机正转或反转时,能够带动螺杆在调节孔内正转或反转,改变螺杆在第一定位柱的螺杆孔里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踏板向靠近人体的方向倾斜直至踏板抵在后支撑板上或使踏板向远离人体的方向倾斜。有益效果1、通过调节手柄在螺杆上的位置,能够改变踏板与托板的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当患者下肢发生痉挛时,可调整至患者能接受的角度,使足底抵紧踏板并保持膝盖伸直,帮助患者伸展下肢及足底肌肉减轻疼痛,有助于减少对医护人员的依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开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踏板抵紧在后支撑板上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踏板远离后支撑板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调节踏板角度的主要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是图8的爆开图;图10是图8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10所示,一种电动治疗设备,主要由托板1、踏板2、螺杆3、螺丝4、第一定位轴5、第二第位轴6、电动机套7以及电动机8组成。托板朝向人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托板的前支撑脚11,托板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一块顶部在前底部在后的用于支撑托板的后支撑板12,在后支撑板12的背面设有一条中空的圆柱形后支撑脚13,所述的后支撑脚13固定在后支撑板的底部边缘,并与后支撑板的底边平行;使用时,将下肢放在托板上;在后支撑板12和后支撑脚13的中间位置设置将后支撑板和后支撑脚分成左右两段的定位孔14;所述的踏板对应脚掌的一端在上,对应脚底的一端在下,踏板上大下小,踏板2的背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加强脊21,踏板朝下的末端内侧设有中空的圆柱形固定柱22,在靠近踏板底部的加强脊21上设置贯穿踏板的调节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定位轴的带有内螺纹的螺杆孔;所述的螺杆3朝外的末端设有手柄,在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直径缩小的定位柱,在定位柱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向手柄方向凹陷的多边形旋转孔,在螺杆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轴的螺杆孔里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加强脊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定位轴孔,所述的调节孔与第一定位轴孔垂直相交;在托板靠近定位孔的底壁下方设有向下突出的带有轴孔的两个互相对称的接耳;所述的第二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两个接耳的轴孔,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位于两个接耳之间的空隙内,转动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对准踏板上的调节孔,在朝向调节孔的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入口处设置螺杆沉孔,在远离调节孔的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入口处设置电动机套沉孔;靠近定位柱的螺杆体的直径小于螺杆沉孔的内孔直径但大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螺杆的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所述的电动机套包括与内孔直径大于螺杆末端的定位柱的中空连接柱和用于容纳电动机的动力套,连接柱与动力套同轴,电动机安置在动力套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杆末端定位柱上的旋转孔相匹配,电动机套的连接柱能够插入电动机套沉孔,电动机套的连接柱与电动机套沉孔形成紧配合,使电动机套能够通过电动机套沉孔固定在第二定位轴上。电动机套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或直接用螺丝锁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定位轴上。电动机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动机套内。所述的螺丝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长度,螺丝的直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治疗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托板(1)、踏板(2)、螺杆(3)、螺丝(4)、第一定位轴(5)、第二第位轴(6)、电动机套(7)以及电动机(8)组成;托板朝向人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托板的前支撑脚(11),托板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一块顶部在前底部在后的用于支撑托板的后支撑板(12),在后支撑板(12)的背面设有一条中空的圆柱形后支撑脚(13),所述的后支撑脚(13)固定在后支撑板的底部边缘,并与后支撑板的底边平行;使用时,将下肢放在托板上;在后支撑板(12)和后支撑脚(13)的中间位置设置将后支撑板和后支撑脚分成左右两段的定位孔(14);踏板(2)的背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加强脊(21),踏板朝下的末端内侧设有中空的圆柱形固定柱(22),在靠近踏板底部的加强脊(21)上设置贯穿踏板的调节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定位轴的带有与螺杆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螺杆孔;所述的螺杆(3)朝外的末端设有手柄,在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直径缩小的定位柱,在定位柱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向手柄方向凹陷的多边形旋转孔,在螺杆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加强脊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定位轴孔,所述的调节孔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垂直相交;在托板靠近定位孔的底壁下方设有向下突出的带有轴孔的两个互相对称的接耳;所述的第二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两个接耳的轴孔,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位于两个接耳之间的空隙内,转动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对准踏板上的调节孔,在朝向调节孔的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入口处设置螺杆沉孔;靠近定位柱的螺杆体的直径小于螺杆沉孔的内孔直径但大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螺杆的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托板(1)、踏板(2)、螺杆(3)、螺丝(4)、第一定位轴(5)、第二第位轴(6)、电动机套(7)以及电动机(8)组成;托板朝向人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托板的前支撑脚(11),托板远离人体的一端设有一块顶部在前底部在后的用于支撑托板的后支撑板(12),在后支撑板(12)的背面设有一条中空的圆柱形后支撑脚(13),所述的后支撑脚(13)固定在后支撑板的底部边缘,并与后支撑板的底边平行;使用时,将下肢放在托板上;在后支撑板(12)和后支撑脚(13)的中间位置设置将后支撑板和后支撑脚分成左右两段的定位孔(14);踏板(2)的背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加强脊(21),踏板朝下的末端内侧设有中空的圆柱形固定柱(22),在靠近踏板底部的加强脊(21)上设置贯穿踏板的调节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一定位轴的带有与螺杆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螺杆孔;所述的螺杆(3)朝外的末端设有手柄,在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直径缩小的定位柱,在定位柱远离手柄的末端设有向手柄方向凹陷的多边形旋转孔,在螺杆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加强脊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定位轴孔,所述的调节孔与第一定位轴上的螺杆孔垂直相交;在托板靠近定位孔的底壁下方设有向下突出的带有轴孔的两个互相对称的接耳;所述的第二定位轴的侧面设有贯通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两个接耳的轴孔,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位于两个接耳之间的空隙内,转动使第二定位轴上的轴孔对准踏板上的调节孔,在朝向调节孔的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入口处设置螺杆沉孔;靠近定位柱的螺杆体的直径小于螺杆沉孔的内孔直径但大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孔径,螺杆的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轴的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毓玉唐桂英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