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修瑞芳专利>正文

肢体恢复垫高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365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包括气囊,其中,气囊上部设置有U型架,气囊上设置有若干折叠纹和气管,气管上插合连接有充气橡胶囊,U型架与气囊、折叠纹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气管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和放气阀,充气单向阀位于充气橡胶囊的一侧,放气阀位于气囊的一侧,气管与气囊之间插合连接。气囊分为多层,气压容量2‑4个大气压,胀起高度10‑30cm。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抬高的高度距离可调,且有利于固定功能位。

Height cushion for limb resto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mb recovery pad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n airbag, airbag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U type frame, air ba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olding lines and trachea, trachea inserted connected with the inflatable rubber bag, U bag, folding type frame and pattern in the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An inflating one-way valve and an air discharging valve are arranged on the air pipe; the inflating one-way valve is positioned at one side of the inflatable rubber capsule; the air bleeder valve is positioned at one side of the air sac; the air pipe is inser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The airbag is divided into layers, pressure capacity of 2 4 atmospheres, the bulge height of 10 30c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djustable height and adjustable distance, and is favorable for fixing the functional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肢体恢复垫高气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
技术介绍
:肢体骨折的患者,如腿骨骨折或臂骨骨折等,在给患处打好石膏后,常常需要将患肢太高吊起,原因为利用重力有利于恢复,抬高后也有利于消肿,而且也避免活动或碰触患肢。但是,现有的吊起式抬高方法,是利用绷带将患者的肢体太高,患者患肢太高后还能够进行局部范围的活动,这就导致无法将患肢抬高后还能够固定在功能位上。例如:桡骨骨折,把胳膊吊起来时,手心应是向内,而不是向下。原因是手心向上尺骨和挠骨是成平的.而手心向下尺挠骨和肘关节呈旋转状态。因手心向上患者感觉不舒服,所以常常偷着将位置变换为手心朝下,如此,患者虽然感觉舒服,但是手部不在功能位上,易造成康复后的前臂的旋前功能不好。所以,鉴于上述技术特点,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抬高的高度距离可调,且有利于固定功能位的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抬高的高度距离可调,且有利于固定功能位的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包括气囊,其中,所述气囊上部设置有U型架,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若干折叠纹和气管,所述气管上插合连接有充气橡胶囊,所述U型架与所述气囊、所述折叠纹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气管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和放气阀,所述充气单向阀位于充气橡胶囊的一侧,所述放气阀位于气囊的一侧,所述气管与气囊之间插合连接。所述U型架用于支撑患者患肢,避免移动,可以更好的固定功能位。所述充气单向阀用于配合充气橡胶囊给气囊充气,反复抓握充气橡胶囊即可完成气囊的充气,待气囊升起至合适高度时即可。所述放气阀用于给气囊放气,调整气囊上U型架的高度,以适合患者的患肢太高。气囊分为多层,气压容量2-4个大气压,胀起高度10-30c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抬高的高度距离可调,且有利于固定功能位,具体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囊充气垫高的方式,摒弃了传统绷带吊高患肢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在气囊上设置U型架,U型架用于安置患肢,U型结构避免患肢滚动发生位移,可以更好的固定功能位,充气橡胶囊配合充气单向阀和放气阀可以有效调整气囊的高度,以适合患者患肢的抬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气囊2、U型架3、气管4、充气橡胶囊5、放气阀6、充气单向阀7、折叠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包括气囊1,其中,气囊1上部设置有U型架2,气囊1上设置有若干折叠纹7和气管3,气管3上插合连接有充气橡胶囊4,U型架2与气囊1、折叠纹7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气管3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6和放气阀5,充气单向阀6位于充气橡胶囊4的一侧,放气阀5位于气囊1的一侧,气管3与气囊1之间插合连接。U型架2用于支撑患者患肢,避免移动,可以更好的固定功能位。充气单向阀6用于配合充气橡胶囊4给气囊1充气,反复抓握充气橡胶囊4即可完成气囊1的充气,待气囊1升起至合适高度时即可。放气阀5用于给气囊1放气,调整气囊1上U型架2的高度,以适合患者的患肢太高。气囊分为多层,气压容量2-4个大气压,胀起高度10-30cm。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抬高的高度距离可调,且有利于固定功能位,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囊充气垫高的方式,摒弃了传统绷带吊高患肢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在气囊上设置U型架,U型架用于安置患肢,U型结构避免患肢滚动发生位移,可以更好的固定功能位,充气橡胶囊配合充气单向阀和放气阀可以有效调整气囊的高度,以适合患者患肢的抬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肢体恢复垫高气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包括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部设置有U型架,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若干折叠纹和气管,所述气管上插合连接有充气橡胶囊,所述U型架与所述气囊、所述折叠纹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气囊分为多层,气压容量2‑4个大气压,胀起高度10‑3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恢复垫高气垫,包括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部设置有U型架,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若干折叠纹和气管,所述气管上插合连接有充气橡胶囊,所述U型架与所述气囊、所述折叠纹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气囊分为多层,气压容量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修瑞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