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31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包括: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铺设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之上的保温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保温板,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保温结构之上的墙板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温板间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使得保温板间的连接缝形成非竖向连通的缝,一方面增加了保温板间的热量传递路径,另一方面还阻止了浇筑墙板保护结构时的水泥砂浆渗入保温层及贯通连接缝,减少冷桥部位的形成,更加节能,且保温效果更好。

Prefabricated wall and insulation structur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wall and insulation structure, the prefabricated wal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refabricated wall units are spliced, the prefabricated wall unit includes: a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structure formed by pouring; laying on the insulation structure on the precast wall structure, a plurality of insulation board comprises two interconnected. The insulation board between the adjacent through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ard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re mutually clamped and connected; and pouring formed on the wall insulation prot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insulation board through a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and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re mutually clamped and connec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sulation board seam forming non vertical connected joints, while increasing the insulation board between the heat transfer path, on the other hand also stopped pouring w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the cement mortar into the the insulation layer and connected joints,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more energy, cold bridge, and better insu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及其保温结构,特指一种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外墙的外保温是在新建或既有建筑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结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层,粘接材料一般有粘接剂、水泥、石英砂组成,按一定比例组合配成粘接砂浆,保温材料可分为无机保温材料如珍珠岩保温板等,以及有机保温材料如XPS(挤塑板)、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酯等,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接材料,从而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这种外墙外保温结构,在中国建筑节能中被重点推广。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比较复杂的保温结构,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且价格昂贵。随着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预制带有保温结构的预制构件,可省去在施工现场利用粘接材料施工保温层步骤,能够简化施工步骤。且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里大批量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能够节省资源和能源。现有的带有保温结构的预制构件,多为两层混凝土结构层之间夹设一层保温层,该保温层采用多个保温板块对接拼接,在保温板间的连接处形成竖向的连接缝,在浇筑保温层之上的混凝土结构层时,浇筑的混凝土会渗入到保温板块间的对接缝处,从而形成冷桥部位,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解决现有的带有保温结构的预制构件因保温板块间对接缝处易形成冷桥部位而影响保温效果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包括: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铺设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之上的保温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温板的第一端处形成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保温板的第二端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保温结构之上的墙板保护结构。本技术的保温板间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使得保温板间的连接缝形成非竖向连通的缝,一方面增加了保温板间的热量传递路径,另一方面还阻止了浇筑墙板保护结构时的水泥砂浆渗入保温层及贯通连接缝,减少冷桥部位的形成,更加节能,且保温效果更好。另外,保温板间通过卡接连接,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在预制墙体单元的过程中,避免了保温板的窜动,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实现保温板的机械化拼装。本技术预制墙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一端的第一L型材条,所述第一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板条和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的底面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标高低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二端的第二L型材条,所述第二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横向板条和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的顶面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竖向板条的底端标高高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二插槽。本技术预制墙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时,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且所述第二竖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相贴合,相邻的两个保温板的表面平齐。本技术预制墙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单元还包括设于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保温结构,一端置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墙板保护结构内,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墙板保护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以及所述预制墙板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制墙体的保温结构,设于预制墙体内,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温板的第一端处形成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保温板的第二端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本技术预制墙体的保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一端的第一L型材条,所述第一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板条和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的底面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标高低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二端的第二L型材条,所述第二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横向板条和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的顶面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竖向板条的底端标高高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二插槽。本技术预制墙体的保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时,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且所述第二竖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相贴合,相邻的两个保温板的表面平齐。本技术预制墙体的保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结构位于所述预制墙体的中部,所述预制墙体的内部设有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所述预制墙体的外部设有浇筑形成的墙板保护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置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和所述墙板保护结构之间,且所述保温结构上贯穿有多个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和所述墙板保护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制墙体中的预制墙体单元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中的保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保温板的侧视图。图6为两个保温板相互卡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提出了一种保温结构的新型连接方式,该保温结构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多个保温板,保温板间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从而使得传统的保温板对接处的竖向连接缝变成了非竖向连通的连接缝,该连接缝呈凸凹状,大大增加了保温板间的热量传递路径,相比于竖向连接缝增加了近一倍的传递路径,并且还阻止了水泥砂浆贯通保温层,减小了冷桥部位的形成,更加节能,保温效果更好。在浇筑形成墙板保护结构时,该卡接连接的结构还可以临时固定保温板,更适合于工厂预制过程中在固定模台上拼装保温板,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实现了保温板机械化拼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预制墙体单元20,预制墙体单元20间可以通过连接节点实现拼接连接,该连接节点可以为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节点,还可以是刚性连接件所形成的节点。预制墙体单元20包括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制墙体及其保温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包括: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铺设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之上的保温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温板的第一端处形成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保温板的第二端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保温结构之上的墙板保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包括: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结构;铺设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之上的保温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温板的第一端处形成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保温板的第二端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连接;以及浇筑形成于所述保温结构之上的墙板保护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一端的第一L型材条,所述第一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板条和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的底面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标高低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所述第一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保温板第二端的第二L型材条,所述第二L型材条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横向板条和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的顶面与所述保温板的顶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竖向板条的底端标高高于所述保温板的底面的标高,且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所述第二横向板条和所述保温板的端面间围合形成第二插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间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时,所述第二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且所述第二竖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第一竖向板条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且所述第一竖向板条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相贴合,相邻的两个保温板的表面平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单元还包括设于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保温结构,一端置于所述预制墙板结构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墙板保护结构内,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墙板保护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以及所述预制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朋林明钊曾毅侯振华郭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