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22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吲哚乙酸、超敏蛋白、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尿囊素,主要用于增加植物细胞核内酶的活性及提高植物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浆液、油脂、类脂肪的含量,保绿防老,显著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增产增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增加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积累贮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mine for increasing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containing amine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active ingredient A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B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composition, active component A to increase the amine, the active ingredient B from any of the following compounds: brassinolide, gibberellic acid, amine ester, indole acetic acid, high-sensitivity protein, jasmonic acid, methyl jasmonate, allantoin, mainly used to increase plant nuclear enzyme activity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in plants, slurry, grease, fat, Paul Green old a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rop photosynthesis, promote root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effective absorption of fertilizer, crop yield. Help the inferior parts of the crops grow well, enhance the absorp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plants, increase the protein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 storage, promote cell division and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农作物的应用。技术背景增产胺(DCPTA)化学名称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淡黄色粉状固体,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常规条件下储存稳定。通过植物的茎和叶吸收,在植物中直接作用于细胞核,增强酶的活性并增加植物的浆液、油脂以及类脂肪的含量,使作物增产增收。显著地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使用后叶片吸显变绿、变厚、变大,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及利用率,增加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积累贮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包括外界因素)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往往改变浓度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例如在低浓度下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则变成抑制作用。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增产胺与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吲哚乙酸、超敏蛋白、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尿囊素的二元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200︰1~1︰200,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吲哚乙酸、超敏蛋白、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尿囊素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80:1~1:80,更优选为增产胺与芸苔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5︰1~1︰25,增产胺与赤霉酸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胺与胺鲜酯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胺与吲哚乙酸的重量比为1︰1~1︰40,增产胺与超敏蛋白的重量比为1︰20~20︰1,增产胺与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为40︰1~1︰1,增产胺与尿囊素的重量比为1︰20~1︰20。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0001%~60%,优选为0.001%~20%。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水剂,还可以制成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泡腾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溶剂1%~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增稠剂0~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溶剂1%~20%、乳化剂3%~25%、抗冻剂0~8%、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分散剂2%~10%、消泡剂0.01%~2%、溶剂1%~15%、增稠剂0~2%、乳化剂2%~1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溶剂1%~10%、乳化剂1%~7%、消泡剂0.01%~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高分子囊壁材料2%~12%、分散剂1%~12%、湿润剂1%~8%、溶剂1%~15%、乳化剂1%~6%、消泡剂0.01%~2%、增稠剂0~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01%~60%、活性成分B0.001%~60%、助溶剂2%~6%、湿润剂1%-10%、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本专利技术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剂主要技术指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应用实施例一实例1~12可湿性粉剂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表1实施例1~12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13~23水分散粒剂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表2实施例13~23各组分及含量实施例24~34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增产胺、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表3实施例24~34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35~38悬乳剂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活性成分B悬浮剂,然后将增产胺、溶剂(可加可不加)、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乳剂产品,具体见表4。表4实施例35~38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39~44水乳剂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可加可不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200︰1~1︰200,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吲哚乙酸、超敏蛋白、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尿囊素中之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200︰1~1︰200,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吲哚乙酸、超敏蛋白、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尿囊素中之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80︰1~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产胺与芸苔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5︰1~1︰25;增产胺与赤霉酸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胺与胺鲜酯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