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牛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921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牛场选址、养牛场建设、饲养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荒坡对肉牛进行放养,节约耕地;采用将投料处与饮水处的距离调远的方式迫使牛群自觉运动,加大了肉牛的运动量,增强了肉牛的抵抗力和抗病性,提高牛肉的口感嫩度,提升了肉牛肉产品的品质。

Beef cattle culture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vestock breed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raising beef cattl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ite selection of cattle farms, construction of cattle farms, raising and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natural stocking of beef cattle feeding will save land; use with water at the far distance adjusting way of forcing cattle conscious movement, increase the amount of exercise of beef cattle, beef cattle enhanced resistanc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mprove the taste of beef tendernes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beef meat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牛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牲畜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肉牛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步入小康阶段,人们对食物特别是餐桌上的动物源性食品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当前,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缓解了市场供求矛盾,但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如产品品质的口感嫩度、健康安全、药物残留等方面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在南方,为方便大规模养殖以及避免占用耕地,通常的做法都是圈养养殖,这种方式养出的牛因为一直待在窄小的牛圈中,故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其抗病性差、疾病频发、产品品质的口感嫩度也比放养养殖出来的牛要差许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放养模式,不占用耕地且牛的抗病性好,牛肉口感嫩度佳的肉牛养殖方法。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牛场选址:选择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为20-50m且坡度为10-25°的山丘作为养殖场,要求山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山势平缓,山体上无峭壁深坑,山上植被以牧草为主,乔木为辅。(2)养牛场建设:先在山脚建设围墙将山体围住;然后沿围墙内侧修建以供运送饲料车辆以及饲养员通行的环形通道;接着沿着环形通道内侧挖排污沟并用水泥抹平沟壁后再在排污沟上方盖板建牛棚,牛棚与环形通道之间用栏杆隔开,栏杆的设置要保证牛头能从栏杆伸出但牛身不能伸出;料槽设在环形通道挨着栏杆处;牛棚下设牛圈,牛圈朝向山体一侧的圈门常开;牛棚朝向山体一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带孔盖板盖上;最后,在山顶上建造密闭的蓄水池,蓄水池外壁建有饮水渠,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饮水渠连通,排水口处设有电动阀门;养牛场中乔木的直径不得小于10cm;(3)饲养与管理:养牛场建好后先进行杂物清理,杀菌消毒,之后将仔牛放入养牛场的牛圈进行养殖,同时在牛场中投放蜣螂;幼牛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2-5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5.5-7.5斤,不得在料槽投水。在刚放入牛场养殖的7-10天,每天午前及傍晚驱赶牛群到山顶饮水渠饮水,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不需驱赶,牛群在午前及傍晚都会自动前往山顶饮水渠饮水;育肥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3-6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9-11斤,不得在料槽投水,牛群会自动山顶饮水渠饮水;山顶水池处设置自动补水系统,系统根据饮水渠中水位计反馈的信息自动控制排水口处的电动阀门的开闭来调节饮水渠的水位。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补水系统由水位计,控制终端,电动阀门构成。当水位计测到饮水渠的水位下降至某一数值后,水位计通过导线反馈信号至控制终端处,控制终端通过信号分析后发出指令,打开电动阀门,水流就进入饮水渠中;当水位计测到饮水渠的水位上升至某一数值后,水位计通过导线反馈信号至控制终端处,控制终端通过信号分析后发出指令,关闭电动阀门,水流就停止进入饮水渠中。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荒坡对肉牛进行放养,节约耕地;采用将投料处与饮水处的距离调远的方式迫使牛群自觉运动,加大了肉牛的运动量,增强了肉牛的抵抗力和抗病性,提高牛肉的口感嫩度,提升了肉牛肉产品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放养模式,不占用耕地且牛的抗病性好,牛肉口感嫩度佳的肉牛养殖方法。实施例一: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牛场选址:选择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为30m且坡度为25°的山丘作为养殖场,要求山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山势平缓,山体上无峭壁深坑,山上植被以牧草为主,乔木为辅。(2)养牛场建设:先在山脚建设围墙将山体围住;然后沿围墙内侧修建以供运送饲料车辆以及饲养员通行的环形通道;接着沿着环形通道内侧挖排污沟并用水泥抹平沟壁后再在排污沟上方盖板建牛棚,牛棚与环形通道之间用栏杆隔开,栏杆的设置要保证牛头能从栏杆伸出但牛身不能伸出;料槽设在环形通道挨着栏杆处;牛棚下设牛圈,牛圈朝向山体一侧的圈门常开;牛棚朝向山体一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带孔盖板盖上;最后,在山顶上建造密闭的蓄水池,蓄水池外壁建有饮水渠,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饮水渠连通,排水口处设有电动阀门;养牛场中乔木的直径不得小于10cm;(3)饲养与管理:养牛场建好后先进行杂物清理,杀菌消毒,之后将仔牛放入养牛场的牛圈进行养殖,同时在牛场中投放蜣螂;幼牛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3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6斤,不得在料槽投水。在刚放入牛场养殖的8天,每天午前及傍晚驱赶牛群到山顶饮水渠饮水,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不需驱赶,牛群在午前及傍晚都会自动前往山顶饮水渠饮水;育肥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4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10斤,不得在料槽投水,牛群会自动山顶饮水渠饮水;山顶水池处设置自动补水系统,系统根据饮水渠中水位计反馈的信息自动控制排水口处的电动阀门的开闭来调节饮水渠的水位。实施例二: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牛场选址:选择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为25m且坡度为15°的山丘作为养殖场,要求山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山势平缓,山体上无峭壁深坑,山上植被以牧草为主,乔木为辅。(2)养牛场建设:先在山脚建设围墙将山体围住;然后沿围墙内侧修建以供运送饲料车辆以及饲养员通行的环形通道;接着沿着环形通道内侧挖排污沟并用水泥抹平沟壁后再在排污沟上方盖板建牛棚,牛棚与环形通道之间用栏杆隔开,栏杆的设置要保证牛头能从栏杆伸出但牛身不能伸出;料槽设在环形通道挨着栏杆处;牛棚下设牛圈,牛圈朝向山体一侧的圈门常开;牛棚朝向山体一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带孔盖板盖上;最后,在山顶上建造密闭的蓄水池,蓄水池外壁建有饮水渠,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饮水渠连通,排水口处设有电动阀门;养牛场中乔木的直径不得小于10cm;(3)饲养与管理:养牛场建好后先进行杂物清理,杀菌消毒,之后将仔牛放入养牛场的牛圈进行养殖,同时在牛场中投放蜣螂;幼牛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4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7斤,不得在料槽投水。在刚放入牛场养殖的10天,每天午前及傍晚驱赶牛群到山顶饮水渠饮水,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不需驱赶,牛群在午前及傍晚都会自动前往山顶饮水渠饮水;育肥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5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11斤,不得在料槽投水,牛群会自动山顶饮水渠饮水;山顶水池处设置自动补水系统,系统根据饮水渠中水位计反馈的信息自动控制排水口处的电动阀门的开闭来调节饮水渠的水位。所述自动补水系统由水位计,控制终端,电动阀门构成。当水位计测到饮水渠的水位下降至某一数值后,水位计通过导线反馈信号至控制终端处,控制终端通过信号分析后发出指令,打开电动阀门,水流就进入饮水渠中;当水位计测到饮水渠的水位上升至某一数值后,水位计通过导线反馈信号至控制终端处,控制终端通过信号分析后发出指令,关闭电动阀门,水流就停止进入饮水渠中。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荒坡对肉牛进行放养,节约耕地;采用将投料处与饮水处的距离调远的方式迫使牛群自觉运动,加大了肉牛的运动量,增强了肉牛的抵抗力和抗病性,提高牛肉的口感嫩度,提升了肉牛肉产品的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牛场选址:选择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为20‑50m且坡度为10‑25°的山丘作为养殖场,要求山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山势平缓,山体上无峭壁深坑,山上植被以牧草为主,乔木为辅;(2)养牛场建设:先在山脚建设围墙将山体围住;然后沿围墙内侧修建以供运送饲料车辆以及饲养员通行的环形通道;接着沿着环形通道内侧挖排污沟并用水泥抹平沟壁后再在排污沟上方盖板建牛棚,牛棚与环形通道之间用栏杆隔开,栏杆的设置要保证牛头能从栏杆伸出但牛身不能伸出;料槽设在环形通道挨着栏杆处;牛棚下设牛圈,牛圈朝向山体一侧的圈门常开;牛棚朝向山体一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带孔盖板盖上;最后,在山顶上建造密闭的蓄水池,蓄水池外壁建有饮水渠,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饮水渠连通,排水口处设有电动阀门;养牛场中乔木的直径不得小于10cm;(3)饲养与管理:养牛场建好后先进行杂物清理,杀菌消毒,之后将仔牛放入养牛场的牛圈进行养殖,同时在牛场中投放蜣螂;幼牛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2‑5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5.5‑7.5斤,不得在料槽投水;在刚放入牛场养殖的7‑10天,每天午前及傍晚驱赶牛群到山顶饮水渠饮水,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不需驱赶,牛群在午前及傍晚都会自动前往山顶饮水渠饮水;育肥期,每日向料槽中投料3‑6次,每天每头牛投喂量为9‑11斤,不得在料槽投水,牛群会自动山顶饮水渠饮水;山顶水池处设置自动补水系统,系统根据饮水渠中水位计反馈的信息自动控制排水口处的电动阀门的开闭来调节饮水渠的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牛场选址:选择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为20-50m且坡度为10-25°的山丘作为养殖场,要求山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山势平缓,山体上无峭壁深坑,山上植被以牧草为主,乔木为辅;(2)养牛场建设:先在山脚建设围墙将山体围住;然后沿围墙内侧修建以供运送饲料车辆以及饲养员通行的环形通道;接着沿着环形通道内侧挖排污沟并用水泥抹平沟壁后再在排污沟上方盖板建牛棚,牛棚与环形通道之间用栏杆隔开,栏杆的设置要保证牛头能从栏杆伸出但牛身不能伸出;料槽设在环形通道挨着栏杆处;牛棚下设牛圈,牛圈朝向山体一侧的圈门常开;牛棚朝向山体一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用带孔盖板盖上;最后,在山顶上建造密闭的蓄水池,蓄水池外壁建有饮水渠,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饮水渠连通,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习水县明辉畜禽良种繁育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