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1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其组成:输出与测量电路1,共5个医用波段与11个医用频率,功放电路2,锁相环3,混频与变频4,ADSP5,27MHz、40.68MHz、50MHz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6,433.92MHz、900MHz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2450MHz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ADSP9,数据采集卡10,设备驱动11,面板程序12,应用程序13,虚拟仪器开发平台14,便携PC15,电子病历16,电疗档案17。仪器结构为PCMCIA总线与便携式PC结合,且PC机内可自动生成电子病历与录入病人的健康档案,全科医生专家辅助电疗系统可帮助其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以便正确而有效选择电疗的波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携带,适合全科医生的职业特点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
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科医生用电疗仪,它是根据全科医生的职业工作特点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而设计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利用电能转换成各种治疗能的方法统称电疗。根据所用电流的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治疗、中频治疗和高频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物学、电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上,人们不断将各种性质,即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持续时间的电流应用在物理治疗上,构成了现代的电疗学,使之成为理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公开的电疗仪来看,低、中、高频(含超声波、微波)电疗仪是分开的,如DMY-2型、G-6805型低频脉冲电疗机;K89-II型、ECM99-II型电脑中频电疗仪;CDL-1型、CDB-1型、LDT-CD31型超短波电疗机;1530型、GL-22型短波电疗机;CZ-1型、CSY-25型超声波电疗机等。这些电疗仪本身结构上由于应用电子管,体积较大,耗电量也大,对于不同的病人选择什么理疗设备完全凭借临床医生的经验,有的电疗仪如:K89-II型电脑中频电疗仪虽然有8位单片机控制,还有仪表面板,处方也是固化在专用集成片内,波段以中频为主,波形有固定的几种,是没有智能化可用的。这些电疗仪只能在医院中应用,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因此随着我国全科医生制度普遍建立,全科医生必须有适合自己工作需要的医疗诊断仪器与现代理疗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鉴于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特点与需要,克服现有医用和家用电疗仪应用在全科医疗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充分应用ADSP技术,单片无线发射技术,功率电子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结合辅助电疗专家系统。本专利技术为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实行,提供必需的电疗器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全频段电疗仪。本专利技术的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输出与测量电路1,共有5个医用波段与11个医用频率;功放电路2;锁相环3;混频与变频4;第一ADSP5;27MHz、40.68MHz、50MHz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6;433.92MHz、900MHz第一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2450MHz第二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第二ADSP9;数据采集卡10;设备驱动11;面板程序12;应用程序13;虚拟仪器开发平台14;便携PC15;电子病历16;电疗档案17。其中:通过便携PC15屏幕上的面板程序12控制和操作整个仪器,将医用电疗仪全波段优化为3个信号发生部分,即:长波、中波以及短波中的13.560MHz三个波段5个频率作为一个信号的发生、调制与混频电路、输出电路,且由第一ADSP5完成信号发生与处理器件,将短波中的27MHz、超短波与微波的三个波段对应的6个频率,分别用3个集成单片应用电路完成,统一由第二ADSP9完成控制且与数据采集卡10相连接,根据病人的感觉,不断变化波段,对于疑难杂症借助全科医生专家辅助诊断系统进行会诊,检查结果自动录入电子病历16与电疗档案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输出各波段频率均遵照国家相关标准,即:长波(93与150kHz)、中波(1.0与1.625MHz)、短波(13.560与27MHz)、超短波(40.68与50MHz)、微波(433.92、900与2450MHz)共五个波段对应11个频率。数据采集卡10与设备驱动11之间采用PCMCIA总线;长波、中波以及短波中的13.560MHz三个波段5个频率作为一个信号电路由第一ADSP(5)连接混频与变频4连接锁相环3连接功放电路2,最后统一由第二ADSP9完成控制;27MHz、40.68与50MHz由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6产生;433.92、900MHz2个频率由第一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产生;450MHz由第二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产生;第一ADSP5和第二ADSP9型号相同;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信号,由输出与测量电路1输出。将长波、中波与短波中的13.560MHz三个波段合为一个信号发生电路。由ADSP产生这三个波段对应的5个频率的各种波形,并由此实现信号的滤波、混频与调制的功能,同时共用锁相放大电路与功放电路。如图2所示。将短波中27MHz、超短波与微波这三个波段对应的6个频率分别用单片无线发射电路,即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发射通道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产生电疗信号。如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选用两个ADSP,其中一个ADSP的作用上文已描述了,还有一个相同的ADSP完成整个电疗仪信号发生装置的控制功能。便携式PC机内置电子病历与病人理疗健康档案,同时开发具有全科医生上门进行电疗服务的专家辅助系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势:1.应用ADSP技术,单片无线发射技术,功率电子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结合辅助电疗专家系统,将现有技术中的低、中、高频共五个波段对应11个频率电疗仪集成于一个仪器中,使之适合全科医生的职业特点。2.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全波段电疗仪,使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建立专家辅助电疗系统使之智能化。3.本专利技术选用ADSP,因为传统的信号发生器和处理过程都用模拟元器件,这些硬件的功能由ADSP代替,相对于硬件来说,软件简单,便于升级,同时具备有较高的精度与很多在硬件上难以实现的功能。4.本专利技术选用ADSP作为控制器,用相同的处理器去完成控制功能与单独使用其他控制器和接口相比,可以在总体上降低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复杂性。5.本专利技术使用三片发射通道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这些集成化的发射机拓扑结构,都有足够增益与输出功率,且可输出不失真信号并对邻近频道不产生干扰,效率较高,调整方案较合理。6.本专利技术中应用射频功率放大器(RFPA)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管技术相比,可对输出功率、激励电平、功率、失真、效率、尺寸和重量等问题作综合的考虑。同时应用这些晶体管功率器件,可以减少电疗仪的体积,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组成图图2长、中、短波信号发生装置电路拓扑结构图327MHz、40.68MHz、50MHz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图4433.92MHz、900MHz第一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图52450MHz第二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图6全科医生专家辅助电疗系统结构图其中:被诊断的人0;输出与测量电路1(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共5个医用波段,11个医用频率);功放电路2;锁相环3;混频与变频4;ADSP5;单片集成应用电路6;433.92MHz、900MHz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2450MHz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ADSP9;数据采集卡10;设备驱动11;面板程序12;应用程序13;虚拟仪器开发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该全波段电疗仪有5个医用波段能产生11个医用频率,它的组成包括:输出与测量电路(1),功放电路(2),锁相环(3),混频与变频(4),第一ADSP(5),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6),第一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第二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第二ADSP(9),数据采集卡(10),设备驱动(11),面板程序(12),应用程序(13),虚拟仪器开发平台(14),便携PC(15),电子病历(16),电疗档案(17),其特征在于:通过便携PC(15)屏幕上的面板程序(12)生成的虚拟仪器面板控制和操作整个仪器,将医用电疗仪全波段优化为3个信号发生部分,即将长波、中波以及短波中的13.560MHz三个波段对应的5个频率作为一个信号的发生、调制与混频、输出电路,且由第一ADSP(5)完成信号发生与处理器件,将短波中的27MHz、超短波与微波的三个波段对应的6个频率分别用3个单片集成应用电路完成,统一由第二ADSP(9)完成控制且与数据采集卡(10)相连接,根据病人的感觉,不断地变化波段,对于疑难杂症借助全科医生专家辅助电疗系统进行会诊,检查结果自动录入电子病历(16)与电疗档案(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科医生用智能型全波段电疗仪,该全波段电疗仪有5个医用波段能产生11个医用频率,它的组成包括:输出与测量电路(1),功放电路(2),锁相环(3),混频与变频(4),第一ADSP(5),短波与超短波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6),第一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7),第二微波段单片集成信号发生电路(8),第二ADSP(9),数据采集卡(10),设备驱动(11),面板程序(12),应用程序(13),虚拟仪器开发平台(14),便携PC(15),电子病历(16),电疗档案(17),其特征在于:通过便携PC(15)屏幕上的面板程序(12)生成的虚拟仪器面板控制和操作整个仪器,将医用电疗仪全波段优化为3个信号发生部分,即将长波、中波以及短波中的13.560MHz三个波段对应的5个频率作为一个信号的发生、调制与混频、输出电路,且由第一ADSP(5)完成信号发生与处理器件,将短波中的27MHz、超短波与微波的三个波段对应的6个频率分别用3个单片集成应用电路完成,统一由第二ADSP(9)完成控制且与数据采集卡(10)相连接,根据病人的感觉,不断地变化波段,对于疑难杂症借助全科医生专家辅助电疗系统进行会诊,检查结果自动录入电子病历(16)与电疗档案(17)。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