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71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管以及贯穿在外管内的内管,外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流入内管内的蒸气进行降温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内管在竖直方向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其他仪器的驳口,外管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能够将外管从工作台的台面上撑起的弹性件,若干个弹性件上环绕套设有缓冲垫,当将外管放置在工作台上时,由于外管被弹性件撑起,有效减少了外管与工作台之间因撞击力过大造成外管的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冷凝管在搬运过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

Condens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enser tub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the out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through the inner pipe,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ass into the cooling water for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of steam pipe into the inside, both ends of the inner tub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two for barge connected to other instruments, some to the outer tube elastic element from the bench to hold up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tube is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 plurality of elastic pieces around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when the outer tube is placed on the workbench, the outer tube is elastic support, effective reduced between the outer tube and the working table by the impact probability caused by damage of the outer tube, improves condensing tube convenient in the handling process and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管
本技术涉及冷凝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管。
技术介绍
冷凝管是一种促成冷凝作用的冷凝仪器,用于蒸馏液体或有机制备中,起到有效的冷凝或回流作用。冷凝管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它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常规的冷凝管的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体流经内管而冷凝,外管则通常在两旁有一上一下的开口,接驳运载冷却物质的塑胶管,使用时外管的下开口通常接驳到水龙头,水在冷凝管中会遇热而自动流往上方。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0111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管,该冷凝管呈柱状,其两个端部具有作为冷却管入口和冷却管出口的连接管,设于冷却管中的蛇形冷凝管,其具有两位于冷却管管壁的蛇形冷凝管入口管和蛇形冷凝管出口管,由于内管呈蛇形分布,增大了内管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凝管大多为玻璃材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碰撞到硬物,可能造成冷凝管的破碎,特别是在冷凝管的搬运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破损,有助于进行快速搬运的冷凝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凝管,包括外管以及贯穿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流入内管内的蒸气进行降温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内管在竖直方向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其他仪器的驳口,所述外管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能够将外管从工作台的台面上撑起的弹性件,若干个所述弹性件上环绕套设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管放置在工作台上时,由于弹性件的存在,外管被撑起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外管的外壁不会与工作台的台面相接触;缓冲垫环绕设置在若干个弹性件上,方便试验人员对外管的握持,当将外管放置在工作台上时,由于外管被弹性件撑起,有效减少了外管与工作台之间因撞击力过大造成外管的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冷凝管在搬运过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有开口,所述橡胶圈上设有当橡胶圈内填充满气体后将开口密封的密封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具有优异的弹性能,向橡胶圈内充气,使橡胶圈鼓起,将外管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时,橡胶圈起到有效的减震、缓冲作用,进一步增强缓冲垫的弹性能,缓冲垫的弹性越大,在使用过程中冷凝管越不容易受到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圆周方向在相邻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外管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缓冲垫的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件之间具有间隙,缓冲垫套设在弹性件上,在弹性件之间的间隙处,缓冲垫产生凹陷,不利于对外管的撑起,支撑杆有效弥补了弹性件之间的间隙,能够在间隙处将缓冲垫撑起,从而使缓冲垫形成与外管的外管径相适配的形状,具有更优异的综合使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插进凹槽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凸出于外管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将弹性件的一端插进凹槽内,有利于对弹性件的固定作用,同时,提高了对弹性件的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三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在自然伸长状态下,具有较大的硬度,而将冷凝管放置在工作台上时,有助于对冷凝管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防止因冷凝管与工作台的撞击力过大,造成冷凝管的破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上设有能够与拇指与食指相吻合以方便试验人员对外管进行握持的指形凹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人员的拇指与食指贴合在指形凹纹上,有助于对外管的握持,提高了本申请的冷凝管的综合使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冷凝管的外管壁上设置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将冷凝管撑起,有效减少了外管与工作台之间的撞击,以保证冷凝管在搬运过程中不易破碎;2、弹性件由压缩弹簧充当,数量为三个,形成了三角形稳定结构,更加有助于对冷凝管的有效支撑;3、缓冲垫由橡胶圈充当,并且缓冲垫内设置开口,向开口内充气将缓冲垫撑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冷凝管的减震、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缓冲垫与外管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缓冲垫在开口处的剖视图。图中:1、外管;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凹槽;2、内管;21、驳口;3、弹性件;4、缓冲垫;41、橡胶圈;411、开口;42、密封塞;43、指形凹纹;44、空腔;5、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冷凝管,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状的外管1,外管1内贯穿设置有内管2,内管2在沿竖直方向的两端具有两个用于连接其他仪器的驳口21,驳口21的外壁上涂覆有磨砂层(图中未示出),外管1在靠近竖直下方的侧壁上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水的进水口11,外管1在靠近竖直上方的侧壁上具有用于将冷却水输出的出水口12,外管1与内管2之间充入冷却水,高温蒸气进入内管2内,冷却水能够对内管2内的蒸气进行降温,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管1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沿外管1圆周方向的数量为三个,凹槽13沿外管1长度方向设置为三个,所以,凹槽一共有九个;在凹槽13内具有弹性件3,弹性件3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13内,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凸出于外管1的侧壁上,对压缩弹簧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从而提高压缩弹簧的稳固作用;在外管1上环绕套设有缓冲垫4,缓冲垫4包括环形的橡胶圈41,橡胶圈41上具有开口411,橡胶圈41上具有当橡胶圈41内填充满气体后将开口411封闭的密封塞42,橡胶圈41内具有空腔44,通过开口411向空腔44内充气,利用密封塞42将开口411处封闭,从而使缓冲垫4鼓起,进一步提高缓冲垫4的减震、缓冲性能;缓冲垫4上具有与试验人员的拇指与食指相吻合的指形凹纹43,试验人员按着指形凹纹43握持在缓冲垫4上,实现了对冷凝管较好的握持。如图2所示,在外管1的圆周方向上且在相邻压缩弹簧之间固定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在外管1的外壁上,另一端抵接在缓冲垫4的内壁上,由于相邻压缩弹簧之间具有间隙,缓冲垫4套设在压缩弹簧上时,在间隙处产生凹陷,支撑杆5有效弥补了缓冲垫4在间隙处所产生的凹陷,对缓冲垫4起到进一步的支撑,有助于提高试验人员对冷凝管握持的方便性。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管,包括外管(1)以及贯穿在外管(1)内的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流入内管(2)内的蒸气进行降温的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所述内管(2)在竖直方向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其他仪器的驳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能够将外管(1)从工作台的台面上撑起的弹性件(3),若干个所述弹性件(3)上环绕套设有缓冲垫(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管,包括外管(1)以及贯穿在外管(1)内的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流入内管(2)内的蒸气进行降温的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所述内管(2)在竖直方向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其他仪器的驳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能够将外管(1)从工作台的台面上撑起的弹性件(3),若干个所述弹性件(3)上环绕套设有缓冲垫(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4)包括橡胶圈(41),所述橡胶圈(41)上设有开口(411),所述橡胶圈(41)上设有当橡胶圈(41)内填充满气体后将开口(411)密封的密封塞(42)。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武陆庆华樊绿松朱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润源环境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