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31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调节手柄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上滑动设置有调节环柄,注射管的上端与调节手柄连接,注射管下端形成可弯折部,注射管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注射管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腔,分别为左调节线腔、硬化剂注射腔以及右调节线腔,一调节钢丝一端与左调节环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左调节线腔上端穿入,从左调节线腔下端穿出,再与可弯折部下部固定后,从右调节线腔下端穿入,从右调节线腔上端穿出,与右调节环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精确对准小肠病灶,并能对病灶喷射硬化剂、使用简单的优点。

Medical adjustable small intestinal sclerosing agent inj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adjustable intestinal hardener syringe, the regulating handle to the left and right are provided with a slot extending in the axial direction, sliding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handle, the upper injection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gulating handle, form a bending par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jection tube, injection pip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joint injection. The injec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three axial cavity, respectively left adjustable line cavity and sclerotherapy cavity and the right adjusting line cavity, an adjusting wire end and left adjusting ring hand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from the left cavity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pitch line, out of tune from the lower left chamber, and then fixed bending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gulation, from the right line from the right into the lower cavity, adjusting line cavity and the right out of the adjusting ring handle are fixed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ccurate alignment of small intestine lesions, injection of sclerosing agents for lesions, and simp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小肠镜技术的发展,小肠疾病的发现率在不断提高。近来小肠血管瘤及小肠血管发育异常的病例越来越多,临床上可以利用硬化剂注射技术进行治疗,但由于小肠结构、内镜距离及注射角度的限制,严重影响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可行性。我们可以利用可调试小肠硬化剂注射针打破上述限制,使血管瘤的硬化剂注射简单化、提升精准度,从而大大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医生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精确对准小肠病灶,并能对病灶喷射硬化剂、使用简单的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其中:包括调节手柄和注射管,调节手柄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调节手柄左侧的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左调节环柄,调节手柄右侧的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右调节环柄,注射管为一柔性管,注射管的上端与调节手柄连接,注射管下端形成可弯折部,注射管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注射管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腔,分别为左调节线腔、硬化剂注射腔以及右调节线腔,左调节线腔以及右调节线腔上端均开口于注射管上端,左调节线腔以及右调节线腔下端均开口于可弯折部上部,且左调节线腔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的左侧,右调节线腔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的右侧,硬化剂注射腔上端与注射接头连接,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底端,一调节钢丝一端与左调节环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左调节线腔上端穿入,从左调节线腔下端穿出,再与可弯折部下部固定后,从右调节线腔下端穿入,从右调节线腔上端穿出,与右调节环柄固定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滑槽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卡块,左调节环柄和右调节环柄能被相应滑槽中的柔性卡块卡住固定。上述的可弯折部的长度为1cm至2cm。上述的左调节环柄和右调节环柄均设置有卡凸以及钢丝固定凸,卡凸伸入至滑槽中卡位,使左调节环柄和右调节环柄无法脱出相应的滑槽,调节钢丝的端部固定在钢丝固定凸上。上述的相邻的柔性卡块之间的距离为0.5cm。上述的调节手柄内设置有一轴向隔板,轴向隔板将调节手柄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上述的调节手柄上设置有刻度。上述的滑槽上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左调节环柄或右调节环柄滑出的挡块。本技术的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设置了调节手柄,通过推动调节手柄,使调节钢丝位置发生变化,而调节钢丝又固定在注射管的可弯折部下端,因此,每当调节钢丝位置移动时,会牵动可弯折部向某个方向弯折,从而使硬化剂注射腔的下端开口朝向发生变化,本技术设置了左右两个调节环柄,可以方便地让可弯折部向左或者向右弯折,使用灵活,易于对准病灶,降低操作难度。本技术的注射器配合可视纤支镜一起使用,可以在不损伤患者身体的情况下,将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下端送入患者小肠,并通过调节两个调节环柄,使硬化剂注射腔的下端开口对准病灶,然后经过注射接头注入硬化剂,使用非常简单。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在滑槽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卡块,可以将调节环柄固定在滑槽的一个固定位置上,从而使注射管下端朝向固定,提高硬化剂注入过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调节手柄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透视图;图4是图1的M-M剖视图;图5是图3的N-N剖视图;图6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7是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可弯折部向左弯折时的调节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部结构放大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调节手柄1、轴向隔板11、滑槽12、柔性卡块12a、挡块13、注射管2、可弯折部2a、左调节线腔21、硬化剂注射腔22、右调节线腔23、左调节环柄3、卡凸31、钢丝固定凸32、右调节环柄4、注射接头5、调节钢丝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其中:包括调节手柄1和注射管2,调节手柄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12,调节手柄1左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左调节环柄3,调节手柄1右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右调节环柄4,注射管2为一柔性管,注射管2的上端与调节手柄1连接,注射管2下端形成可弯折部2a,注射管2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5,注射管2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腔,分别为左调节线腔21、硬化剂注射腔22以及右调节线腔23,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上端均开口于注射管2上端,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下端均开口于可弯折部2a上部,且左调节线腔21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左侧,右调节线腔23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右侧,硬化剂注射腔22上端与注射接头5连接,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底端,一调节钢丝6一端与左调节环柄3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左调节线腔21上端穿入,从左调节线腔21下端穿出,再与可弯折部2a下部固定后,从右调节线腔23下端穿入,从右调节线腔23上端穿出,与右调节环柄4固定连接。实施例中,滑槽12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卡块12a,左调节环柄3和右调节环柄4能被相应滑槽12中的柔性卡块12a卡住固定。实施例中,可弯折部2a的长度为1cm至2cm。实施例中,左调节环柄3和右调节环柄4均设置有卡凸31以及钢丝固定凸32,卡凸31伸入至滑槽12中卡位,使左调节环柄3和右调节环柄4无法脱出相应的滑槽12,调节钢丝6的端部固定在钢丝固定凸32上。实施例中,相邻的柔性卡块12a之间的距离为0.5cm。实施例中,调节手柄1内设置有一轴向隔板11,轴向隔板11将调节手柄1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实施例中,调节手柄1上设置有刻度。实施例中,滑槽12上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左调节环柄3或右调节环柄4滑出的挡块13。本技术的操作方式如下:使用时,将本装置与可视纤支镜组合在一起,使可视纤支镜的可视端位于注射管2下端,本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左调节环柄3和右调节环柄4均处于滑槽12的中间位置,然后将注射管2从患者口部插入,经过食道、胃、十二指肠后,进入小肠,通过可视纤支镜的可视端找到小肠病灶,然后开始调节可弯折部2a朝向,以图9为例,将左调节环柄3向上拉动,同时右调节环柄4向下拉动,会导致可弯折部2a左侧的调节钢丝6缩短,而可弯折部2a右侧的调节钢丝6伸长,可弯折部2a势必会向左侧弯折,硬化剂注射腔22的下端开口也会面向左侧,反之,将左调节环柄3向下拉动,同时右调节环柄4向上拉动,会导致可弯折部2a左侧的调节钢丝6伸长,而可弯折部2a右侧的调节钢丝6缩短,可弯折部2a势必会向右侧弯折,硬化剂注射腔22的下端开口也会面向右侧,通过可视纤支镜提供的视频信息判断应如何调节左调节环柄3和右调节环柄4,使硬化剂注射腔22的下端开口对准病灶。在调整好之后,不要再动调节环柄,柔性卡块12a会使调节环柄无法在滑槽12中滑动,通过注射接头5向硬化剂注射腔22注入硬化剂,使硬化剂从硬化剂注射腔22下端流出,覆盖病灶。硬化剂注入完成后,将本装置从患者身体中抽出即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

【技术保护点】
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手柄(1)和注射管(2),所述的调节手柄(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12),所述的调节手柄(1)左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左调节环柄(3),所述的调节手柄(1)右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右调节环柄(4),所述的注射管(2)为一柔性管,所述的注射管(2)的上端与调节手柄(1)连接,所述的注射管(2)下端形成可弯折部(2a),所述的注射管(2)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5),所述的注射管(2)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腔,分别为左调节线腔(21)、硬化剂注射腔(22)以及右调节线腔(23),所述的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上端均开口于注射管(2)上端,所述的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下端均开口于可弯折部(2a)上部,且左调节线腔(21)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左侧,右调节线腔(23)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右侧,所述的硬化剂注射腔(22)上端与注射接头(5)连接,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底端,一调节钢丝(6)一端与左调节环柄(3)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左调节线腔(21)上端穿入,从左调节线腔(21)下端穿出,再与可弯折部(2a)下部固定后,从右调节线腔(23)下端穿入,从右调节线腔(23)上端穿出,与右调节环柄(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手柄(1)和注射管(2),所述的调节手柄(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12),所述的调节手柄(1)左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左调节环柄(3),所述的调节手柄(1)右侧的滑槽(12)上滑动设置有右调节环柄(4),所述的注射管(2)为一柔性管,所述的注射管(2)的上端与调节手柄(1)连接,所述的注射管(2)下端形成可弯折部(2a),所述的注射管(2)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5),所述的注射管(2)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腔,分别为左调节线腔(21)、硬化剂注射腔(22)以及右调节线腔(23),所述的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上端均开口于注射管(2)上端,所述的左调节线腔(21)以及右调节线腔(23)下端均开口于可弯折部(2a)上部,且左调节线腔(21)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左侧,右调节线腔(23)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的右侧,所述的硬化剂注射腔(22)上端与注射接头(5)连接,下端开口于可弯折部(2a)底端,一调节钢丝(6)一端与左调节环柄(3)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左调节线腔(21)上端穿入,从左调节线腔(21)下端穿出,再与可弯折部(2a)下部固定后,从右调节线腔(23)下端穿入,从右调节线腔(23)上端穿出,与右调节环柄(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