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24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火架,该点火架包括罩体,在所述罩体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导向插入待燃件的贯穿孔位,每一所述贯穿孔位包括用于固定待燃件的固定部和用于插入待燃件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点火架通过贯穿孔位的设计,可以实现待燃件的盲插并居中,十分便捷,且不会晃动。

Ignition st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gnition ignition frame, the frame comprises a cover body,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uide for fuel to be inserted through holes in a piece, each of the through holes for fixing the position includes a fixed part and a piece to be burned for fuel to be inserted through hole parts.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through hole position, the ignition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blind insertion and the centering of the burning part, and is very convenient and can not sh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火架
本技术涉及艾灸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点火架。
技术介绍
针灸是具有特色的中医治疗技术,其中艾灸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现在市场上多数都是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等逐一点燃艾条,点燃效率较低,且在点燃过程容易造成受伤的危险。在现有技术中,人们设计了具有多个点火孔的点火器,方便批量、持续地点燃艾条或艾炷,但在点燃艾条或艾炷之前,需要将艾条或艾炷对准点火孔插入,费时费力,效率低,且艾条或艾炷在点火孔中容易晃动,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火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点火器中插入艾条或艾炷需要对准导致费时费力以及艾条或艾炷在点火孔中容易晃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火架,包括罩体,在所述罩体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导向插入待燃件的贯穿孔位,每一所述贯穿孔位包括用于固定待燃件的固定部和用于插入待燃件的通孔。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所述固定部是与待燃件的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每一所述凹槽的侧壁由所述凹槽内向所述凹槽外沿远离所述凹槽中心轴线的方向逐渐过渡倾斜形成倾斜面,在每一所述倾斜面上交替形成有凹部和凸部。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在所述罩体上分布有至少一层贯穿孔位。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在所述罩体上沿所述罩体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层的贯穿孔位和第二层的贯穿孔位,所述第一层的贯穿孔位和所述第二层的贯穿孔位相互交错分布。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所述贯穿孔位的数量为十个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罩体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80°。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在所述第一层的贯穿孔位中,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罩体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在所述第二层的贯穿孔位中,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罩体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80°。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在所述罩体的外周位于所述贯穿孔位的下方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罩体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孔。在本技术的点火架中,所述罩体的外周表面由底端至顶端逐渐聚拢收缩。实施本技术的点火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点火架通过设计用于导向插入的贯穿孔位,可以实现待燃件的盲插并居中,十分便捷,且不会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点火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点火架上插入待燃件后沿点火架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点火架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点火架包括罩体1,在罩体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导向插入待燃件5的贯穿孔位2,每一个贯穿孔位2包括用于固定待燃件5的固定部和用于插入待燃件5的通孔(22)。其中,待燃件5可以是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等,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香料棒等。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大至呈锥形体,即罩体1的外周表面由底端至顶端逐渐聚拢收缩,这主要是为了使插入的待燃件5具有一定的仰角,更加稳定地置于贯穿孔位2中,不易滑落。固定部是与待燃件5的形状相适配的凹槽21,通孔22开设在凹槽21的底壁211上。每一个凹槽21的大体形状呈梅花状,具体地,每一个凹槽21的侧壁由凹槽21内向凹槽21外沿远离凹槽21中心轴线的方向逐渐过渡倾斜形成倾斜面212,在每一个倾斜面212上交替形成有凹部和凸部,同时该倾斜面212远离罩体1顶端的一侧还可以作为重心支撑结构,起到防脱落重心处理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凹槽21也可以大至呈圆形状或其它形状,这主要取决于待燃件5的尾部51的结构,凹槽21主要是与待燃件5的尾部51的形状相适配。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待燃件5的盲插并居中,方便快捷,同时可以保证待燃件5不晃动。在罩体1上分布有至少一层贯穿孔位2。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沿罩体1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层10的贯穿孔位2和第二层20的贯穿孔位2,第一层10的贯穿孔位2和第二层20贯穿孔位2相互交错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位2的数量为十个且平均分布在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中。通过这种设计充分实现了前后循环取用待燃件5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在第一层10的五个贯穿孔位2中,凹槽21的底壁211与罩体1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夹角优选为45°;在第二层20的五个贯穿孔位2中,凹槽21的底壁211与罩体1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80°,夹角优选为60°,通过这种设计待燃件5仰角插入,进一步满足待燃件5在使用时不掉落,稳定安全。在其它实施例中,贯穿孔位2的数量还可以为12个,在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中分别设置6个,且交替错开分布。在罩体1的外周位于贯穿孔位2的下方开设有多个进气孔3,同时该进气孔3也可以作为观察窗,观察罩体1内的情况。在罩体1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孔4。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罩体1的形状大至呈球形体,贯穿孔位2开设在上半球。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在罩体1的外周还可设置第三层的贯穿孔位2,第三层位于第二层20的下方,贯穿孔位2的数量也可以为15个,且平均分布在第一层10、第二层20和第三层。在第一层10的五个贯穿孔位2中,凹槽21的底壁211与罩体1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夹角优选为30°;在第二层20的五个贯穿孔位2中,凹槽21的底壁211与罩体1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6°-60°,夹角优选为60°在第三层的五个贯穿孔位2中,凹槽21的底壁211与罩体1的横截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1°-80°,夹角优选为80°。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在点火架内放置加热器,如酒精灯、通电的加热丝等,将待燃件5插入至贯穿孔位,待燃件5的尾部51通过固定部固定,形状与凹槽21相适配,待燃件5的燃烧头部52插入进通孔22内。本技术的点火架进行了防脱落重心处理,可盲插的贯穿孔位使点火过程中非常的安全和方便;同时克服了手持点燃的危险,也提高了效率,做到循环点燃并不间断的取用。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点火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火架,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导向插入待燃件(5)的贯穿孔位(2),每一所述贯穿孔位(2)包括用于固定待燃件(5)的固定部和用于插入待燃件(5)的通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架,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导向插入待燃件(5)的贯穿孔位(2),每一所述贯穿孔位(2)包括用于固定待燃件(5)的固定部和用于插入待燃件(5)的通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是与待燃件(5)的形状相适配的凹槽(21),所述通孔(22)开设在所述凹槽(21)的底壁(2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槽(21)的侧壁由所述凹槽(21)内向所述凹槽(21)外沿远离所述凹槽(21)中心轴线的方向逐渐过渡倾斜形成倾斜面(212),在每一所述倾斜面(212)上交替形成有凹部和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1)上分布有至少一层的贯穿孔位(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1)上沿所述罩体(1)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层(10)的贯穿孔位(2)和第二层(20)的贯穿孔位(2),所述第一层(10)的贯穿孔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艾艾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