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床及其床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890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震床及其床体,所述床体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结构柱和支撑柱,所述结构柱包括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各角的多根竖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所在的平面,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设有阻尼支撑。所述避震床包括上述床体和内置液压缓冲器的床垫。根据地震灾害发生的持续时间极短的情况,将日常惯用床进行结构的加固改造,创造安全的生存空间,让避难人员不能及时逃出时可以临时躲避。

Shock proof bed and bed body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proof bed and bed body, the bed body comprises a cuboid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a cuboid structure and support columns,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frame column of each corner of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columns, the plane of the support pilla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where, under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is parallel to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two opposite sides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support. The shock absorber bed comprises a bed body and a mattress with a built-in hydraulic buffer. According to the extremely short duration of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routine be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ransformed to create a safe living space, so that the evacuees can not escape in time, they can avoid it temporar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震床及其床体
本技术涉及防震减灾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避震床及其床体。
技术介绍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现今的地震预测、预报还不成熟,当地震实际烈度大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时,建筑物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坏,建筑内部梁、板、设备、装饰物等掉落,砸中逃离人员造成伤亡。特别是夜间发生的地震,由于人们大都在熟睡,从意识到地震发生到安全逃生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造成的危害也就愈加剧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中的高层、小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地震,由于逃生时间仅为宝贵的15-20秒,即使在白天要撤离出现代化高层建筑往往也不容易。故在地震发生时,如遇外部建筑结构严重受损,避难人员不能及时逃出的危难时刻,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就是就地寻求安全的生存空间,等待救援,并利用生存空间里的设施进行自救和与外界取得联系。现有大量既有建筑,尚不可能对所有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使之达到抵御实际的地震烈度。据计算得到,建筑抗震设防每提高1度,建造成本增加约5%~10%,均摊到每户约2万~4万元,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建筑加固技术中有设计专门避震空间,但对于夜间发生的地震,人们往往因恐惧和紧张引起反应迟缓,选择就近躲在家具底下以避免被掉落的装饰物或坍塌的建筑物砸到。但是普通的家具由于其结构和材质的原因不能承受房屋坍塌时建筑物及建筑钢筋的巨大压力,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避震床及其床体。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床体,所述床体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结构柱和支撑柱,所述结构柱包括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各角的多根竖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设有阻尼支撑。所述阻尼支撑可为液压阻尼支撑、弹簧阻尼支撑或旋转阻尼支撑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地震灾害发生的持续时间极短的情况,将日常惯用床进行结构的加固改造,创造安全的生存空间,让避难人员不能及时逃出时可以临时躲避。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内部空间构成了避震空间,所述床体放置在建筑内部的位置为房间内角落处,所述结构柱与支撑柱保证了床体的坚固稳定,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沿该平面的对角线方向设有阻尼支撑,提高了床体的抗侧能力,并能在地震中提供耗能能力,使床体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当发生地震时,避震人员进入避震空间内,以躲避外部危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长方体框架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有伸缩帘,长方体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靠墙体放置。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为避震空间的出入口,所述伸缩帘安装于第一侧面的顶部或侧边,采用防火防辐射材料制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节尺寸。发生地震时,避震人员从第一侧面进入避震空间,必要时拉上伸缩帘以躲避外部危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以及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沿所在平面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支撑柱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特有的稳定性提高了床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外部包裹有防护面层。所述防护面层由具有防火防辐射的功效的材料制成,可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二次伤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框架内部各平面覆盖设有弹性缓冲层。减少床体在冲击和跌落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的冲击伤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体内设有能发出求救信号的求救设备和/或容纳自救必需品的应急箱。方便避难人员自救和灾后寻找,从而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推广价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支撑柱和加强板为角钢或钢板。所述结构柱和支撑柱为角钢,加强板为钢板,三角形结构即由两条支撑柱与一条加强板焊接而成,角钢以及钢板的数量和规格根据床体尺寸选用。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避震床,包括床体和床垫,所述床体为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床体,所述床垫覆盖于长方体框架上顶面。所述床垫的尺寸与床体尺寸相匹配,可作日用家具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垫内设有液压缓冲器。在地震中既能抗冲击载荷,又能隔震减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框架下底面覆盖设有一层金属板层,所述床体与金属板层通过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连接。防止地震时的剧烈晃动造成床体从角落处移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体的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中任意一个侧面底部,沿地面设有地台,由于床体与内置液压缓冲器的床垫配合使用,其总高度略高于普通床,因此设有地台方便上下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地震灾害发生的持续时间极短的情况,将日常惯用床进行结构的加固改造,创造安全的生存空间,让避难人员不能及时逃出时可以临时躲避。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内部空间构成了避震空间,所述床体放置在建筑内部的位置为房间内角落处,所述结构柱与支撑柱保证了床体的坚固稳定,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沿该平面的对角线方向设有阻尼支撑,提高了床体的抗侧能力,并能在地震中提供耗能能力,使床体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当发生地震时,避震人员进入避震空间内,以躲避外部危险。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靠墙体放置。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为避震空间的出入口,所述伸缩帘安装于第一侧面的顶部或侧边,采用防火防辐射材料制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节尺寸。当发生地震时,避震人员从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进入避震空间内,必要时可将伸缩帘拉上,以躲避外部危险。所述各加强板与支撑柱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特有的稳定性提高了长方体框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长方体框架内部各平面覆盖设有弹性缓冲层。减少床体在冲击和跌落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的冲击伤害。应急箱和自救设备方便避难人员自救和灾后寻找。所述床垫内设有液压缓冲器。在地震中既能抗冲击载荷,又能隔震减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床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避震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避震床的床垫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床体;11、结构柱;12、支撑柱;13、伸缩帘;14、阻尼支撑;15、加强板;16、求救设备;17、应急箱;18、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19、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20、床垫;21、液压缓冲器;30、金属板层;40、膨胀螺丝;50、地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床体10,所述床体10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结构柱11和支撑柱12,所述结构柱11包括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各角的多根竖向柱,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柱11为长方体框架四个角的的4根竖向柱,所述支撑柱12设于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18设有阻尼支撑14。所述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18沿该平面两条对角线方向分别设有2个阻尼支撑14,提高了床体的抗侧能力,并能在地震中提供耗能能力,使床体在地震中保持稳定。所述阻尼支撑14可为液压阻尼支撑、弹簧阻尼支撑或旋转阻尼支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19设有伸缩帘13。所述床体10放置在建筑内部的位置为房间内角落处,平行于长度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避震床及其床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结构柱和支撑柱,所述结构柱包括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各角的多根竖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设有阻尼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结构柱和支撑柱,所述结构柱包括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各角的多根竖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设有阻尼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有伸缩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上顶面、下底面以及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沿所在平面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支撑柱构成三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外部包裹有防护面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涛代安娜黄志忠郑鹰郑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科华大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