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489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其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上的固定架、承载于底座上的可动架及驱动单元。固定架包括容置腔、相邻的两个侧壁及相对的上端与下端。固定架开设位于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及第二缺口以及贯穿下端的第三缺口。第一及第二缺口与容置腔连通,第三缺口与第一及第二缺口均连通。可动架包括收容于第三缺口并与固定架间隔的突出部。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两个侧壁上的电阻夹持件及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电阻夹持件上的SMA线。SMA线包括弯折部及位于弯折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直线部。两个直线部分别收容于第一及第二缺口内,弯折部与突出部抵持并收容于第三缺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相机模块。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ctuato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xing rack fixed on the base, a movable frame and a driving unit which are carried on the base. The fixing frame comprises a holding cavity, two adjacent side walls and a relative upper end and a lower end. The fix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two notches on the two side walls and the third notch through the lower end. The first and two notche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holding cavity, and the third gap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and two notches. The movable frame comprises a protrusion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hird notches and spaced apart from the stationary frame. The driving unit comprises two resistor clamping piec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 walls and a SMA line which is respectively fixed on two resistance clamping pieces. The SMA line comprises a bending part and two straight lines positioned opposite the two sides of the bending part. The two straight lines are not accommodated in the first and the two notches, and the bending part and the protrusion part are supported and accommodated in the third gap.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机模块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然而,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导致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因此,相机模块的小型化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传统的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模块一般是利用步进马达型致动器驱动镜头模块至目标位置以达到自动对焦的目的。然而,这种致动器需设置多个传动机构,如两至三个齿轮传动机构来将步进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来实现自动对焦。因此,该致动器需要较多机构件,不仅结构复杂,不易组装,而且会增大相机模块的尺寸,难以满足当前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模块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能够实现自动对焦功能的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块。一种致动器,其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固设于该底座上的固定架、一个承载于该底座上的可动架以及一个驱动单元。该固定架包括容置腔、相邻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上端及下端。该固定架开设位于该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动器,其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固设于该底座上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容置腔、相邻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上端及下端,该固定架开设位于该第一侧壁上的第一缺口、位于该第二侧壁上的第二缺口以及贯穿该下端的第三缺口,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均与该容置腔连通,该第三缺口位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之间并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均直接连通;一个承载于该底座上的可动架,该可动架包括本体部及从该本体部上延伸的突出部,该本体部收容于该容置腔内,该突出部收容于该第三缺口内并与该固定架间隔;以及一个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根导引杆、一个第一电阻夹持件、一个第二电阻夹持件以及一根SMA线,该导引杆固设于该底座上并依次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其包括:
一个底座;
一个固设于该底座上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容置腔、相邻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上端及下端,该固定架开设位于该第一侧壁上的第一缺口、位于该第二侧壁上的第二缺口以及贯穿该下端的第三缺口,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均与该容置腔连通,该第三缺口位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之间并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均直接连通;
一个承载于该底座上的可动架,该可动架包括本体部及从该本体部上延伸的突出部,该本体部收容于该容置腔内,该突出部收容于该第三缺口内并与该固定架间隔;以及
一个驱动单元,其包括一根导引杆、一个第一电阻夹持件、一个第二电阻夹持件以及一根SMA线,该导引杆固设于该底座上并依次穿过该突出部及该固定架,该第一电阻夹持件固定于该第一侧壁上,该第二电阻夹持件固设于该第二侧壁上,该SMA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电阻夹持件及该第二电阻夹持件上,该SMA线包括一个弯折部及位于该弯折部相对两侧的第一直线部及第二直线部,该第一直线部收容于该第一缺口内,该第二直线部收容于该第二缺口内,该弯折部与该突出部抵持并收容于该第三缺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口贯穿该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缺口贯穿该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缺口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的相交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翰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