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832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主对讲系统、分对讲系统和移动终端,主对讲系统包括主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主机语音采集模块、主机语音输出模块、主机显示模块、主机按键、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分对讲系统包括分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分机语音留言模块、分机显示模块、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分机无线通信模块、分机触摸按键和分机模式选择按键;分机主控制器通过分机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至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至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十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开锁方式较为方便、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Building intercom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intercom system, intercom system, including the main intercom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main intercom system including main controller and respectively connected host voice acquisition module, host voice output module, display module, host host keys, the main voice receiving / sending module and ho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divided the intercom system includes a main controller and extension extension speech recognition modul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voice message exten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voice acquisition and extension extension output modu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extension extension and extension touch button mode selection; extension main controller for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extens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extension module includes speech recognition; the first operational amplifier to fourth operational amplifier, a first capacitor to power eleventh Capacitance, first resistor to tenth resistor. The unlock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and can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宇对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对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向着舒适化和安全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智能楼宇对讲系统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城市楼宇建设越来越多,对于楼宇中的通信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开锁方式不太方便。另外,现有的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电路由于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锁方式较为方便、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楼宇对讲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主对讲系统、分对讲系统和移动终端,所述主对讲系统包括主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连接的主机语音采集模块、主机语音输出模块、主机显示模块、主机按键、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分对讲系统包括分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连接的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分机语音留言模块、分机显示模块、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分机无线通信模块、分机触摸按键和分机模式选择按键;所述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与所述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还通过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连接信号输出端。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还包括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还包括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还包括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主机无线通信模块和分机无线通信模块均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或WCDMA模块。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楼宇对讲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主对讲系统、分对讲系统和移动终端,分对讲系统与移动终端可以进行通信,通过移动终端可以进行开锁控制,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十电容用于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之间的干扰,第十一电容用于方式第二运算放大器与第三运算放大器之间的干扰,第十电阻用于对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在的支路进行过流保护,因此开锁方式较为方便、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楼宇对讲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分机语音识别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楼宇对讲系统实施例中,该楼宇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主对讲系统1、分对讲系统2和移动终端3,其中,主对讲系统1包括主机主控制器11以及分别与主机主控制器11连接的主机语音采集模块12、主机语音输出模块13、主机显示模块14、主机按键15、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16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17,分对讲系统2包括分机主控制器21以及分别与分机主控制器21连接的分机语音识别模块22、分机语音留言模块23、分机显示模块24、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25、分机无线通信模块26、分机触摸按键27和分机模式选择按键28;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16与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25连接,主机无线通信模块17与分机无线通信模块26连接,分机主控制器21还通过分机无线通信模块26与移动终端3进行通信。上述移动终端3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楼宇对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对讲系统、分对讲系统和移动终端,所述主对讲系统包括主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连接的主机语音采集模块、主机语音输出模块、主机显示模块、主机按键、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分对讲系统包括分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连接的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分机语音留言模块、分机显示模块、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分机无线通信模块、分机触摸按键和分机模式选择按键;所述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与所述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还通过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连接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对讲系统、分对讲系统和移动终端,所述主对讲系统包括主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连接的主机语音采集模块、主机语音输出模块、主机显示模块、主机按键、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分对讲系统包括分机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连接的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分机语音留言模块、分机显示模块、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分机无线通信模块、分机触摸按键和分机模式选择按键;所述主语音接收/发送模块与所述分机语音采集输出模块连接,所述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分机主控制器还通过所述分机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分机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微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