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从盆景栽培土的制作、砧木的培养、上盆处理、嫁接处理到肥水、修剪管理各个方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栽培和管理方法,优化了的盆景栽培土的配方以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山桃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方法以及嫁接时的光温湿度管理都有效提高了紫叶李盆景的存活率和苗木质量,有效缩短嫁接时间,延长开花时间,合理的分期修剪处理和上盆处理有效控制了株型,盆景保持优美的株型,观赏价值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树木的种植技术,尤其是涉及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紫叶李,属蔷薇科李属小乔木,别名红叶李,嫩叶鲜红,老叶紫红,是观叶、观花的优良品种。树冠圆形或扁圆形,小枝红褐色。花单生或2-3朵聚生,粉红色,花期4-5月。喜阳光,喜温暖气候,不耐寒,较耐湿。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原产于亚洲西南部,在我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紫叶李由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往往不满足于园林的观赏,想要将其纳入办公室内或自家庭院当中进行观赏,因此,紫叶李盆景的栽培也渐渐被人们所青睐,但是目前的紫叶李盆景栽培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存活率较低,第二个方面是紫叶李的花期较短,通常只有2周时间,若能在提高其存活率的基础上延长其花期时间,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福利,传统的紫叶李盆景通常采用直接上盆进行栽培,以优质适合的砧木进行嫁接将会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目前紫叶李盆景的存活率较低且花期较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存活率和苗木质量,并能延长开花时间的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盆景栽培土的制作:准备一个敞口盆钵容器,容器底部铺设高度为容器高度I/3的珍珠岩、塘泥、河沙以及高粱壳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上面覆盖一层带有透气孔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施入底肥,并覆盖腐殖质土与湿润土壤的混合物至高度至容器高度2/3,容器口用木质盖子密封,先置于冰箱温度保持在-5-0°C放置2_3h后取出室温放置待用;(2)砧木的培养:选择苗干圆满光滑、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山桃实生苗作为砧木移栽上盆,将步骤(I)制备的盆景栽培土用湿润河沙填满至离盆钵口沿3-5cm,栽种前24h内对盆景栽培土进行消毒处理,栽种时间选择2-3月,栽种上盆后用支撑物固定支撑生长,栽种完毕浇水至表面泥土湿润;(3)嫁接处理:待山桃砧木生长2-3周后,确认其生长正常,在山杏砧木芽萌动到开始萌发时进行嫁接,采用合接的方式进行嫁接,将砧木在离地面5_7cm处剪断,用刀削一个马耳形的斜面,斜面长3-5cm,宽度与接穗直径相同,蜡封接穗,在上面留2-3个芽,下端削一个马耳形斜面,斜面长3_5cm,削面长和宽度与砧木斜面基本相同,将两者削面贴在一起,不露白,外皮接合平整,接后用2cm宽,40cm长塑料条将砧木和接穗捆紧;在嫁接完成到嫁接成活前的一段时期对苗木地采用大棚温室处理,温室温度控制为23°C、湿度控制为60%-70%、大棚内采用半日光照处理,半日黑暗处理;及时去除砧木基部长出的萌蘖;嫁接成活后塑料条待新梢长达45cm以上再进行去除,新梢生长到50cm时进行摘心;(4)肥水管理:拆除捆绑条后每20d用矮壮素、多效唑的植物处理液进行喷洒一次,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春季萌芽前和展叶前施用液态有机肥一次,秋季不施肥,冬季施用液态复合肥一次;(5)分期修剪处理:当有分枝枝条长出超过20cm时进行一次修剪,并在修剪后的切面抹上植物生长延缓剂,随时疏剪老枝,枯茎,保持底矮姿态;同时,及时剪去蔓生的枝条,保持挺拔秀丽,疏密有致。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盆钵容器选择非绿色、非红色容器。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珍珠岩、塘泥、河沙以及高粱壳的质量比为1:3:3:2。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底肥由下列物质以质量计算组成:25%的豆肥、30%的青肥、20%的氮磷钾复合肥、15%的腐熟粪便、3%的微量元素、1%的微生物发酵菌以及余量的蛋壳粉。更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为铁、钼、钴、砸质量比为3:2:2:4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紫叶李接穗选择苗木上部的侧枝。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半日光照处理的光照强度为1200-15001X。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捆绑物为麻皮或葛藤。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植物生长延缓剂为0.3%的丁酰肼和双氧水质量比为1:5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液体复合肥中氮磷钾复合肥的含量不低于3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从盆景栽培土的制作、砧木的培养、上盆处理、嫁接处理到肥水、修剪管理各个方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栽培和管理方法,优化了的盆景栽培土的配方以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山桃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方法以及嫁接时的光温湿度管理都有效提高了紫叶李盆景的存活率和苗木质量,有效缩短嫁接时间,延长开花时间,合理的分期修剪处理和上盆处理有效控制了株型,盆景保持优美的株型,观赏价值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盆景栽培土的制作:准备一个敞口盆钵容器,容器底部铺设高度为容器高度I/3的珍珠岩、塘泥、河沙以及高粱壳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上面覆盖一层带有透气孔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施入底肥,并覆盖腐殖质土与湿润土壤的混合物至高度至容器高度2/3,容器口用木质盖子密封,先置于冰箱温度保持在-5-0°C放置2-3h后取出室温放置待用;(2)砧木的培养:选择苗干圆满光滑、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山桃实生苗作为砧木移栽上盆,将步骤(I)制备的盆景栽培土用湿润河沙填满至离盆钵口沿3cm,栽种前24h内对盆景栽培土进行消毒处理,栽种时间选择2月,栽种上盆后用支撑物固定支撑生长,栽种完毕浇水至表面泥土湿润;(3)嫁接处理:待山桃砧木生长2周后,确认其生长正常,在山杏砧木芽萌动到开始萌发时进行嫁接,采用合接的方式进行嫁接,将砧木在离地面5cm处剪断,用刀削一个马耳形的斜面,斜面长3cm,宽度与接穗直径相同,蜡封接穗,在上面留2-3个芽,下端削一个马耳形斜面,斜面长3cm,削面长和宽度与砧木斜面基本相同,将两者削面贴在一起,不露白,夕卜皮接合平整,接后用2cm宽,40cm长塑料条将砧木和接穗捆紧;在嫁接完成到嫁接成活前的一段时期对苗木地采用大棚温室处理,温室温度控制为23°C、湿度控制为60%、大棚内采用半日光照处理,半日黑暗处理;及时去除砧木基部长出的萌蘖;嫁接成活后塑料条待新梢长达45cm以上再进行去除,新梢生长到50cm时进行摘心;(4)肥水管理:拆除捆绑条后每20d用矮壮素、多效唑的植物处理液进行喷洒一次,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春季萌芽前和展叶前施用液态有机肥一次,秋季不施肥,冬季施用液态复合肥一次;(5)分期修剪处理:当有分枝枝条长出超过20cm时进行一次修剪,并在修剪后的切面抹上植物生长延缓剂,随时疏剪老枝,枯茎,保持底矮姿态;同时,及时剪去蔓生的枝条,保持挺拔秀丽,疏密有致。其中,所述步骤(I)中盆钵容器选择非绿色、非红色容器,以增加盆景的整体美感;珍珠岩、塘泥、河沙以及高粱壳的质量比为1:3:3:2;底肥由下列物质以质量计算组成:25%的豆肥、30%的青肥、20%的氮磷钾复合肥、15%的腐熟粪便、3%的微量元素、1%的微生物发酵菌以及余量的蛋壳粉,微量元素为铁、钼、钴、砸质量比为3:2:2:4的混合物;步骤(3)中紫叶李接穗选择苗木上部的侧枝,半日光照处理的光照强度为12001x,捆绑物为麻皮或葛藤;步骤(5)中的植物生长延缓剂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延长紫叶李盆景花期的嫁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盆景栽培土的制作:准备一个敞口盆钵容器,容器底部铺设高度为容器高度1/3的珍珠岩、塘泥、河沙以及高粱壳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上面覆盖一层带有透气孔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施入底肥,并覆盖腐殖质土与湿润土壤的混合物至高度至容器高度2/3,容器口用木质盖子密封,先置于冰箱温度保持在-5-0°C放置2-3h后取出室温放置待用; (2)砧木的培养:选择苗干圆满光滑、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山桃实生苗作为砧木移栽上盆,将步骤(I)制备的盆景栽培土用湿润河沙填满至离盆钵口沿3-5cm,栽种前24h内对盆景栽培土进行消毒处理,栽种时间选择2-3月,栽种上盆后用支撑物固定支撑生长,栽种完毕浇水至表面泥土湿润; (3)嫁接处理:待山桃砧木生长2-3周后,确认其生长正常,在山杏砧木芽萌动到开始萌发时进行嫁接,采用合接的方式进行嫁接,将砧木在离地面5_7cm处剪断,用刀削一个马耳形的斜面,斜面长3-5cm,宽度与接穗直径相同,蜡封接穗,在上面留2-3个芽,下端削一个马耳形斜面,斜面长3-5cm,削面长和宽度与砧木斜面基本相同,将两者削面贴在一起,不露白,外皮接合平整,接后用2cm宽,40cm长塑料条将砧木和接穗捆紧;在嫁接完成到嫁接成活前的一段时期对苗木地采用大棚温室处理,温室温度控制为23°C、湿度控制为60%-70%、大棚内采用半日光照处理,半日黑暗处理;及时去除砧木基部长出的萌蘖;嫁接成活后塑料条待新梢长达45cm以上再进行去除,新梢生长到50cm时进行摘心; (4)肥水管理:拆除捆绑条后每20d用矮壮素、多效唑的植物处理液进行喷洒一次,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春季萌芽前和展叶前施用液态有机肥一次,秋季不施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忠,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满园春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