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98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压模具,该茶压模具由底座、钢模套和压头三个部件组成,其中,底座整体呈长方形,在底座的顶面中部焊接有至少一个圆盘,在底座两侧上焊接有底座把手;钢模套整体呈圆柱状,在钢模套的两侧上焊接有钢模套把手;压头中间部分整体呈圆柱体,圆柱体一端为顶圆盘,另一端为底圆盘。采用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茶压模具,实现了茶叶在蒸制完成后就能使用该模具进行饼茶压制,压制出的茶饼重量100g,直径18厘米,厚度0.5厘米,直接用手即可掰开茶饼,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消费者取茶、饮茶,另外从普洱茶转化的角度,由于表面积大,厚度小,有利于普洱茶的陈化;采用手动人力操作,降低了成本和实现了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主要用于压制10g的茶饼,具体的来说是一种茶压模具,属于模具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普洱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饮料之一。传统的直径是357g、厚度是3厘米的七子饼普洱茶都是需要经过压制成型,目前的规模化生产但大都采用机械化压制,且机械化压制使得压制成的成品普洱茶紧结厚实,消费者的饮用时需要使用专门的茶刀撬开才能饮用,初次使用茶刀的消费者还会被茶刀的利器伤到手,从而不仅给消费者的品饮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不能实现方便快捷品饮普洱茶;而且357g的茶饼不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完全,撬开的普洱茶保留也成了一种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简易,能最大限度方便消费者品饮普洱茶和普洱茶的保存陈化,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一种茶压模具。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技术一种茶压模具通过下列结构完成:—种茶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茶压模具由底座(I)、钢模套(2)和压头(3)三个部件组成,其中,底座(I)整体呈长方形,在底座(I)的顶面中部焊接有至少一个圆盘(11),在底座(I)两侧上焊接有底座把手(12);钢模套(2)整体呈圆柱状(21),在钢模套(2)的两侧上焊接有钢模套把手(22);压头(3)中间部分整体呈圆柱体(31),圆柱体(31)—端为顶圆盘(311),另一端为底圆盘(312)。作为本技术上述一种茶压模具的改进,所述底座(I)的长为20厘米,宽为18厘米;所述钢模套(2)底面直径为18.2厘米,高度为15厘米;所述压头(3)的中间圆柱体(31)的直径为15厘米,高度为15厘米。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盘(11)的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所述底座把手(12)的长与高均为10厘米。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把手(12)整体呈凹陷状结构,由一体成型的钢条材料制成,并彼此呈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条的直径为I厘米。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模套把手(22)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厚度与高度均为I厘米,且彼此呈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圆盘(311)的直径为22厘米,厚度为4厘米;所述底圆盘(312)的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茶压模具中还可以设置使用数个蒸茶桶(4)进行所需加入茶叶数量的称重工艺和蒸茶茶叶工序,每个蒸茶桶(4)整体呈蒸茶桶圆柱状(41),在蒸茶桶(4)的底部设有数个小孔(4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蒸茶桶(4)的直径为15厘米,高度为20厘米。工作原理是:由底座(1)、钢模套(2)和压头(3)三个部件组成的一种茶压模具,在具体的操作时,首先将晒青毛茶称重后放入蒸茶桶(4)中在蒸汽设备上蒸30s或者将晒青毛茶放入现有的蒸茶设备上蒸好后进行称重,与此同时,将钢模套(2)放在底座(I)之上,即放置在圆盘(11)上,然后将已蒸好的茶倒入钢模套(2)中,并将压头(3)的一端底圆盘(312)放入钢模套(2)中往下压,压制1s左右,最后将整个压茶模具倒置,依次取出底座(1)、钢模套(2)即完成整个操作。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压制好的茶饼的规格是,直径18厘米,厚度0.5厘米,重量100g。本专利称重和蒸茶两部分工艺可以不采用蒸茶桶(4),直接按传统工艺,先蒸大量的茶叶,再用其它容器(如小铲和计量称)称取茶叶重量后,倒入钢模套(2)进行压制,同样能完成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茶压模具不仅实现了结构简单、制造简易,而且还实现了茶叶在蒸制完成后就能使用该模具进行饼茶压制,能最大限度方便消费者品饮普洱茶和普洱茶的保存陈化。同时由于该模具采用手动人力操作,因此,一方面实现了结构简单,制造简易;另一方面不需要消耗电能资源,使之降低了成本和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环保节能,形成茶压模具套装,成为了一理想的茶压模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底座(I)部件的立体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模套(2)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头(3)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蒸茶桶(4)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将钢模套(2)放在底座(I)之上的位置作用关系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将已蒸好的茶倒入钢模套(2)中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图3所示将压头(3)的一端底圆盘(312)放入钢模套(2)中进行压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在压制时的整个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分解图;其中,图中标不:I一底座,2—钢模套,3—压头,4一蒸茶桶;11一圆盘,12—底座把手;21—圆柱状,22—钢模套把手;31—圆柱体;41 一蒸茶桶圆柱状,42—小孔;311一顶圆盘,312—底圆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茶压模具,该茶压模具由底座1、钢模套2和压头3三个部件组成,其中,底座I整体呈长方形,在底座I的顶面中部焊接有至少一个圆盘11,在底座I两侧上焊接有底座把手12;钢模套2整体呈圆柱状21,在钢模套2的两侧上焊接有钢模套把手22;压头3中间部分整体呈圆柱体31,圆柱体31—端为顶圆盘311,另一端为底圆盘312。进一步的,底座I的长为20厘米,宽为18厘米;所述钢模套2底面直径为18.2厘米,高度为15厘米;所述压头3的中间圆柱体31的直径为15厘米,高度为15厘米。进一步的,圆盘11的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所述底座把手12的长与高均为10厘米。具体的,底座把手12整体呈凹陷状结构,由一体成型的钢条材料制成,并彼此呈对称设置。更具体的,钢条的直径为I厘米。进一步的,钢模套把手22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厚度与高度均为I厘米,且彼此呈对称设置。进一步的,顶圆盘311的直径为22厘米,厚度为4厘米;所述底圆盘312的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进一步的,茶压模具中还可以使用数个蒸茶桶4进行所需加入茶叶数量的称重工艺和蒸茶茶叶工序,其中每个蒸茶桶4整体呈蒸茶桶圆柱状41,在蒸茶桶4的底部设有数个小孔42。具体的,蒸茶桶4的直径为15厘米,高度为20厘米。对于本技术来说,底圆盘312设置成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是十分适合的,这样的设计结构方便将压头从钢模套内取出。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晒青毛茶称重后放入蒸茶桶4中在蒸汽设备上蒸30s或者将晒青毛茶放入现有的蒸茶设备上蒸好后进行称重,与此同时,如图5所示,将钢模套2放在底座I之上,即放置在圆盘11上,然后,如图6所示,将已蒸好的茶倒入钢模套2中,与此同时,如图7所示,将压头3的一端底圆盘312放入钢模套2中往下压,紧接着如图8所示,压制1s左右,最后将整个压茶模具倒置,依次取出底座1、钢模套2即完成整个操作。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压制好的茶饼的规格是,直径18厘米,厚度0.5厘米,重量100g。本技术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茶压模具由底座(I)、钢模套(2)和压头(3)三个部件组成,其中,底座(I)整体呈长方形,在底座(I)的顶面中部焊接有至少一个圆盘(11),在底座(I)两侧上焊接有底座把手(12);钢模套(2)整体呈圆柱状(21),在钢模套(2)的两侧上焊接有钢模套把手(22);压头(3)中间部分整体呈圆柱体(31),圆柱体(31)—端为顶圆盘(311),另一端为底圆盘(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长为20厘米,宽为18厘米;所述钢模套(2)底面直径为18.2厘米,高度为15厘米;所述压头(3)的中间圆柱体(31)的直径为15厘米,高度为1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1)的直径为18厘米,厚度为I厘米,所述底座把手(12)的长与高均为1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萍陈保包忠华姜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