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986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0
一种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包括机架、平台、驱动轴、脚踏曲轴、脚踏板、驱动杆曲轴、驱动杆、万向节、驱动杆导向管、去核管、顶核杆、顶核杆固定件、夹持枣具、枣核落孔、弹紧部件、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夹持枣具头、夹持枣具柄、固定钮、夹持枣杆、去核管穿过半圆孔、压缩弹簧、固定孔、固定圈、弹簧、弹片、缝隙槽、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曲轴循环转动转变为上下垂直运动的原理,在脚踏曲轴转动一周期间,依次设计了放入待去核枣于夹持枣具、下冲枣核、取出完成去核枣夹持枣具、排掉枣核、再次放入待去核枣夹持枣具的连续作业,上述四个连续工序紧密相连,且都有留有一定的操作时间,双手双脚均为简单的重复动作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
本技术涉及红枣去核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
技术介绍
红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研究,红枣果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各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36种矿质元素、20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然而,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红枣被直接销售,因此限制了枣农的利润空间。红枣的精深加工可以极大地丰富红枣产品种类、拓宽红枣的销售渠道、增加红枣产品的附加值、延长红枣的产业化链条,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红枣去核是红枣精深加工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在企业应用的红枣去核设备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一类是结构非常简单的手持红枣去核器,作业时一手持红枣,另一手持杠杆式上下运动的去核管去核,该去核器虽然设备投资小,但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劳动安全性差,持枣的手特别易于受伤。另一类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红枣去核机,按照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为链式去核式与三工位去核式两大类。链式去核式红枣去核机是被中小型红枣加工企业及红枣加工户较多使用的红枣去核机,工作时,料斗中红枣采用滚子上料,落人安装在上料传送链上的载枣模具,传送链上方有一旋转的毛刷或打平装置对载枣模具中红枣进行打平扶正,保证每个模具中只有一个红枣,完成红枣排队,在传送链作用下,模具中红枣进入去核工位,压紧部件与载枣模具配合压紧待去核红枣,完成对红枣的定位,去核管在传动系统作用下往复运动完成去核作业,随后去核红枣及枣核分别落人各自的导出装置。该设备由于采用滚子上料,工作速度受限制,链条速度过高时,抖动较大,不利于红枣定位,生产效率比较低,另一缺陷是载枣模具对红枣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超过一定规格时就需要更换模具。三工位去核式红枣去核机是另一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红枣去核机,该类去核机去核过程经夹持、冲核、冲枣三个工位完成去核作业。一压,压枣部件将待去核红枣压入红枣夹持器或卡枣孔,红枣被夹紧定位;二冲核,定位红枣进入去核工位,冲核管向下运动完成去核作业,枣核落入排出机构;三冲枣,去核红枣前进进人去枣工位,压枣杆下行将去核红枣从夹持器或卡枣孔中排出。三工位去核式红枣去核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但上料时主要靠红枣自然落人载枣模具或卡枣孔,缺乏辅助机构对载枣传送带上红枣数量进行定量控制,导致红枣互相挤压,传送带上载枣模具未能充分载枣,上料效率低,空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上述两种机械式红枣去核机均存在去核机去核前对红枣分级的要求比较高、对于不同级别的红枣去核需更换相应尺寸的红枣夹持器与旋转扶正器、过程比较麻烦等问题。然而事实上不同品种的红枣之间,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枣夹核桃是一种红枣加工的新产品,是将核桃插入去核红枣中央。该产品对红枣加工的要求,除了要去核外,在去核红枣一侧纵向需要切开,以方便将核桃插入。纵观现阶段我国红枣去核机的现有技术状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加强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机械化程度高、使用安全的去核机。在达到此目标前,因地制宜地开发一些实用性强、安全性好的人工去核装置也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该去核机虽然没有机械化去核机的效果高,但结构简单,投资小,安全性好,对红枣大小的适应性好,去核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包括机架、平台、驱动轴、脚踏曲轴、脚踏板、驱动杆曲轴、驱动杆、万向节、驱动杆导向管、去核管、顶核杆、顶核杆固定件、夹持枣具、枣核落孔、弹紧部件、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平台由机架支撑,在平台上左右对称处设有两套枣核落孔和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机架的下部横向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脚踏曲轴和驱动杆曲轴。脚踏曲轴上设有脚踏板。驱动杆曲轴的顶端连接驱动杆。在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上活动固定有驱动杆导向管。平台下方的驱动杆经万向节后在驱动杆导向管的限制下,在平台上方的驱动杆作上下垂直运动,驱动杆的水平未端连接垂直的去核管,去核管垂直对应枣核落孔,去核管内部的下侧设有顶核杆,顶核杆通过去核管的缝隙槽由顶核杆固定件连接固定在驱动杆导向管外侧。在枣核落孔的外围设有夹持枣具的弹紧部件。所述的夹持枣具由对称的两个夹持枣具头与夹持枣具柄相连的夹持件构成,在夹持枣具头与夹持枣具柄相连处设有固定孔,由固定钮将两个夹持件在固定孔固定在一起。夹持枣具头的中心设有去核管穿过半圆孔,夹持枣具头平面的一侧的周边设有3-4个呈半圆形的夹持枣杆,两个夹持枣具头的夹持枣杆合在一起呈圆形,在两个夹持枣具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弹紧部件包括固定圈、弹簧和弹片,固定圈为马蹄形,马蹄形口朝前,以枣核落孔为中心固定在平台上,弹片也为马蹄形,通过弹簧对称固定在固定圈内侧。所述的去核管的中下方后侧设有纵向缝隙槽,顶核杆固定件与缝隙槽互不摩擦碰撞,在去核管的下端、缝隙槽的一侧设有一个三角形的突出刀片,在去核的同时,将去核枣纵向切开。本技术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的工作原理安装时,按作业工人的左右手差另IJ,启用平台左侧或右侧的枣核落孔和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安装起所有部件。准备作业时,将待去核的红枣放在平台上的一侧,成品箱放在手持夹持枣具一侧,核废物箱放在枣核落孔正下方。作业时,人坐在去核机前,双脚踏脚踏板,一手持夹持枣具,手握夹持枣具柄压缩弹簧使夹持枣具头开张一定角度,另一手逐个将红枣竖直放入夹持枣具头的夹持枣杆中间后,松开握紧的夹持枣具柄,夹持枣具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将红枣夹紧定位在夹持枣具的中央,然后将夹持枣具头红枣向上,在平台上由前向后插入弹紧部件内,由弹片固定夹持枣具头,使红枣竖直上对准去核管,下对准枣核落孔,脚踏曲轴使驱动轴转动半圈时,驱动杆曲轴到底部,去核管向下穿过红枣中心,将枣核冲入去核管内,当脚踏曲轴使驱动轴再继续转动时,去核管由下向上离开红枣后,将手持夹持枣具从弹紧部件中抽出,手握夹持枣具柄,放松夹持枣杆对红枣的夹持,将去核的红枣抛在旁边的成品料箱中,另一手将另一待去核的红枣放入夹持枣具头的夹持枣杆中间,此时,脚踏曲轴继续转动,随着去核管的上行,去核管内的枣核在去核管内的顶核杆阻拦下掉出去核管,从枣核落孔掉入事先准备在平台下的废料箱中。如此循环,双手双脚可以连续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术采用了曲轴循环转动转变为上下垂直运动的原理,在脚踏曲轴转动一周期间,依次设计了放入待去核枣于夹持枣具、下冲枣核、取出完成去核枣夹持枣具、排掉枣核、再次放入待去核枣夹持枣具的连续作业,上述四个连续工序紧密相连,且都有留有一定的操作时间,在习惯操作(左撇或右撇)的一手操作夹持枣具时,另一手简单用于从平台拿红枣准备放入夹持枣具中,双手双脚均为简单的重复动作作业。(2)本技术人性化地在工作平台上设计了对称的两组枣核落孔和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设备安装时便可依具体操作工人的生理特性安装,更加方便工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在去核部位采用了夹持枣具夹持待去核红枣,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手持红枣的安全问题。(4)本技术的夹持枣具采用两个半圆形边缘设有夹持枣杆构成的夹持枣具头,通过压缩弹簧的杠杆原理将红枣夹紧在夹持枣具头的中心,红枣大时两个夹持枣具头的开口角度大一点,红枣小时两个夹持枣具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枣夹核桃的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去核机包括机架、平台、驱动轴、脚踏曲轴、脚踏板、驱动杆曲轴、驱动杆、万向节、驱动杆导向管、去核管、顶核杆、顶核杆固定件、夹持枣具、枣核落孔、弹紧部件、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所述的平台由机架支撑,在平台上左右对称处设有两套枣核落孔和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所述的机架的下部横向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脚踏曲轴和驱动杆曲轴,所述的脚踏曲轴上设有脚踏板,所述的驱动杆曲轴的顶端连接驱动杆,在驱动杆导向管固定孔上活动固定有驱动杆导向管,平台下方的驱动杆经万向节后在驱动杆导向管的限制下,在平台上方的驱动杆作上下垂直运动,驱动杆的水平未端连接垂直的去核管,所述的去核管垂直对应枣核落孔,去核管内部的下侧设有顶核杆,所述的顶核杆通过去核管的缝隙槽由顶核杆固定件连接固定在驱动杆导向管外侧,在枣核落孔的外围设有夹持枣具的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东胡晓军李群许光映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