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逸凡专利>正文

母婴连体式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93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婴连体式背带,包括背垫、保护垫、两根肩带和多根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背垫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保护垫的下侧与背垫的内下侧固定连接,保护垫的上侧两端、中部两端及两根肩带的下端分别通过保护带与背垫的内侧可拆卸连接,且每根肩带的上端均与保护垫的上侧固定连接;背垫与保护垫之间通过保护带划分为可伸出小孩头部和双手的第一镂空区和可伸出小孩双脚的第二镂空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母婴连体式背带具有拆卸方便、便于自我操作、适用于冬天、防寒能力强、能与拉链式外套形成一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婴连体式背带
本技术涉及家用物品
,尤其涉及一种母婴连体式背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孩背带一般依照抱的方式分类,主要有横抱、前抱、面向前式、面对面式和后抱五种方式,同时,因为抱的方式不同分类有专用的、双用途的和三用途等多功能的背带,种类繁多,一般都会受到小孩体重的限制。如前抱方式,大多数的背带在使用时通常把小孩塞在胸前的背带中,两手可空出来,使抱小孩的人行动轻便,和小孩捆绑在一起,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然而,现有的抱小孩背带,在冬天使用时,抱小孩的人通常会穿比较多的衣服,寒冷时,必须穿上羽绒服或者是其他拉链式外套,但是,穿上拉链式外套后,再佩戴背带抱小孩,常常给抱小孩的人带来诸多不便,抱小孩的人与小孩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拉链式外套常常使得小孩无法紧紧靠在胸前,活动时既要顾及小孩,又要顾及拉链式外套的拉链是否会刮到小孩,而且,由于穿衣过多,常常无法靠自身把小孩装好;并且,常见的背带常常不具备防寒功能,把小孩怀抱在胸前,风大时减小了小孩的御寒能力,容易引起感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拆卸方便、防寒能力强、能与拉链式外套形成一体的母婴连体式背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母婴连体式背带,包括背垫、保护垫、两根肩带和多根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所述背垫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所述保护垫的下侧与背垫的内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垫的上侧两端、中部两端及两根肩带的下端分别通过保护带与背垫的内侧可拆卸连接,且每根肩带的上端均与保护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背垫与保护垫之间通过保护带划分为可伸出小孩头部和双手的第一镂空区和可伸出小孩双脚的第二镂空区。其中,所述背垫的左侧设置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一凹型齿相适配的第一凸型齿,所述第一凸型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凸型齿的顶端设置有上止点,且第一插销插入拉链式外套的第一拉链头后,所述第一凸型齿与第一凹型齿可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所述背垫的右侧设置有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二凸型齿相适配的第二凹型齿,所述第二凹型齿的底端设置有方块和可移动的第二拉链头,且所述拉链式外套的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拉链头后,所述第二凸型齿与第二凹型齿可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其中,每根保护带分别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且所述第一分段通过弹性卡扣结构与第二分段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弹性卡头和卡孔,所述弹性卡头插入卡孔后,所述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卡孔的一端成型有调节扣,且所述保护带均通过调节扣调整长度。其中,所述背垫和保护垫之间还设置有护腰垫,所述护腰垫的一侧与背垫固定连接,且所述护腰垫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段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背垫的上侧向上延伸有可打开的帽子,且所述帽子的帽檐为拉链结构设计。其中,所述背垫的外侧为防风防水面料,且所述背垫的内侧为棉质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母婴连体式背带,通过背垫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背垫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连接为一体后,背垫与拉链式外套围合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使得背垫可与抱小孩的人的拉链式外套连接为一体,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便于佩戴者自我操作。使用时,将肩带安置在佩戴者的双肩,拆卸保护带后,即可将小孩安置在背垫与保护垫之间,小孩头部和双手由第一镂空区伸出,且双脚由第二镂空区伸出,安置好小孩后,扣上保护带,将两根肩带的下端之间的保护带固定连接在腰间,且将背垫和拉链式外套连接为一体,即可实现该背带面对面式怀抱小孩。佩戴者不但可以轻松自如的腾出双手,而且还可以将小孩更紧密的贴在胸前,避免拉链式外套的拉链刮到小孩。本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拆卸方便、便于自我操作、适用于冬天、防寒能力强、能与拉链式外套形成一体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母婴连体式背带的第一角度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母婴连体式背带的第二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卡扣结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背垫2、肩带3、保护垫4、保护带5、第一镂空区6、第二镂空区7、护腰垫8、弹性卡扣结构11、第一凸型齿12、第一插销13、上止点14、第二凹型齿15、方块16、第二拉链头17、帽子41、第一分段42、第二分段81、弹性卡头82、卡孔821、调节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母婴连体式背带,包括背垫1、保护垫3、两根肩带2和多根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4;背垫I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保护垫3的下侧与背垫I的内下侧固定连接,保护垫3的上侧两端、中部两端及两根肩带2的下端分别通过保护带4与背垫I的内侧可拆卸连接,且每根肩带2的上端均与保护垫3的上侧固定连接;背垫I与保护垫3之间通过保护带4划分为可伸出小孩头部和双手的第一镂空区5和可伸出小孩双脚的第二镂空区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母婴连体式背带,通过背垫I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背垫I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使得背垫I可与抱小孩的人的拉链式外套连接为一体,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4及腰带5便于佩戴者自我操作。使用时,将肩带2安置在佩戴者的双肩,拆卸保护带4后,即可将小孩安置在背垫I与保护垫3之间,小孩头部和双手由第一镂空区5伸出,且双脚由第二镂空区6伸出,安置好小孩后,扣上保护带4,将两根肩带2的下端之间的保护带4固定连接在腰间,且将背垫I和拉链式外套连接为一体,即可实现该背带面对面式怀抱小孩。佩戴者不但可以轻松自如的腾出双手,而且还可以将小孩更紧密的贴在胸前,避免拉链式外套的拉链刮到小孩。本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拆卸方便、便于自我操作、适用于冬天、防寒能力强、能与拉链式外套形成一体的特点。本实施例中,背垫I的左侧设置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一凹型齿相适配的第一凸型齿11,第一凸型齿1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插销12,第一凸型齿11的顶端设置有上止点13,且第一插销12插入拉链式外套的第一拉链头后,第一凸型齿11与第一凹型齿可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背垫I的右侧设置有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二凸型齿相适配的第二凹型齿14,第二凹型齿14的底端设置有方块15和可移动的第二拉链头16,且拉链式外套的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拉链头16后,第二凸型齿与第二凹型齿14可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本案中的背垫I与佩戴者的拉链式外套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方式实际上是完善了拉链的使用,该结构易于安装或拆卸,使背垫I与佩戴者的拉链式外套形成一体。当然,本案中拉链式外套可以是带拉链的羽绒服、棉衣等,只要是有拉链的衣服,且衣服的拉链可与本案的第一凸型齿11和第二凹型齿14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的实施方式,均为本案的简单变形和变换,落入本案保护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每根保护带4分别包括第一分段41和第二分段42,且第一分段41通过弹性卡扣结构8与第二分段42可拆卸连接。弹性卡扣结构8实现保护带4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结构8包括弹性卡头81和卡孔82,弹性卡头81插入卡孔82后,第一分段41与第二分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婴连体式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垫、保护垫、两根肩带和多根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带;所述背垫的两侧与拉链式外套的两侧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可容纳小孩的腔体;所述保护垫的下侧与背垫的内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垫的上侧两端、中部两端及两根肩带的下端分别通过保护带与背垫的内侧可拆卸连接,且每根肩带的上端均与保护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背垫与保护垫之间通过保护带划分为可伸出小孩头部和双手的第一镂空区和可伸出小孩双脚的第二镂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婴连体式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的左侧设置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一凹型齿相适配的第一凸型齿,所述第一凸型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凸型齿的顶端设置有上止点,且第一插销插入拉链式外套的第一拉链头后,所述第一凸型齿与第一凹型齿可相互分离或结合连接;所述背垫的右侧设置有与拉链式外套拉链的第二凸型齿相适配的第二凹型齿,所述第二凹型齿的底端设置有方块和可移动的第二拉链头,且所述拉链式外套的第二插销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郑逸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