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带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89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畸带环,包括环体,设置于环体上的颊面管,设置于颊面管上用于穿设主弓丝的连通部以及设置于连通部上的牵引端;颊面管上设置有加固部,加固部包括突出块和加固孔,突出块设置于连通部上设置有牵引端的相对侧且突出块的下端与连通部之间形成角度,加固孔贯穿于突出块上。加固部的突出块下端与连通部连接处之间具有一定角度,将结扎橡胶圈套设于该处,使其不易滑出,将主弓丝固定于结扎橡胶圈与带环之间,使其具有更加紧固的固定作用;且突出块上设置有贯穿整个突出块且与连通部平行的加固孔,当主弓丝贯穿整个颊面管后截断并弯折,将末端穿入加固孔中,使主弓丝可长时间保持稳固状态,避免发生移位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畸带环
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正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正畸带环。
技术介绍
牙齿排列不整齐,不仅会直接影响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还会影响面部曲线,导致面容不美观。对于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牙齿色泽异常的情况,可通过牙齿矫正进行治疗,主要分功能性矫正和美学矫正。用于磨牙上的矫正工具包括正畸带环,将颊管焊接在一个带环上,然后将带环再粘结在磨牙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1912260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8月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丝弓带环,由颊面管、基座和环体构成,颊面管与基座一体,基座固定于环体上,基座与颊面管的连接部开有一竖向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为0.2?0.3mm,采用上述方案后,使得结扎丝保持稳定的位置,不易滑脱,也不会影响主弓丝的就位,同时使结扎丝加力较准确。由于带环一般用于磨牙上,颊面管上的通孔用于贯穿主弓丝,且主弓丝在穿过颊面管之后截断并弯折,对比文件中添加了凹槽用于固定结扎丝,但只开设了一条凹槽,对结扎丝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因此,不能保证弯折之后的主弓丝长时间不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畸带环,可增加主弓丝的牢固程度使其不移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正畸带环,包括环体,设置于环体上的颊面管,设置于颊面管上用于穿设主弓丝的连通部以及设置于连通部上的牵引端;所述颊面管上设置有加固部,所述加固部包括突出块和加固孔,所述突出块设置于连通部上设置有牵引端的相对侧,所述加固孔贯穿于关出块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通部上的通孔可用于穿设主弓丝,而突出设置于连通部上的加固部,将结扎橡胶圈套设于该处,结扎橡胶圈不易滑出,将主弓丝固定于结扎橡胶圈与带环之间,使其具有更加紧固的固定作用;且突出块上设置有贯穿整个突出块且与连通部平行的加固孔,当主弓丝贯穿整个颊面管后截断并弯折,将末端穿入加固孔中,使主弓丝可长时间保持稳固状态,避免发生移位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突出块远离与连通部连接的一端呈弧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环在使用过程中,连通部与加固部均呈突出状,加固部的突出块远离连通部的一端呈弧形,保护口腔不受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突出块的侧面与连通部的凸起端面齐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突出块与连通部之间保持平整,不影响进食且避免使口腔受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突出块朝向环体的侧面与连通部之间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为90-1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突出块朝向环体的侧面与连通部之间具有90-135°的角度,当结扎橡胶圈套设与连通部上时,在该范围内的角度可使结扎橡胶圈不易滑出,突出块可有效防止其滑出而影响主弓丝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部的长度与连通部的长度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颊面管整体保持整齐并具有美观性,在使用过程中,加强了加固部的强度,使其通过套设结扎橡胶圈,增加主弓丝的稳固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环上与牵引端同侧的端面两侧设置有契合部,所述契合部包括多个下凹处,所述下凹处设置于带环上与牵引端同侧的端面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环主要套设于磨牙上,磨牙上表面具有一定弧度,因此套设时,通过设置下凹处,增加与磨牙的吻合程度,减少带环给口腔内部带来的不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牙齿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包括多个卡紧口,所述卡紧口设置于环体下端面的边缘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进口相带环中心凹陷,可使其牢固套设于牙齿上,在进食时亦不受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部与基座连接处设置一圈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凹槽可用于套设结扎橡胶圈,使其固定更牢,且不易掉出,从而增加了对主弓丝的固定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可归纳为:颊面管的连通部上设置了加固部,其突出块下端与连通部之间呈90-135°角度,且在连通部与基座连接处的凹槽,可套设结扎橡胶圈,使结扎橡胶圈不易滑出,将贯穿连通部的主弓丝固定于结扎橡胶圈与带环之间,增加主弓丝的稳定性。当主弓丝贯穿整个颊面管后截断并弯折,将末端穿入设置于加固部上的加固孔中,使主弓丝可长时间保持稳固状态,避免发生移位现象,且保护口腔不受主弓丝弯折末端的伤害。带环上的下凹处增加了与牙齿的吻合程度,且其卡紧口大大提高了其与牙齿之间的固定作用,而颊面管固定于带环上,增加了整体对主弓丝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正畸带环的用于突显卡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2中正畸带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环体;2、颊面管;3、基座;4、连通部;41、连通孔;5、牵引端;6、加固部;61、突出块;62、加固孔;7、卡紧部;71、卡紧口;8、契合部;81、下凹处;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正畸带环,颊面管2设置于基座3上,基座3与环体I固定连接,颊面管2的连通部4有贯穿其中的连通孔41,连通部4上有牵引端5,还设置有加固部6,且加固部6的长度与连通部4的长度一致,加固部6包括突出块61和加固孔62,其中,加固孔62贯穿于突出块61上,且与连通孔41平行,突出块61设置于连通部4上,突出块61的上表面与连通部4上表面齐平,突出块61的下端与连通部4之间形成90°角度,其远离与连通部4连接的一端呈弧形。带环的上端面设有契合部8,下端面上设有卡紧部7,契合部8包括两个下凹处81,分别设置于与牵引端5同侧的端面两侧,而卡紧部7包括两个卡紧口 71,分别设置于环体I边缘上。颊面管2上的加固部6突出设置于连通部4上,且加固部6的突出块61下端与连通部4之间呈90°角度,将结扎橡胶圈套设于连通部4上,突出块61使结扎橡胶圈不易滑出,将贯穿连通部4的主弓丝固定于结扎橡胶圈与带环之间,增加主弓丝的稳固效果。且当主弓丝贯穿整个颊面管2后截断并弯折,将末端穿入设置于加固部6上的加固孔62中,使主弓丝可长时间保持稳固状态,避免发生移位现象,且保护口腔不受主弓丝弯折末端的伤害。带环上的两个卡紧口 71,不仅时带环易套设于牙齿上,还使其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不易松动,保持整个矫正器的连接强度。而带环上设置的两个下凹处81,分别设置于牙齿与牙齿之间的位置,增加了与牙齿的吻合程度,减少由于带环对口腔带来的不适感。带环上的下凹处81且其卡紧口 71大大提高了其与牙齿之间的固定作用,而颊面管2固定于带环上,增加了整体对主弓丝的固定强度。实施例2参考图4和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加固部6的突出块61下端与连通部4连接处之间呈135°角度,且在连通部4与基座3连接处设置一圈凹槽9。凹槽9可使用于固定主弓丝的结扎橡胶圈固定得更加牢固,而突出块61下端与连通部4连接处之间呈135°角度,除了增加主弓丝的稳固性能之外,在矫正期间进食时,食物不易嵌在加固部6与连通部4之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畸带环,包括环体(I),设置于环体(I)上的颊面管(2),设置于颊面管(2)上用于穿设主弓丝的连通部(4)以及设置于连通部(4)上的牵引端(5);其特征是,所述颊面管(2)上设置有加固部(6),所述加固部(6)包括突出块(61)和加固孔(62),所述突出块(61)设置于连通部(4)上设置有牵引端(5)的相对侧,所述加固孔(62)贯穿于突出块(6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畸带环,其特征是,所述突出块(61)远离与连通部(4)连接的一端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畸带环,其特征是,所述突出块(61)的侧面与连通部(4)的凸起端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畸带环,其特征是,突出块(61)朝向环体(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斯麦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