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下压夹持旋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用气缸或者电缸等标准件组合拼凑完成工件的下压夹持旋转,通过分离式标准件完成下压夹持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存在管路与线路相互缠绕的困扰,缺点是不利于布线或者布管,给自动化带来困难,影响自动化的实现和效果;一种是直接拆分为多道工序进行过渡完成,将导致工序与工序之间需增设搬运或传递的装置,缺点是整体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生产空间和生产成本大,生产效率低等,不适用于对空间和成本有要求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式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种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包括安装架1、下压机构2、安装板3、以及相连的夹持机构4和旋转机构5,所述旋转机构5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安装板3与安装架I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压机构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I上,且与安装板3驱动连接能够带动安装板3、旋转机构5和夹持机构4 一起沿安装架I上下滑动;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动力源51以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I)、下压机构(2)、安装板(3)、以及相连的夹持机构(4)和旋转机构(5),所述旋转机构(5)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安装板(3)与安装架(I)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压机构(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I)上,且与安装板(3)驱动连接能够带动安装板(3)、旋转机构(5)和夹持机构(4) 一起沿安装架(I)上下滑动; 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动力源(51)以及与旋转动力源(51)驱动连接的旋转轮(52 ),其中旋转动力源(5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夹持机构(4)与旋转轮(52)连接,旋转动力源(51)带动旋转轮(52)转动,夹持机构(4)随旋转轮(52)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源(51)和旋转轮(52)分别位于安装板(3)的两侧,旋转动力源(51)通过能够将动力从安装板(3)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的传动组件与旋转轮(52)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相连的夹持动力源(41)和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架(I)、夹持动力源(41)和旋转动力源(51)位于安装板(3)的一侧,旋转轮(52)和夹持组件套接在夹持动力源(41)的动力杆上位于安装板(3)的另一侧,且夹持动力源(41)位于安装架(I)和安装板(3)之间,旋转动力源(51)位于夹持动力源(41)和安装架(I)的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53)、从动轮(54)和从动齿轮(55),其中主动轮(53)套接在旋转动力源(51)的动力杆上,且旋转动力源(51)的动力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板(3)上,主动轮(53)和从动轮(54)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轮(54)和从动齿轮(55)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旋转轴穿过安装板(3),且旋转轴的两端上分别套接有位于安装板(3)两侧的从动轮(54)和从动齿轮(55),旋转轮(52)为齿轮结构且与从动齿轮(55)相互嗤合以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相连的夹持动力源(41)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块限位板(42)和驱动连杆(43),两块限位板(42)固定在旋转轮(52)上,且间隔对称设置形成用于驱动连杆(43)的移动和旋转的限位空间,在两块限位板(42)上对应设有用于限定驱动连杆(43)移动轨迹的限位滑槽(41a);驱动连杆(4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驱动连杆(43)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并与夹持动力源(41)的动力杆连接,两个驱动连杆(4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有两个夹持件(45),夹持动力源(41)带动驱动连杆(43)在限位滑槽(41a)的引导下移动使得两个夹持件(45)反向移动以实现抓取或松开工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下压夹持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43)通过工字形的杆连接件(44)与夹持动力源(41)的动力杆连接,工字形的杆连接件(44)的两侧开口分别活动卡接有两个驱动连杆(43)和夹持动力源(41)的动力杆,杆连接件(44)和限位滑槽(41a)相配合,夹持动力源(41)带动杆连接件(44)沿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聂宗军,李俐,杨晓锋,马和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