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59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其包括插装在水箱容器的进水口处的塞盖,所述塞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塞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塞盖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插装有进气密封件,所述进气密封件包括固定插装在连接片上的插杆、与插杆的端头部相连接的弹性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片贴合在通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集进气和防止液体溢出功能于一体,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较好地解决水箱容器开口过多、工艺复杂的难题。同时,塞盖和进水口的交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水箱容器在倾斜或者倒置时,可有效防止水液从塞盖和进水口之间的间隙处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的塞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进气和防止液体溢出功能于一体的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水箱容器(如图1所示),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打开出水口,水箱容器内的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水口处流出,水箱容器内的大气压力开始减小,当达到内外压力平衡时,水液不再流出,此时若需要继续放水,则需要安装专门的进气装置,以实现水液的顺畅流出。而且,水箱容器在装满水液后,为防止水箱容器在倾斜放置或者倒置时发生水液溢出的现象,需要在水箱容器的进水口处设置塞盖装置。为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解决水箱容器开口过多、工艺复杂的难题,市场上急需有一种集进气和防止液体溢出功能于一体的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可集进气和防止液体溢出功能于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包括插装在水箱容器的进水口处的塞盖,所述塞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塞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塞盖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插装有进气密封件,所述进气密封件包括固定插装在连接片上的插杆、与插杆的端头部相连接的弹性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片贴合在通孔的下方。所述塞盖和进水口的交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塞盖的顶部卡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气孔;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塞盖上设置有供卡扣部卡装的卡槽。所述卡扣部的数量为三个,沿着顶盖的中心线圆周排布。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沿着连接片的中心线圆周排布。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安装后,打开出水口,水箱容器内的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水口处流出,水箱容器内的大气压力开始减小,此时外界的空气将从第一空腔内进入至通孔内,然后驱使弹性片向下弯曲变形,接着空气进入至第二空腔内和水箱容器内,使得水液可顺畅流出,关闭出水口后,弹性片将恢复原状。当水箱容器在倾斜放置或者倒置时,贴合在通孔下方的弹性片可有效阻止水液从通孔处流出,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液溢出的现象,由此可知,本技术可集进气和防止液体溢出功能于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水箱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剖视图。其中,1、水箱容器;2、出水口;3、进水口;4、密封圈;5、弹性片;6、插杆;7、塞盖;8、卡槽;9、卡扣部;10、顶盖;11、气孔;12、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通孔;15、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包括插装在水箱容器I的进水口 3处的塞盖7,所述塞盖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2,所述塞盖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3,所述塞盖7在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片15,所述连接片15上插装有进气密封件,所述进气密封件包括固定插装在连接片15上的插杆6、与插杆6的端头部相连接的弹性片5,所述连接片15上设置有通孔14,所述弹性片5贴合在通孔14的下方,其贴紧度可通过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的进气密封件可由橡胶、硅胶、氯丁胶或EPDM材料制成。所述塞盖7和进水口3的交接处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数量为两个。水箱容器I在倾斜或者倒置时,在密封圈4的作用下,可有效防止水液从塞盖7和进水口 3之间的间隙处流出。所述塞盖7的顶部卡装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上开设有气孔11,在打开出水口2时,外界的空气可从气孔11处流向第一空腔12、通孔14、第二空腔13和水箱容器I内;所述顶盖10上设置有卡扣部9,所述塞盖7上设置有供卡扣部9卡装的卡槽8,在卡扣部9和卡槽8的作用下,可较好地防止顶盖10从塞盖7上脱落。在实际安装时,顶盖10和塞盖7也可以有其他的安装方式。所述卡扣部9的数量为三个,沿着顶盖10的中心线圆周排布,可更好地保证顶盖10和塞盖7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防止顶盖10从塞盖7上脱落。所述通孔14的数量为四个,沿着连接片15的中心线圆周排布,可使得空气非常顺畅的进入至第二空腔13内。本技术在使用时,打开出水口2后,水箱容器I内的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水口 2处流出,水箱容器I内的大气压力开始减小,此时外界的空气将从气孔11处流入至第一空腔12内,接着从第一空腔12内进入至通孔14内,然后驱使弹性片5向下弯曲变形,接着空气进入至第二空腔13内和水箱容器I内,使得水液可顺畅流出。当水箱容器I在倾斜放置或者倒置时,贴合在通孔14下方的弹性片5可有效阻止水液从通孔14处流出,密封圈4可有效阻止水液从塞盖7和进水口 3之间的间隙处流出,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液溢出的现象。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装在水箱容器的进水口处的塞盖,所述塞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塞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塞盖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插装有进气密封件,所述进气密封件包括固定插装在连接片上的插杆、与插杆的端头部相连接的弹性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片贴合在通孔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容器的加水塞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和进水口的交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振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龙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