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52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包括废液瓶,其瓶口连通设置有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第一硅胶管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三硅胶管、第四硅胶管连接;第三硅胶管通过二通接头连接C?Flex管,C?Flex管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除菌过滤器;取样瓶组,分别连接第四硅胶管和第五硅胶管,第五硅胶管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除菌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使用该取样管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连接,取样时,避免了细胞液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降低细菌污染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细胞培养工艺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材
,尤其涉及到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技术的工艺要求比较严格,其主要与其他一般实验室工作的主要区别在于要求保持完全的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外界其他有害因素的影响。细胞培养技术的防止污染举措是决定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即便是设备完善的实验室,若实验者粗心大意,操作技术不规范,也会导致污染,因此所有操作都要最大可能的保证无菌。例如:现有取样技术大多数是采用用螺旋口注射器直接从细胞培养袋上的取样口抽取细胞液,细胞液与外界接触,易造成细菌污染,操作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该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可以避免细胞液与外界接触,降低细菌污染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细胞培养工艺的成功率。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瓶,其瓶口连通设置有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第一硅胶管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三硅胶管、第四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三硅胶管通过二通接头连接C-Flex管,所述C-Flex管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除菌过滤器;取样瓶组,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硅胶管和第五硅胶管,所述第五硅胶管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除菌过滤器。作为优选,上述的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胶管设置有第三气体除菌过滤器。作为优选,上述的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的容积为100ml0作为优选,上述的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瓶组包括有三个依次连接的取样瓶。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使用该取样管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连接,避免了细胞液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降低细菌污染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细胞培养工艺的成功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鉴于传统取样技术大多数是采用用螺旋口注射器直接从细胞培养袋上的取样口抽取细胞液,细胞液与外界接触,易造成细菌污染,操作风险较大。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该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可以避免细胞液与外界接触,降低细菌污染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细胞培养工艺的成功率,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具体包括有:废液瓶I,其瓶口连通设置有第一硅胶管2和第二硅胶管3,所述第一硅胶管2通过三通接头4分别与第三硅胶管5、第四硅胶管6连接;所述第三硅胶管5通过二通接头7连接C-Flex管(Carbon Fiber Flex管)8,所述C-Flex管8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除菌过滤器9;取样瓶组13,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硅胶管6和第五硅胶管10,所述第五硅胶管10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除菌过滤器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硅胶管3设置有第三气体除菌过滤器12。优选的,所述废液瓶I的容积为100ml。在本技术一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取样瓶组13的中取样瓶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适当安置,优选的,本技术采用三个依次连接的取样瓶作为此次的取样瓶组,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三个取样瓶的容积优选为100ml,三个取样瓶通过三通接头以及若干硅胶管实现依次连接,组成取样瓶组。本技术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在使用时,先将所有的气体除菌过滤器、取样瓶、三通接头等通过对应的硅胶管、C-Flex管等按图1中进行连接,然后放置于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灭菌后将C-Flex管与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上的C-Flex管通过无菌管路焊接机进行无菌连接。取样时先将取样管路里的废弃细胞液排放到废液瓶中,用止血钳关闭第一硅胶管,再将不使用的取样瓶用止血钳关闭,取样后将该取样瓶上方的硅胶管用止血钳关闭,拧掉取样瓶,完成取样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使用该取样管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连接,取样时,避免了细胞液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降低细菌污染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细胞培养工艺的成功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反应袋取样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液瓶,其瓶口连通设置有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第一硅胶管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三硅胶管、第四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三硅胶管通过二通接头连接C-Fl ex管,所述C-Flex管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除菌过滤器; 取样瓶组,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硅胶管和第五硅胶管,所述第五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刚蔡则玲刘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岱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