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负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5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无负压设备,属于无负压设备领域,主要针对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无负压设备都采用3台泵及以上并联供水,造成客户一次性购买成本增大,工作方式不科学,耗能增多,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问题,所述负压表的右侧设有一级蝶阀和Y型过滤器,所述稳流补偿器的正上方的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右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稳流补偿器的正下方设有清洗排污阀,所述控制柜为密封式方形空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颖独特,避免大泵频繁进入小流量起泵停泵运行功耗增大,减少大泵的使用寿命,大泵的频繁启停易造成管网压力变化大,管网破裂损坏,而增加小泵就可以避免大泵频繁启停带来的压力波动,大大节省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无负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新型无负压设备,属于无负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无负压设备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变频设备或叠压设备,无负压设备面世之后,各个厂家都贯用“无负压”,混淆用户产品概念,特别是一些做栗的厂家也进入无负压产品行业,他们都采用3台栗及以上并联供水,造成客户一次性购买成本增大,工作方式不科学,耗能增多,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无负压设备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变频设备或叠压设备,无负压设备面世之后,各个厂家都贯用“无负压”,混淆用户产品概念,特别是一些做栗的厂家也进入无负压产品行业,他们都采用3台栗及以上并联供水,造成客户一次性购买成本增大,工作方式不科学,耗能增多,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问题,设计了新型无负压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无负压设备,其结构包括:负压表、一级蝶阀、Y型过滤器、真空抑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稳流补偿器、清洗排污阀、控制柜、蝶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二级蝶阀、第一水栗、第一可曲挠接头、第一止回阀、三级蝶阀、四级蝶阀、第二止回阀、五级蝶阀、六级蝶阀、第二水栗、第二可曲挠接头、第三止回阀、七级蝶阀;所述负压表的右侧设有一级蝶阀和Y型过滤器,所述稳流补偿器的正上方的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右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稳流补偿器的正下方设有清洗排污阀,所述控制柜为密封式方形空心结构,所述稳流补偿器内左右分为低压腔和高压腔,中部为稳流腔,低压腔内设有负压检测和液位监测,高压腔内设有储能监测。所述第一水栗的左侧设有二级蝶阀,所述第一水栗的右侧设有第一可曲挠接头和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右侧设有三级蝶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左侧设有四级蝶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右侧设有五级蝶阀。所述第二水栗的左侧设有六级蝶阀,所述第二可曲挠接头和第三止回阀的右侧设有七级蝶阀。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新颖独特,IIKW及以下水栗不配有小栗,主要是本身水栗功率不大,启停或变频运行能在水栗曲线的高效点范围内,再配有小栗成本及空间增大,本身配合控制程序节能效果较优;15KW及以上水栗,配小栗时,用水量较小时刻,小稳压栗能运行在高效区,避免大栗频繁进入小流量起栗停栗运行功耗增大,减少大栗的使用寿命,大栗的频繁启停易造成管网压力变化大,管网破裂损坏,而增加小栗就可以避免大栗频繁启停带来的压力波动,大大节省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中:I负压表、2—级蝶阀、3-Y型过滤器、4真空抑制器、5第一压力传感器、6稳流补偿器、7清洗排污阀、8控制柜、9蝶阀、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三压力传感器、12 二级蝶阀、13第一水栗、14第一可曲挠接头、15第一止回阀、16三级蝶阀、17四级蝶阀、18第二止回阀、19五级蝶阀、20六级蝶阀、21第二水栗、22第二可曲挠接头、23第三止回阀、24七级蝶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新型无负压设备,其结构包括:负压表1、一级蝶阀2、Y型过滤器3、真空抑制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5、稳流补偿器6、清洗排污阀7、控制柜8、蝶阀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二级蝶阀12、第一水栗13、第一可曲挠接头14、第一止回阀15、三级蝶阀16、四级蝶阀17、第二止回阀18、五级蝶阀19、六级蝶阀20、第二水栗21、第二可曲挠接头22、第三止回阀23、七级蝶阀24;所述负压表I的右侧设有一级蝶阀2和Y型过滤器3,所述稳流补偿器6的正上方的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4,右侧设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稳流补偿器6的正下方设有清洗排污阀7,所述控制柜8为密封式方形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水栗13的左侧设有二级蝶阀12,所述第一水栗13的右侧设有第一可曲挠接头14和第一止回阀15,所述第一止回阀15的右侧设有三级蝶阀16,所述第二止回阀18的左侧设有四级蝶阀17,所述第二止回阀18的右侧设有五级蝶阀19,所述第二水栗21的左侧设有六级蝶阀20,所述第二可曲挠接头22和第三止回阀23的右侧设有七级蝶阀24,所述稳流补偿器6内左右分为低压腔和高压腔,中部为稳流腔,低压腔内设有负压检测和液位监测,高压腔内设有储能监测。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无负压设备,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方面为:本技术新颖独特,IIKW及以下水栗不配有小栗,主要是本身水栗功率不大,启停或变频运行能在水栗曲线的高效点范围内,再配有小栗成本及空间增大,本身配合控制程序节能效果较优;15KW及以上水栗,配小栗时,用水量较小时刻,小稳压栗能运行在高效区,避免大栗频繁进入小流量起栗停栗运行功耗增大,减少大栗的使用寿命,大栗的频繁启停易造成管网压力变化大,管网破裂损坏,而增加小栗就可以避免大栗频繁启停带来的压力波动,大大节省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无负压设备,结构包括:负压表(I)、一级蝶阀(2)、Y型过滤器(3)、真空抑制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5)、稳流补偿器(6)、清洗排污阀(7)、控制柜(8)、蝶阀(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二级蝶阀(12)、第一水栗(13)、第一可曲挠接头(14)、第一止回阀(15 )、三级蝶阀(16 )、四级蝶阀(17 )、第二止回阀(18 )、五级蝶阀(19 )、六级蝶阀(20)、第二水栗(21)、第二可曲挠接头(22)、第三止回阀(23)、七级蝶阀(24);其特征是:所述负压表(I)的右侧设有一级蝶阀(2)和Y型过滤器(3),所述稳流补偿器(6)的正上方的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4),右侧设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稳流补偿器(6)的正下方设有清洗排污阀(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福孟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科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