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7308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通过在控制区域内和控制区域外设置多个射频标识天线,均可在射频标识标签出现在通道内时检测到,从而射频标识读卡器可以通过每个天线读取该射频标识天线,由于射频标识天线的分布位置不同,因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的射频标识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接收时间和接收强度均会有差异,而根据接收时间或者接收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射频标识标签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确定是否是进入控制区域,在进入控制区域时判断是否是授权卡,在不是授权卡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可以防止非授权卡进入到控制区域内,可防止未授权人员的误入,也可减轻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射频标识识别控制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标识,RFID(Rad1Frequency Identificat1n)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在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目前,控制人员进出的方式包括刷卡机门禁系统。其工作形式有两种:I)不需要监督人员,需要进入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员依次将自己的卡片靠近刷卡机,如果是授权卡,则门开,刷卡人可以进入区域,如果不是授权卡,则门不开;2)需要监督人员,一般需要监督人员站在刷卡机旁,待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依次将自己的卡片靠近刷卡机,如果是授权卡,则发出某种声音,如果不是授权卡,则刷卡机发出另外的声音,监督人员进行干预,阻止未授权人员进入。对于刷卡机门禁系统第一种工作形式,无法保证控制每一个进入区域的人都是授权用户,有可能出现非授权区域在别人刷卡时同时进入区域,而无法检测到这种情况,对于需要进行精确区域控制的用户来说,此技术无法满足需求。对于刷卡机门禁系统第二种工作形式,此技术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监督人员的责任心,监督人员的主观因素有可能导致不该进去某区域的人也进去了,而且需要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能够对进入控制区域时的标签进行鉴权,可防止未授权人员的误入,也可减轻人力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包括:射频标识标签,存储有标识信息;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外,各第一射频标识天线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目;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内,各第二射频标识天线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目;射频标识读卡器,通过各射频标识天线读取在相应覆盖范围内出现的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控制器,连接所述射频标识读卡器,用于周期性地控制所述射频标识读卡器读取各射频标识天线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从存储装置中获取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所述标识信息的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根据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确定第一射频标识天线、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所述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的接收顺序,若第一射频标识天线先于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标识信息则生成进入信号,否则生成未进入信号;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接收时间、接收强度,具有所述控制器读取与写入的接口 ;以及报警装置;其中,控制器在生成所述进入信号后判断所述射频标识标签是否为授权卡,若不为授权卡则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间隔排布在控制区域的通道外,所述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间隔排布在控制区域的通道内,各射频标识天线的天线方向能够覆盖控制区域的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射频标识读卡器和所述第一射频标识天线、第二射频标识天线之间无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控门,若为授权卡则所述控制器生成开门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门开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存储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由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所述标识信息、接收时间、接收强度存储在数据库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的数目为首个第一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标识信息的时间点,到最后一个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标识信息的时间点,之间的这段时间段内,控制器控制读取的标识信息的次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获取到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所述标识信息的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若第一射频标识天线的接收时间早于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或第一射频标识天线的接收强度先强后弱而第二射频标识天线的接收强度先弱后强,则第一射频标识天线先于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标识信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控制区域内和控制区域外设置多个射频标识天线,均可在射频标识标签出现在通道内时检测至IJ,从而射频标识读卡器可以通过每个天线读取该射频标识天线,由于射频标识天线的分布位置不同,因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的射频标识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接收时间和接收强度均会有差异,而根据接收时间或者接收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射频标识标签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确定是否是进入控制区域,在进入控制区域时判断是否是授权卡,在不是授权卡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可以防止非授权卡进入到控制区域内,可防止未授权人员的误入,也可减轻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区域和射频标识天线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包括射频标识标签I,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射频标识读卡器4,控制器5,存储装置6和报馨駐罟7I=I I~~1.' ο其中,射频标识标签I存储有标识信息,射频标识标签I可以为一般的RFID标签,射频标识天线21-24、31-34和射频标识标签I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信息交互,射频标识天线能够通过接收射频标识信号来获得射频标识标签I的标签信息,射频标识标签I由人员随手携带,射频标识标签I在进入控制区域经过通道的过程中,首先由各第一射频标识天线检测到并被读取标签信息,后由各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检测到并被读取标签信息,各射频标识天线之间存在接收时间和接收强度的差异。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外,各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信,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内,各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信。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和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例如可沿通道的方向设置,在人员携带射频标识标签I在通道上通行时,会依次经过射频标识天线,与射频标识标签I离的最近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强度最高,也是最先接收到标签信息的,因而存在着标签信息的接收时间、接收强度差异,并且根据差异就能获知哪个射频标识天线先接收标签信息,也就能够确定射频标识标签的移动方向,从而能够判断是否是在进入控制区域。参看图2,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间隔排布在控制区域的通道外(非控制区域),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间隔排布在控制区域的通道内,各射频标识天线的天线方向能够覆盖控制区域的通道。射频标识天线可以选择定向天线,精确检测通道内的射频标识标签。在图1和图2中,仅示意性地示出四个第一射频标识天线21-24,四个第二射频标识天线31-34,但不应限制于此,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根据实际中通道的范围或控制区域大小来确定射频标识天线的数目及排布方向,根据射频标识天线的覆盖范围来天线之间的间距。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标识标签,存储有标识信息; 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外,各第一射频标识天线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目; 若干第二射频标识天线,设置于控制区域的通道内,各第二射频标识天线在覆盖范围内和射频标识标签通?目; 射频标识读卡器,通过各射频标识天线读取在相应覆盖范围内出现的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 控制器,连接所述射频标识读卡器,用于周期性地控制所述射频标识读卡器读取各射频标识天线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从存储装置中获取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所述标识信息的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根据多条历史的接收时间或接收强度确定第一射频标识天线、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所述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的接收顺序,若第一射频标识天线先于第二射频标识天线接收标识信息则生成进入信号,否则生成未进入信号;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各射频标识天线接收射频标识标签的标识信息、接收时间、接收强度,具有所述控制器读取与写入的接口;以及报警装置; 其中,控制器在生成所述进入信号后判断所述射频标识标签是否为授权卡,若不为授权卡则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进入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射频标识天线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萍陈燕范维光周仕良孙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