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结构及超材料天线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2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材料结构及超材料天线罩。所述超材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导电几何结构,其中,所述导电几何结构包括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的阵列,每个结构单元为中部具有镂空图案的金属片,所述镂空图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网格槽、第二网格槽和连通所述第一网格槽和所述第二网格槽的连通槽。该超材料结构可以用作特定频段的电磁波的透波材料,并且表现出TE波和TM波的极化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材料结构及超材料天线罩
本技术涉及超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超材料结构及超材料天线罩。
技术介绍
天线系统通常包括天线罩。天线罩的目的是保护天线免受风雨、冰雪、沙尘和太阳辐射等的影响,使天线系统工作性能比较稳定、可靠。同时,天线罩可以减轻天线系统的磨损、腐蚀和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天线罩是天线前面的障碍物,对天线辐射波会产生吸收和反射,改变天线的自由空间能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线的电气性能。天线罩一方面应当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保护内部的天线,另一方面还应当允许工作频段的电磁波高效穿透,以到达内部的天线。现有的天线罩基本上是纯材料天线罩,主要到保护天线的作用。为了提高电磁波的高效穿透,可以采用半波长理论进行材料厚度设计。在天线罩的材料厚度为工作频段电磁波波长的1/2时,电磁波穿透率最好。因此,纯材料天线罩的厚度设计取决于工作频段的电磁波波长。随着工作频段的电磁波波长增加,则天线罩的厚度也应当增加。天线罩的重量可能增加到难以应用的程度。另一方面,普通材料的透波性能比较均一,在工作频段内透波,其相邻频段透波效果亦优,工作频段外的透波容易干扰天线的正常工作。将超材料用作天线罩的透波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入射电磁波的透射,减少了传统天线罩设计时对材料厚度和介电常数的限制,并且可以增强天线的辐射能力。超材料天线罩还可以抑制非工作频段的干扰,有利于改善天线特性和提高增益。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超材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超材料结构100包括堆叠的多个层。第一导电几何结构115夹在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基板116之间,形成第一叠层结构。第二导电几何结构125夹在第三基板122和第四基板126之间,形成第二叠层结构。第一叠层结构中的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叠层结构中的第三基板122分别结合在蜂窝层110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采用第一粘接层111将第一基板112粘接在蜂窝层110的第一表面上,采用第二粘接层121将第三基板122粘接在蜂窝层110的第二表面上。第一叠层结构包括附加的第一支撑层113,用于支撑第一导电几何结构115。第二叠层结构包括附加的第二支撑层123,用于支撑第二导电几何结构125。第一导电几何结构115和第二导电几何结构125分别是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的阵列。每个结构单元为由导电条组成的中心对称分布图案。例如该中心对称分布图案由十字形线条和直线条,直线条位于十字形线条的端部与由该端部等分。该超材料结构100可用于透波材料,但对于TE波和TM波的磁导率相同,从而未表现出极化选择性。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对透波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超材料结构对TE波和TM波具有极化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导电几何结构的设计来获得具有极化选择性的超材料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导电几何结构,其中,所述导电几何结构包括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的阵列,每个结构单元为中部具有镂空图案的金属片,所述镂空图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网格槽、第二网格槽和连通所述第一网格槽和所述第二网格槽的连通槽。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的第一方向为所述连通槽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与所述连通槽相垂直的方向,相邻的结构单元的金属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并且镂空图案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优选地,所述第一网格槽和所述第二网格槽相对于所述连通槽形成轴对称图案。优选地,所述第一网格槽、第二网格槽将所述金属片的中部划分为多个导电块。优选地,所述导电块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所述导电块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导电几何结构夹在两个基板之间。优选地,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导电几何结构和所述基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为柔性层。优选地,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基板分别为介质基板。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优选地,还包括蜂窝层,所述叠层结构位于所述蜂窝层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叠层结构夹在两个蜂窝层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将所述叠层结构中的基板结合在所述蜂窝层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天线,以及上述的超材料结构,所述超材料结构作为所述天线的透波材料。本技术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导电几何结构,通过相关叠层结构的电磁响应特征来改变透波特性,从而可以改善超材料结构的透波性能。该超材料结构对TE波和TM波表现出不同的磁导率,从而获得了极化选择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超材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中采用的结构单元的俯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截面图;图5和6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S21参数的仿真特性曲线;图7和8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介电常数的仿真特性曲线;图9和10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磁导率的仿真特性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应当理解,在描述某个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该结构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如果为了描述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的情形,本文将采用“A直接在B上面”或“A在B上面并与之邻接”的表述方式。本技术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材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导电几何结构215夹在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基板116之间,形成第一叠层结构。第二导电几何结构225夹在第三基板122和第四基板126之间,形成第二叠层结构。第一叠层结构中的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叠层结构中的第三基板122分别结合在蜂窝层110的两个相对表面上。为了不出第一导电几何结构215和第二导电几何结构225,将其连同支撑层一起分离示出,图中的箭头指示从超材料结构中分离相关层的移动方向。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粘接层111将第一基板112粘接在蜂窝层110的第一表面上,采用第二粘接层121将第三基板122粘接在蜂窝层110的第二表面上。在替代的实施例中,采用热压分别将第一基板112和第三基板122固定在蜂窝层1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从而可以省去第一粘接层111和第二粘接层121。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叠层结构包括附加的第一支撑层113,用于支撑第一导电几何结构215。第二叠层结构包括附加的第二支撑层123,用于支撑第二导电几何结构225。例如,第一支撑层113和第二支撑层123由与第一至第四基板类似的材料组成,只是厚度较小,以提供机械强度和柔韧性,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导电几何结构, 其中,所述导电几何结构包括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的阵列,每个结构单元为中部具有镂空图案的金属片,所述镂空图案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网格槽、第二网格槽和连通所述第一网格槽和所述第二网格槽的连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的第一方向为所述连通槽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与所述连通槽相垂直的方向,相邻的结构单元的金属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并且镂空图案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槽和所述第二网格槽相对于所述连通槽形成轴对称图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槽、第二网格槽将所述金属片的中部划分为多个导电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为多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