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676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蔬菜种植单元、沼气单元、畜牧养殖单元和粮食种植单元;其中,蔬菜种植单元以及畜牧养殖单元设于组合式大棚内,组合式大棚中间用墙隔开两个部分,组合式大棚朝阳面部分设为蔬菜种植单元,背阴面部分设为畜牧养殖单元,墙上设有通气的玻璃窗,畜牧养殖单元的地面装有地暖系统;组合式大棚下方且正对于畜牧养殖单元设有沼气池,沼气池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沼气输出管道以及设于该沼气输出管道上抽气装置;组合式大棚外部设为粮食种植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充分利用了资源和空间,改善了猪肉和蔬菜的品质,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态循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蔬菜种植单元、沼气单元、畜牧养殖单元都是彼此分开且独立设置的,这不仅浪费了耕地,而且不断需要人工管理,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不够显著,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推广不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模式中运输成本高、占用土地等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蔬菜种植单元、沼气单元、畜牧养殖单元和粮食种植单元;其中,所述蔬菜种植单元以及畜牧养殖单元设于组合式大棚内,所述组合式大棚中间用墙隔开两个部分,组合式大棚朝阳面部分设为蔬菜种植单元,背阴面部分设为畜牧养殖单元,所述墙上设有通气的玻璃窗,所述畜牧养殖单元的地面装有地暖系统;所述组合式大棚下方且正对于畜牧养殖单元设有沼气池,所述沼气池为地暖系统提供沼气能源;所述组合式大棚外部设为粮食种植单元。优选地,所述沼气池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沼气输出管道以及设于该沼气输出管道上的抽气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沼气池建在猪舍的下层,沼渣(沼液)出口建在了和猪舍相邻的蔬菜大棚内,简化了猪粪便尿、沼渣和沼液的运输,节约了耕地和成本,猪舍和蔬菜大棚通过玻璃墙相连,既能增加猪舍的氧气含量,也能提高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了蔬菜产量,提升了猪肉的品质。蔬菜大棚通过施用沼渣和沼液,减少了化肥的投入,改善了蔬菜的品质;而蔬菜下脚料直接进入沼气池,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总之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资源和空间,改善了猪肉和蔬菜的品质,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其中,图1是本技术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蔬菜种植单元1、沼气单元2、畜牧养殖单元3和粮食种植单元4 ;其中,所述蔬菜种植单元I以及畜牧养殖单元3设于组合式大棚5内,所述组合式大棚5中间用墙6隔开两个部分,组合式大棚5朝阳面部分设为蔬菜种植单元1,背阴面部分设为畜牧养殖单元,畜牧养殖单元3的地面铺有地暖系统(图中省略视图);所述墙6上设有通气的玻璃窗7 ;所述组合式大棚5下方且正对于畜牧养殖单元3设有沼气池,所述沼气池设为沼气单元2,所述沼气池为地暖系统提供沼气能源;所述组合式大棚5外部设为粮食种植单元4。在本实施例中,更具体了,为了使沼气更加成分得到利用以及方便对沼气池进行管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沼气池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沼气输出管道设于该沼气输出管道上抽气装置(图中省略视图),所述沼气输出管道从沼气池内向外部伸出。通过收集沼气用于夏季园区生活的燃气。在本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组合式大棚5建设模式均为普通蔬菜大棚设计,墙6上的玻璃窗7由空气流通,蔬菜种植单元I内的蔬菜补充了二氧化碳,畜牧养殖单元3内的牲畜(猪舍)得到了更多的氧气。畜牧养殖单元3下的沼气池生产的沼气冬天用来给猪舍暖,且通过共用墙上的玻璃窗,取暖装置也可为菜棚所用。在本技术通过建立立体种养单元,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利用单个农户家庭种养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生产的沼气用以给养殖的畜禽和蔬菜大棚取暖,沼渣、沼液输送到蔬菜种植中,实现了整个园区封闭式的循环,既节约了用地,又降低了能耗。从而实现农户家居绿色化和家庭生产清洁化。从资源循环利用来看,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在粮食种植区种植玉米,转化为猪饲料,猪圈的粪便和蔬菜烂叶直接进入沼气池,作为沼气的原料,产生的沼气除冬季给猪舍和蔬菜大棚供暖外,夏季既可作为园区生活的燃气,也可作为猪舍照明用。沼渣和沼液蔬菜和粮食种植物的肥料,沼渣即可作为基肥,也可作为追肥使用,沼液作为冲施肥在浇水时使用,也可作为叶面肥使用。不仅做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而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环境污染。并且从粮食种植,到饲料加工、畜牧养殖,再到猪肉、蔬菜、沼气等产出供应,所有环节均在一个园区内完成,形成了整条农业产业链,具备了现代农业精细化发展的基础。本技术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沼气池建在猪舍的下层,沼渣(沼液)出口建在了和猪舍相邻的蔬菜大棚内,简化了猪粪便尿、沼渣和沼液的运输,节约了耕地和成本,猪舍和蔬菜大棚通过玻璃墙相连,既能增加猪舍的氧气含量,也能提高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了蔬菜产量,提升了猪肉的品质。蔬菜大棚通过施用沼渣和沼液,减少了化肥的投入,改善了蔬菜的品质;而蔬菜下脚料直接进入沼气池,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总之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资源和空间,改善了猪肉和蔬菜的品质,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蔬菜种植单兀、沼气单元、畜牧养殖单元和粮食种植单元;其中,所述蔬菜种植单元以及畜牧养殖单元设于组合式大棚内,所述组合式大棚中间用墙隔开两个部分,组合式大棚朝阳面部分设为蔬菜种植单元,背阴面部分设为畜牧养殖单元,所述墙上设有通气的玻璃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华郭洪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