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659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均呈圆筒状内壳体和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风机和单片机,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与内壳体底部之间的物理过滤结构,以及螺旋设置在外壳体侧壁与内壳体侧壁之间的螺旋光催化剂板;所述光催化剂板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和硅藻的混合物层,所述光催化剂板与外壳体和内壳体共同形成螺旋风道,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设有开启后可将光催化剂板完全照射到的至少三根紫外杠灯;所述外壳体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与螺旋风道出口连通的出风口。该空气净化装置对局部空气净化效果好,噪音小,且功能齐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室内办公时间越来越长,由于室外空气污染问题或者出于室内节能考虑,人们开窗换气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再加上装修材料和家具会释放出甲醛等空气污染物,直接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人们通常采取盆栽植物、家居型空气净化器和桌面型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盆栽植物虽有一定净化空气能力,但是室内空间大,空气不流通,因此盆栽植物净化后的空气和释放出的活性物质也难以及时有效输送到用户面前。而家居型空气净化器一般采用侧面进风、顶部出风的方式,通过空气循环将室内空气转换为洁净空气,虽有较强的净化空气能力,但是体积大、价格高、耗能大,仅适用于几十平米的空间区域净化,限制了它在大空间范围中局部区域空气净化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对局部空气净化效果好,噪音小,且功能齐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整体呈圆筒状、纵截面呈凹字形的凹槽结构,其凹槽可用于放置花盆、蓄水或放文具;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均呈圆筒状内壳体(1)和外壳体(2),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风机(3)和单片机(4),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与内壳体底部之间的物理过滤结构,以及螺旋设置在外壳体侧壁与内壳体侧壁之间的螺旋光催化剂板(5);所述光催化剂板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和硅藻的混合物层,所述光催化剂板与外壳体和内壳体共同形成螺旋风道(51),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设有开启后可将光催化剂板完全照射到的至少三根紫外杠灯(52);所述外壳体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21),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整体呈圆筒状、纵截面呈凹字形的凹槽结构,其凹槽可用于放置花盆、蓄水或放文具;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均呈圆筒状内壳体(1)和外壳体(2),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风机(3)和单片机(4),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与内壳体底部之间的物理过滤结构,以及螺旋设置在外壳体侧壁与内壳体侧壁之间的螺旋光催化剂板(5);所述光催化剂板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和硅藻的混合物层,所述光催化剂板与外壳体和内壳体共同形成螺旋风道(51),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设有开启后可将光催化剂板完全照射到的至少三根紫外杠灯(52);所述外壳体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21),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与螺旋风道(51)出口连通的出风口(11);所述紫外杠灯(52)和风机均与单片机(4)相连,且单片机通过导线设有与外界连通的USB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办公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底部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