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沈城专利>正文

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5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由通透性好的纺织料(1)制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服装中,按预先划定的位置,均匀布置内置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袋的网兜(2),各网兜(2)的间距在5-8cm。(*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适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它能够使在户外和移动工作条件下的穿着者获得舒适的衣着温度,同时有经过简单处理,便可反复长期使用的功能。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
中的防护服技术。
技术介绍
有关可调节温度,进而达到使用者处在一个舒适地生存温度条件的服装产品,市场上并不多见。但在相关的技术文献中,却多有披露。如中国专利CN2098817U,名称为防火保温服、CN2015088U,名称为夏凉冬暖服、以及CN2106512U的半导体空调服等。这些保护服,有的采用外层喷铝的阻燃布,中间充填阻燃棉制成;有的则采取在前胸后背的布夹层中配置具有环绕的空心橡胶管,在不同的穿着环境中,或向空心管注入热水,或向空心管注入冷水,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而半导体空调服则采用微型空调装置附加在服装上,从而使服装具有空调功能,改变传统服装被动的调温作用。上述这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够创造一个期望的穿着环境,但也同时存在诸如调控范围窄,使用时间短,使用过程繁琐,成本高等技术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技术主要是为在户外和移动工作条件下的人们,提供一种可使穿着者获得一个舒适生存的温度空间,并且在经过简单处理。便可达到常时间反复使用的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上述目的,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由通透性好的纺织料制成的服装中,按预先划定的位置,均匀布置内置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袋的网兜,各网兜的间距在5-8cm。配置的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可选用2004100505267号专利技术专利所提供的适温物质。其服装上配置的袋装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的袋的位置,可按后背、腰部、腋窝处,间距窄些,腰部间距大些,进行选定,或者相反的布置方式,也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简单的均布方式配置,或者多规律变间距配置。采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制成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防护服,如消防队员穿着的工作服,冶炼工人的防护服,甚至在干旱酷热环境中进行军事行动的战士服,也可以制成防弹背心的衬里,通过适温物质的相变所吸收或放出热量,可获得26-30℃的温度区间适宜穿着的舒适环境,而且通过控温预热或预冷,实现化学热介质的相变,达到重复使用防护服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适温背心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适温背心,由透气性较好的面料(1)制成,构造见附图所示在适温背心上均匀布置内置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袋的网兜(2),各网兜(2)的间距在5-8cm。(3)为连接背心后背衣片和前胸衣片的系带。二、适温上装由纺织面料制成。内置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袋的网兜(2)的布置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区包括腋部、胸、背部,约占上装身长的1/2,网兜间距为5cm,下区网兜(2)的间距为8cm。具体实施方案中,网兜的布置区域的划分,以及网兜间距通常是按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的使用环境条件来决定的。对于某一朝向需重点调节温度,如炉前工或消防队员,他们主要面对高温热源工作,那么网兜则应胸前布置密集些,后背部可相应减少一些网袋,抑或间距大些。对于在高速公路或城市交通道路上工作的交警,或者从事治安、保卫边疆的武警及解放军战士们,他们整体处在闷热环境中,设计和制作他们穿用的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也可以采用网兜均布的做法,简单,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热介质适温服装,由通透性好的纺织料(1)制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服装中,按预先划定的位置,均匀布置内置化学热介质适温物质袋的网兜(2),各网兜(2)的间距在5-8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沈城张文全唐世君王茂国赖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沈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