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及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644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及外壳,涉及恒压/恒流电源领域。该脉冲电源输出装置通过将外壳的一侧设置为阶梯状,并将供电输入接口以及控制接口分别从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露出,同时供电输入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阶梯与第三阶梯的高度差,控制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高度差;从而有效地了减小了脉冲电源输出装置的体积,使脉冲电源输出装置更加适应应用环境较为狭窄的应用场景。

Pulse power supply output device and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lse power supply output device and an outer shell,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constant voltage / 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 The pulse power output device of the casing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ladder, and the power supply input interface and control interface respectively from third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exposed, height difference and power supply input interface length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first step and the third step,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interface length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first step and the second step; thus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ulse power output device of the volume, make the output of the pulse power supply device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narr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及外壳
本技术涉及恒压/恒流电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及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脉冲电源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脉冲电源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当对其有体积上的要求时,其输出功率不能满足应用标准,即其体积较小时,脉冲电源输出装置的输出功率通常较小。如果想要输出功率较高,电源功率密度大,通常其体积较大,不能满足应用环境较为狭窄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以实现减小应用该外壳的装置的体积,以适应应用环境较为狭窄的应用场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电源输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外壳,以减小自身的体积,更加适用于以适应应用环境较为狭窄的应用场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阶梯形,并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所述第一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依次向所述第三阶梯的方向递进,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阶梯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阶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阶梯设置有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通孔。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脉冲电源输出装置,所述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包括底板、控制电路板、电源电路板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阶梯形,并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所述第一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依次向所述第三阶梯的方向递进,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阶梯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阶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阶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布设有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第四输出接口、供电输入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控制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所述第四输出接口分别从四个所述第一通孔露出,所述供电输入接口以及所述控制接口分别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露出,所述供电输入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第三阶梯的高度差,所述控制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第二阶梯的高度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皆采用J30J-15ZKW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采用J30J-21ZKW接口,所述第四输出接口采用采用J30J-9ZKW接口,所述供电输入接口采用Y27A-1007ZKB接口,所述控制接口采用Y34MI-11SH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板还布设有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布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源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所述第四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源模块及所述控制接口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包括直流信号生成电路及脉冲信号生成电路,所述直流信号生成电路与所述脉冲信号生成电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场效应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电源,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依次通过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负极与所述直流信号生成电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脉冲信号生成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与一脉冲宽度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源输出装置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所述供电输入接口、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及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源输出装置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供电输入接口、所述滤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依次电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第四输出接口分别从四个第一通孔露出,再将供电输入接口以及控制接口分别从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露出,同时供电输入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阶梯与第三阶梯的高度差,控制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高度差;从而有效地了减小了脉冲电源输出装置的体积,使脉冲电源输出装置更加适应应用环境较为狭窄的应用场景。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的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Ⅱ部分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部分电路连接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脉冲信号生成电路的电路图。图标:100-脉冲电源输出装置;110-外壳;112-第一侧板;1142-第一阶梯;1144-第二阶梯;1146-第三阶梯;120-底板;130-电源电路板;131-第一输出接口;132-第二输出接口;133-第三输出接口;134-第四输出接口;135-供电输入接口;140-控制电路板;142-控制接口;144-控制模块;150-滤波模块;151-电源转换模块;152-第一电源模块;1522-直流信号生成电路;1524-脉冲信号生成电路;153-第二电源模块;154-第三电源模块;155-第四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及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阶梯形,并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所述第一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依次向所述第三阶梯的方向递进,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阶梯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阶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阶梯设置有第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阶梯形,并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所述第一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依次向所述第三阶梯的方向递进,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阶梯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阶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阶梯设置有第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通孔。3.一种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包括底板、控制电路板、电源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布设有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第四输出接口、供电输入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控制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所述第四输出接口分别从四个所述第一通孔露出,所述供电输入接口以及所述控制接口分别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露出,所述供电输入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第三阶梯的高度差,所述控制接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第二阶梯的高度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皆采用J30J-15ZKW接口,所述第三输出接口采用J30J-21ZKW接口,所述第四输出接口采用采用J30J-9ZKW接口,所述供电输入接口采用Y27A-1007ZKB接口,所述控制接口采用Y34MI-11SH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板还布设有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布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源模块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松邓永华黄润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