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32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压紧螺丝和E极插;所述接线端子为一长方形金属片的两端向内折弯所形成的方形框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紧螺丝的螺丝安装孔;所述压紧螺丝包括螺帽和螺牙;所述压紧螺丝为圆头螺丝;在所述螺牙上开设有止退点;所述止退点开设在所述螺牙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位置的下方;所述E极插包括接线部和夹持部。应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螺丝安装牢固,避免因振动导致的螺丝松动或脱落现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E极插在底座中容易晃动问题,提高插头插入时的准确性,使用方便。

E pole insertion structure for socket bottom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socket, in particular to a socket for a bottom box E pole structure, including terminals, compression screw and E pole; the terminal ends for a rectangular metal sheet formed by bending inward square frame structure; open is arranged in the terminal on the en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lamping screw of the screw mounting hole; the clamping screw comprises a nut and screw teeth; the clamping screw for the round screw; screw tooth is arranged on the stopping point; the stopping point open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read and the terminal of the fixed position; the E pole plug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ortion and a gripping por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screw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irm installation, to avoid vibration caused by screw loosening or shedding phenomenon,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t the same time, to solve the E very easily inserted sloshing in the bas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insertion of a plug,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
本技术涉及插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开关插座固定插头时处的铜线时,铜线要穿过端子内部,然后由螺丝将铜线锁紧。但这种锁线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螺丝容易因振动而松动或脱落,影响产品质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则必须进行返厂返工,由组装人员必须重新进行调整其固定位置,非常费时费力,且增加生产成本。此外,现有的E极插由于两侧没有设置支撑卡位部件,所以容易造成产品在底座中晃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影响插头插入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螺丝因振动而容易导致松动或脱落,E极插在底座中容易晃动的问题。本技术的完整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压紧螺丝和E极插;所述接线端子为一长方形金属片的两端向内折弯所形成的方形框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紧螺丝的螺丝安装孔;所述压紧螺丝包括螺帽和螺牙;所述压紧螺丝为圆头螺丝;在所述螺牙上开设有止退点;所述止退点开设在所述螺牙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位置的下方;所述E极插包括接线部和夹持部;所述接线部通过所述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的内底面上;所述夹持部为由一长方形铜片的两端向内折弯形成的底部呈U形框架,顶部两端形成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在所述夹持部的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位部件。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具有凸出部;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凸出部搭接的槽体;所述螺丝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的两端向内折弯成型后相互重叠搭接的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为长方形铁片。由上可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应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螺丝安装牢固,避免因振动导致的螺丝松动或脱落现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E极插在底座中容易晃动问题,提高插头插入时的准确性,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E极插的结构示意图;图3问本技术中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接线端子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接线端子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包括接线端子1、压紧螺丝2和E极插3;接线端子1为一长方形金属片的两端向内折弯所形成的方形框体结构;在接线端子1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压紧螺丝2的螺丝安装孔4;压紧螺丝2包括螺帽21和螺牙22;压紧螺丝2为圆头螺丝;在螺牙22上开设有止退点5;止退点5开设在螺牙22与接线端子1固定位置的下方;E极插3包括接线部31和夹持部32;接线部31通过压紧螺丝2固定在接线端子1的内底面上;夹持部32为由一长方形铜片的两端向内折弯形成的底部呈U形框架,顶部两端形成第一夹持片321和第二夹持片322;在夹持部32的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位部件6。具体的,接线端子1的一端具有凸出部11;另一端开设有供凸出部11搭接的槽体12;螺丝安装孔3开设在接线端子1的两端向内折弯成型后相互重叠搭接的位置上;接线端子1可选用长方形铁片。在组装时,将铜线或铜片的一端放置在接线端子内,然后由压紧螺丝2将其固定在接线端子1的底面上,由于在螺牙22上开设有止退点4,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振动而导致螺丝松动脱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压紧螺丝和E极插;所述接线端子为一长方形金属片的两端向内折弯所形成的方形框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紧螺丝的螺丝安装孔;所述压紧螺丝包括螺帽和螺牙;所述压紧螺丝为圆头螺丝;在所述螺牙上开设有止退点;所述止退点开设在所述螺牙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位置的下方;所述E极插包括接线部和夹持部;所述接线部通过所述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的内底面上;所述夹持部为由一长方形铜片的两端向内折弯形成的底部呈U形框架,顶部两端形成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在所述夹持部的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位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插座底盒的E极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压紧螺丝和E极插;所述接线端子为一长方形金属片的两端向内折弯所形成的方形框体结构;在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紧螺丝的螺丝安装孔;所述压紧螺丝包括螺帽和螺牙;所述压紧螺丝为圆头螺丝;在所述螺牙上开设有止退点;所述止退点开设在所述螺牙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位置的下方;所述E极插包括接线部和夹持部;所述接线部通过所述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的内底面上;所述夹持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美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