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551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32
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所述挤塑成型机构包括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及为其供料的供料机构,所述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包括贯通的桶状机头体、与机头体的一端部连接的口模及配合设在机头体内的圆柱状模芯;所述圆柱状模芯沿其中心轴开有与其同轴的导向孔,圆柱状模芯靠近口模的位置处轴向开有两个成型腔,分别为内胶成型腔和外胶成型腔,所述内胶成型腔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处于远离口模的位置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分别先后供料的内胶供料机头和外胶供料机头,所述内胶供料机头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上的内胶成型腔连通的内流道,所述外胶供料机头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上的外胶成型腔连通的外流道。

Double layer co extrusion cable gluing system

A cable extruding glue system, the extrusion mol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ouble-layer extrusion type coating machine and its feeding feeding mechanism, one end of the double extrusion type coating machine head comprises a barrel body, the head and the head body through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cylindrical die and mould core in the head body; the cylindrical core along the central axis coaxial with the guide hole is open, there are two forming cavity open position. The axial cylindrical core near the die, respectively in rubber molding cavity and outer rubber molding cavity,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ubber molding position outside the plastic molding cavity at a location away from the die to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respectively feeding in rubber feeding head and outer rubber feeding head, the feeding hea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rubber flow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cylindrical plastic molding on the mold core, the outer rubber for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terial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outflow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an outer glue forming cavity on the cylindrical mould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料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用电安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目前,电线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用电的线缆一般都是单芯线,主要是中心处设有一根导体,然后在导体的外部采用挤塑机将绝缘材料挤出包裹在导线上来完成制造绝缘层。为了有效防止老鼠、蚂蚁对光缆的破坏光缆的聚乙烯护套外层通常都会再包裹一层尼龙护套,目前将尼龙护套挤包在光缆聚乙烯护套外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挤塑出一层聚乙烯护套,待聚乙烯护套成型后,再在聚乙烯护套外层挤包一层尼龙护套;另一种是采用模芯、中间模、模套组成的双层共挤模具同时将聚乙烯和尼龙挤出后一体成型。采用第一种方式,聚乙烯护套与尼龙护套必须分两次挤出成型,对聚乙烯护套成型后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成型速度慢,生产效率较低。采用双层共挤模具尽管能一次成型,但模具构成复杂,且需配备专用机头,通用性较差,一般一种模具只能加工一种规格的光缆,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共挤的线缆供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加工中分两道工序给裸露的铜线外包裹内胶和外胶,使得加工工序复杂、繁琐、加工效率低、工序流程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包括缠绕有裸露的铜线的导线轮、挤塑成型机构、水冷装置、卷线机构,上胶时导线轮上的铜线绕过缓冲机构后进入挤塑成型机构内上胶;上胶后包裹有胶的铜线在卷线机构带动下进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卷在卷线机构上;所述挤塑成型机构包括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及为其供料的供料机构,所述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包括贯通的桶状机头体、与机头体的一端部连接的口模及配合设在机头体内的圆柱状模芯;所述圆柱状模芯沿其中心轴开有与其同轴的导向孔,圆柱状模芯靠近口模的位置处轴向开有两个成型腔,分别为内胶成型腔和外胶成型腔,所述内胶成型腔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处于远离口模的位置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分别先后供料的内胶供料机头和外胶供料机头,所述内胶供料机头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上的内胶成型腔连通的内流道,所述外胶供料机头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上的外胶成型腔连通的外流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给裸露的铜线外包内胶和外胶的工序先后同步完成,避免分两次挤出成型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使整个生产线缩短,加工工序更加简洁,提高了加工效率。双层共挤仅使用模芯与口模,结构简单,节省了配件。两个流道,实现两层胶一次性挤出成型,加工速度快,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挤塑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气压式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挤塑成型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包括缠绕有裸露的铜线3的导线轮2、挤塑成型机构1、水冷装置16、卷线机构11,上胶时导线轮2上的铜线3绕过缓冲机构17后进入挤塑成型机构1内上胶;上胶后包裹有胶的铜线3在卷线机构11带动下进入水冷装置16冷却后再卷在卷线机构11上;所述挤塑成型机构1包括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及为其供料的供料机构8,所述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包括贯通的桶状机头体76、与机头体76的一端部连接的口模75及配合设在机头体76内的圆柱状模芯72;所述圆柱状模芯72沿其中心轴开有与其同轴的导向孔,圆柱状模芯72靠近口模75的位置处轴向开有两个成型腔,分别为内胶成型腔73和外胶成型腔74,所述内胶成型腔73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74处于远离口模75的位置处;所述供料机构8包括分别先后供料的内胶供料机头81和外胶供料机头82,所述内胶供料机头81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内胶成型腔73连通的内流道85,所述外胶供料机头82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外胶成型腔74连通的外流道86。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将裸露的铜线3缠绕在导线轮2上,然后在将铜线3牵引进入挤塑成型机构1中,内胶供料机头81内的内胶经内流道85进入内胶成型腔75内,同时外供料机头84的内的外胶经外流道86进入外胶成型腔74内;再有,由于所述内胶成型腔73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74处于远离口模75的位置处,因此在成型时裸露的铜线3先经过内成型腔73再经过外成型腔75,使铜线3上先后包内胶和外胶后再经过口模75后进入水冷装置16中,冷却后再缠绕在线缆卷线机构11上。给裸露的铜线外包内胶和外胶的工序先后同步完成,避免分两次挤出成型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使整个生产线缩短,加工工序更加简洁,提高了加工效率。双层共挤仅使用模芯72与口模75,结构简单,节省了配件。所述内胶供料机头81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内胶成型腔73连通的内流道85,所述外胶供料机头82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外胶成型腔74连通的外流道86,内流道85内胶成型腔73形一条上胶通道,外胶成型腔74连通的外流道86形成一条上胶流道,两条流道实现两层胶一次性挤出成型,加工速度快,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再有,所述水冷装置16包括台架9及设置在台架9上上下平行设置的多个水槽91;每个水槽91内设有多个转动轮10,包覆后的铜线3先进入下层的水槽再由转动轮10导向进入上层的水槽后牵出水槽91。上下平行设置的多个水槽91节省空间,线缆冷却效果更好,避免线缆冷却不够缠绕在卷线机构11上散热慢,存在隐患,延长后续的包装出库时间。同时,水冷装置16的无缝循环,节约了水冷装置换水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电缆上胶之后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了上胶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缓冲机构17,所述缓冲机构17包括支撑板4及设置在其上两个轮毂5,每个轮毂5上外包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的外壁并列开有多个环形槽,所述铜线3从导线轮2中绕出后在两轮毂5之间环绕后再进入挤塑成型机构1,环绕时铜线3置于防滑胶套上的环形槽内。缓冲机构17的设置使得铜线3在拉伸的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便于避免拉伸速度太快,使铜线3拉断或变细。缓冲机构17通过两个轮毂5张紧拉直需要缓冲的铜线3,避免在上胶时因为铜线3不直上胶不均匀的问题。防滑胶套和环形槽的设计,使得铜线3在张紧拉直的过程中不容易磨损及打滑。所述供料机构8还包括内胶供料机头81和外胶供料机头82分别连接的气压式胶盒12,所述气压式胶盒12为空腔分体式结构,由分体的底板和侧板构成;所述气压式胶盒12的空腔内贯穿有驱动机构驱动的螺杆13,夹层为加热层71。加热层71给胶料起到加热的作用,使得胶料的流速加快。气压式胶盒12采用独特的分体式结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底板来适应不同型号的包装盒的加工作业。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更换整个胶盒来适应不同包装盒的涂胶作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有裸露的铜线(3)的导线轮(2)、挤塑成型机构(1)、水冷装置(16)、卷线机构(11),上胶时导线轮(2)上的铜线(3)绕过缓冲机构(17)后进入挤塑成型机构(1)内上胶;上胶后包裹有胶的铜线(3)在卷线机构(11)带动下进入水冷装置(16)冷却后再卷在卷线机构(11)上;所述挤塑成型机构(1)包括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及为其供料的供料机构(8),所述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包括贯通的桶状机头体(76)、与机头体(76)的一端部连接的口模(75)及配合设在机头体(76)内的圆柱状模芯(72);所述圆柱状模芯(72)沿其中心轴开有与其同轴的导向孔,圆柱状模芯(72)靠近口模(75)的位置处轴向开有两个成型腔,分别为内胶成型腔(73)和外胶成型腔(74),所述内胶成型腔(73)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74)处于远离口模(75)的位置处;所述供料机构(8)包括分别先后供料的内胶供料机头(81)和外胶供料机头(82),所述内胶供料机头(81)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内胶成型腔(73)连通的内流道(85),所述外胶供料机头(82)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外胶成型腔(74)连通的外流道(8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共挤线缆上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有裸露的铜线(3)的导线轮(2)、挤塑成型机构(1)、水冷装置(16)、卷线机构(11),上胶时导线轮(2)上的铜线(3)绕过缓冲机构(17)后进入挤塑成型机构(1)内上胶;上胶后包裹有胶的铜线(3)在卷线机构(11)带动下进入水冷装置(16)冷却后再卷在卷线机构(11)上;所述挤塑成型机构(1)包括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及为其供料的供料机构(8),所述双层挤压式包覆机头(7)包括贯通的桶状机头体(76)、与机头体(76)的一端部连接的口模(75)及配合设在机头体(76)内的圆柱状模芯(72);所述圆柱状模芯(72)沿其中心轴开有与其同轴的导向孔,圆柱状模芯(72)靠近口模(75)的位置处轴向开有两个成型腔,分别为内胶成型腔(73)和外胶成型腔(74),所述内胶成型腔(73)的位置相对于外胶成型腔(74)处于远离口模(75)的位置处;所述供料机构(8)包括分别先后供料的内胶供料机头(81)和外胶供料机头(82),所述内胶供料机头(81)内开有与圆柱状模芯(72)上的内胶成型腔(73)连通的内流道(85),所述外胶供料机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怀林少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旗中益特种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