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及染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868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包括剂A、剂B、剂C和剂D;剂A包含双氧水6%~10%,余量为去离子水;剂B包含双氧水活化剂 1%~2%,增稠剂6%~10%,膨化剂5%~10%,余量为水;使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剂B的pH值调节为9~10;剂C包含诃子色素4%~10%,促染剂3%~5%,增稠剂3%~5%,余量为水;剂D包含水溶性金属盐1%~4%,膨化剂2%~5%,增稠剂4%~6%,余量为水;剂A、剂B、剂C和剂D的组分单位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上述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的染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天然色素染发剂染发性能差的缺点,在微碱性条件和膨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头发的鳞片层有效膨化,使天然色素分子能够顺利通过鳞片层到达皮质层,实现持久的染发效果。

Micro alkaline pigment agent and method of Hair Coloring Hair Coloring chebulin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alkaline chebulinic pigment Hair Coloring agents, including agent A, agent B, agent C and agent D; agent A containing hydrogen peroxide 6%~10%, the balance of deionized water; agent B containing hydrogen peroxide activator 1%~2%, thickener 6%~10%, puffing agent 5%~10%, the balance of water; the use of sodium bicarbonate and sodium carbonate in one or two of the agent B pH was adjusted to 9~10; agent C containing myrobalan pigment 4%~10%, accelerant 3%~5%, thickening agent 3%~5%, the balance of water; agent D containing water soluble metal salts 1%~4%, 2%~5% bulking agent, thickening agent 4%~6%, agent A, the balance of water; agent B, agent C and agent D component units are mass percentag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use of the micro alkaline pigment method Hair Coloring agent Hair Coloring chebulinic.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natural pigment Hair Coloring agent Hair Coloring poor performanc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icro bulking agent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and make the hair cuticle layer effectively expanded, so that the natural pigment molecules to pass the scales to the cortical layer, realizes the lasting effect of Hair Col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及染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发
,尤其涉及一种诃子色素染发剂及染发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外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走在大街小巷上不难发现,染发特别是染黑发、染彩发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染发剂按成分可分为金属盐型染发剂(无机染发剂)、氧化型染发剂(合成染发剂)和天然染发剂。金属盐型染发剂是较早使用的染发剂,主要有银盐、铅盐等染发剂。早期的银盐染发剂是先在头发上涂抹硝酸银溶液,再涂抹硫化钠溶液,二者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附着在头发上而使头发着色。铅盐染发剂的染发机理主要是染发剂中的铅离子渗透到头发中,与头发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铅,使头发着色。这类染发剂染发时不能即时见效,要经多次使用才可使头发着色逐步变深,达到需要的颜色后,色调能够保持较长时间。金属盐型染发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容易引起蓄积中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还可能引起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限制铅的含量为40mg/kg,硝酸银的最大使用浓度为4%。目前,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最为流行的染发产品是氧化型染发剂。氧化型染发剂通常配制成二剂型,由染料中间体、偶合剂与基质组成染料基质(第一剂),氧化显色剂等组成氧化型基质(第二剂)。常用的染色中间体有对苯二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氨基苯酚及其衍生物,常用的偶合剂有间苯二酚、2-甲基间苯二酚等。氧化剂一般使用双氧水,也有使用过硼酸钠、过氧化脲等。染发时,在碱性物质和过氧化物的共同作用下,头发中的原有黑色素褪色,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渗入头发皮质层,在氧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偶合和缩合反应,形成锁闭在头发内部的稳定有色大分子,使头发显示出颜色,由于大分子色素是在头发的皮质层中形成的,不容易被水洗出,从而起到持久的染发作用,头发颜色可保持1到3个月。氧化型染发剂的优点是染发时间短、色谱广、牢度好,价格低。其缺点是:常用的染料中间体是有毒物质,可经皮肤吸收,引起皮疹和使肝脏受损伤,吸入粉尘可引起过敏、鼻炎、支气管炎、发烧等不同的病症。近代科学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皮肤癌的发生与含苯二胺的染发剂的长期使用、职业接触有关。基于苯二胺、对氨基苯酚等染料中间体及间苯二酚等偶合剂的毒性和致癌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禁用间苯二胺及其盐类,限制了对苯二胺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6%、对氨基苯酚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1%,间苯二酚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5%。氧化型染发剂第二剂中的氧化剂双氧水具有两个作用,即头发漂白和染料氧化。天然染发剂的着色剂是从大自然中取得的天然色素。天然色素包含植物性色素、动物性色素及矿物性色素,其中以植物性色素的使用最为普遍,且可用的材料种类也最丰富。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不致癌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药物、香料等多种功能,有些天然色素是名贵的中草药材。天然色素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而且不伤皮肤,对人体有保键作用,深受人们的欢迎。天然色素染头发存在染色性能差等缺点,主要是由头发的结构以及天然色素染发剂的构成造成的。头发由毛干和毛囊组成,毛干部分从外至内可分为毛小皮、皮质和髓质三层。其中,毛小皮层由3至7层薄而透明的角化细胞组成,又称角质层,可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上表皮和外表皮中含有大量的高硫蛋白,结构紧密,能抵御机械拉伸、摩擦、日晒、水洗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对头发具有保护作用,又称为鳞片层。皮质层是头发的主体,约占头发总重量的75%~90%,是决定头发性能的重要部分,头发的色素颗粒存在于皮质层中,头发的颜色由色素颗粒的多少与种类决定。髓质层呈空心的孔状结构。由于头发鳞片层结构紧密,造成染色时染料大分子从头发表面向内部扩散困难。头发属于蛋白质,在强度和手感等方面,头发的耐酸性均比耐碱性好,因此现有的天然色素染发剂为酸性染发剂。现有合成碱性染发剂,着色剂分子小,容易渗透鳞片层到达皮质层,因此现有合成碱性染发剂一般不存在染色性差的问题。相比之下,天然色素的有机分子大,难以渗透鳞片层到达皮质层,因此现有的天然色素染发剂存在染色性能较差等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各种优点(易降解,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不致癌等等),限制了天然色素染发剂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性能较好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包括剂A、剂B、剂C和剂D;剂A包含双氧水6%~10%,余量为去离子水;剂B包含双氧水活化剂1%~2%,增稠剂6%~10%,膨化剂5%~10%,余量为水;使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剂B的pH值调节为9~10;剂C包含诃子色素4%~10%,促染剂3%~5%,增稠剂3%~5%,余量为水;剂D包含水溶性金属盐1%~4%,膨化剂2%~5%,增稠剂4%~6%,余量为水;剂A、剂B、剂C和剂D的组分单位均为质量百分数。剂B、剂C和剂D中的增稠剂均为糊精、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龙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剂B和剂D中的膨化剂为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200中的一种或几种。剂C的促染剂为氯化钠或硫酸钠。剂D中的水溶性金属盐为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铝、氯化镧和氯化铈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的染发方法,该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先将剂A与剂B混合均匀,均匀地涂抹于头发上,40~45℃条件下保持20~30min;此时头发的鳞片层有所膨化;再将剂C均匀涂抹于头发上,室温下保持10min,升温至40~50℃,保持30~50min,用清水冲洗头发;然后,将剂D均匀涂抹于头发上,40~50℃条件下保持20~30min;最后,将头发用清水清洗干净,完成染发过程。染发过程中,剂A、剂B、剂C和剂D的使用体积比为:3-5:4-6:4-6:4-6。染发过程中,剂A、剂B、剂C和剂D的使用体积比为:4:5:5: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天然色素染发剂染发性能差的缺点,在微碱性条件和膨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头发的鳞片层有效膨化,从而使相对合成色素分子大得多的天然色素的有机分子能够顺利通过鳞片层(以及内表皮)到达皮质层,实现持久的染发效果。虽然现有的合成染发剂也有碱性染发剂,但其有效的染色成份是合成色素而非天然色素(分子较大),其不存在色素难以通过头发的鳞片层的问题。现有染发剂中碱性环境的目的是使双氧水对头发起到漂白作用,使头发的颜色变浅容易被合成色素的颜色遮住,而非与膨化剂协同作用从而使鳞片层有效膨化、进而使作为有机大分子的天然色素能够顺利通过鳞片层和内表皮到达皮质层。本专利技术的染发方法简单方便,均衡使用剂A、剂B、剂C和剂D,避免了剂A、剂B、剂C和剂D中某一或某些剂的用量过多造成浪费。在染发过程中剂A、剂B、剂C和剂D才发生混合与接触,有效防止了双氧水在存储中发生分解、剂C中的天然色素与剂D的金属离子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络合等问题,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的保质期限。诃子色素是从诃子果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同时还具有药物保健功能,诃子色素本身还具有乌发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可将诃子色素直接用于各种头发(黑发、苍发、白发)的染色,染色前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剂A、剂B、剂C和剂D;剂A包含双氧水6%~10%,余量为去离子水;剂B包含双氧水活化剂 1%~2%,增稠剂6%~10%,膨化剂5%~10%,余量为水;使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剂B的pH值调节为9~10;剂C包含诃子色素4%~10%,促染剂3%~5%,增稠剂3%~5%,余量为水;剂D包含水溶性金属盐1%~4%,膨化剂2%~5%,增稠剂4%~6%,余量为水;剂A、剂B、剂C和剂D的组分单位均为质量百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剂A、剂B、剂C和剂D;剂A包含双氧水6%~10%,余量为去离子水;剂B包含双氧水活化剂1%~2%,增稠剂6%~10%,膨化剂5%~10%,余量为水;使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剂B的pH值调节为9~10;剂C包含诃子色素4%~10%,促染剂3%~5%,增稠剂3%~5%,余量为水;剂D包含水溶性金属盐1%~4%,膨化剂2%~5%,增稠剂4%~6%,余量为水;剂A、剂B、剂C和剂D的组分单位均为质量百分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其特征在于:剂B、剂C和剂D中的增稠剂均为糊精、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龙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其特征在于:剂B和剂D中的膨化剂为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200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碱性诃子色素染发剂,其特征在于:剂C的促染剂为氯化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君贾佩张宁长孙龙飞曹珂珂刘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