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74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4)、水产养殖装置(5)、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1)、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营养液调配装置(3)、沉淀池(6)、过滤器(7)、紫外消毒装置(8),其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1)、营养液调配装置(3)、无土栽培装置(4)、过滤器(7)和紫外消毒装置(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构成循环,并且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水产养殖装置(5)和沉淀池(6)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沉淀池(6)与所述过滤器(7)相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栽培和养殖的装置,更具体地是一种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模式正在由传统型向循环型发展,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在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为了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安全优质生产,对无土栽培和养殖过程用水水质和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土栽培的水质要求比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的要求稍高,但可低于饮用水水质的要求。水产养殖的水质须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栽培和养殖用水及循环水进行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固/液分离、生物过滤技术、加热、臭氧、紫外消毒等方式进行水处理,由于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很多生产者放弃水处理措施,导致最终产品的不安全性。超滤膜技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用水安全保障的首选方式,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与传统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膜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工艺渐变、过程易控制等优点。中国专利申请201310202390.6公开了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此系统包括水产养殖单元、无土种植单元及水处理单元,将水产养殖池中的养殖水排入无土种植床中以充分利用并截留养殖水中的粪便类颗粒物,从植物种植床流出的水经过水处理单元后再循环到水产养殖池中。该技术能够实现水产养殖用水及无土种植用水的循环利用,但在无土种植单元直接使用未加处理的水产养殖水,会导致植物根系病害,将会影响无土种植作物的生长。中国专利200880123138.3公开了一种蔬菜和鱼类共生设备,设备采用封闭水循环设计,利用冷凝管收集植物蒸腾的水分,冷凝管收集的水分有限,而冷凝管的能耗较大,不具备节能的效果,实际利用具有局限性。中国专利201120090260公开了零排放鱼菜互生循环装置,将水产养殖的水分散处理后供给种植蔬菜用水或回收再利用,实施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用水循环使用,结构装置简单,实施细节不明确。迄今为止,本领域尚未开发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的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通过结合超滤技术实现无土栽培营养液及水产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在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水产养殖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营养液调配装置、沉淀池、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其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营养液调配装置、无土栽培装置、过滤器和紫外消毒装置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构成循环,并且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水产养殖装置和沉淀池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过滤器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原水水箱、第一超滤装置、第一水质监测仪。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的第一超滤装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原水水箱、第二超滤装置、第二水质监测仪。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的第二超滤装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原水水箱、第一超滤装置、第一水质监测仪;并且所述的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原水水箱、第二超滤装置、第二水质监测仪。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的第一超滤装置和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的第二超滤装置分别独立地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与现有技术的装置相比,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本技术将超滤膜设备用于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用水的预处理及循环水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过程易控的特点,有效保证了水质的稳定性。本技术将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用于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水产养殖用水中的氮、磷等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元素。本技术的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既能对无土栽培原水进行预处理,又能够对水产养殖用水及无土栽培用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用于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降低了营养液配制成本,防止水产养殖用水及无土栽培用水直接循环使用造成的植物病害,具有显著进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11.第一原水水箱;12.第一超滤装置;13.第一水质监测仪;2.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1.第二原水水箱;22.第二超滤装置;23.第二水质监测仪;3.营养液调配装置;4.无土栽培装置;5.水产养殖装置;6.沉淀池;7.过滤器;8.紫外消毒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水产养殖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营养液调配装置、沉淀池、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的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原水水箱、第一超滤装置、第一水质监测仪。所述的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二原水水箱、第二超滤装置、第二水质监测仪。所述的第一超滤装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所述的第二超滤装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由管道通过沉淀池、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营养液调配装置与无土栽培装置连接。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由管道通过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进入营养液调配装置。原水经过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和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分别进入水产养殖装置和无土栽培装置。水产养殖废水由管道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中的上层清液由管道通过紫外消毒装置、第一超滤装置进入营养液调配装置,下层废液由管道通过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进入营养液调配装置,实现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无土栽培废水由管道通过过滤器、紫外消毒装置、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进入营养液调配装置,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以下参看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4、水产养殖装置5、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1、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营养液调配装置3、沉淀池6、过滤器7、紫外消毒装置8,其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1、营养液调配装置3、无土栽培装置4、过滤器7和紫外消毒装置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构成循环,并且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水产养殖装置5和沉淀池6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沉淀池6与所述过滤器7相连,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I包括第一原水水箱11、第一超滤装置12和第一水质监测仪13 ;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包括第二原水水箱21、第二超滤装置22和第二水质监测仪23。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循环型无土栽培和健康养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4)、水产养殖装置(5)、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I )、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营养液调配装置(3)、沉淀池(6)、过滤器(7)、紫外消毒装置(8),其中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I)、营养液调配装置(3)、无土栽培装置(4)、过滤器(7)和紫外消毒装置(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构成循环,并且所述水产养殖超滤预处理装置(2)、水产养殖装置(5)和沉淀池(6)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沉淀池(6)与所述过滤器(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I)还包括第一原水水箱(11)、第一超滤装置(12)、第一水质监测仪(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土栽培超滤预处理装置(I)的第一超滤装置(12)为一个或多个平板式、管式、卷式、毛细管式或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良刚陈漫焦振涛徐娅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昇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