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富专利>正文

充气保暖防暑衣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7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保暖防暑衣被,在衣被的夹套中设置可充气的气胎,保暖衣被的气胎由柔性气囊、隔膜和夹套组成,防暑衣被的气胎,由气囊和夹套组成。调节保暖衣被气囊的充气量即可改变衣被的厚薄和保暖度。防暑衣被的气胎充气后使用,可形成流动空气层,起加快人体散热,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保暖度的保暖衣被和穿用时能够使人具有凉快感的防暑衣被。衣服和被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现代的衣被,款式不断推陈出新,材料向高档化发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保暖度恒定不可调。不同的气温环境,人们只有靠穿用的多少,厚薄来调节。对于骤然变化的气温,尤其是外出旅行,很是不便。而且,现在还没有穿在身上能够使人凉快的衣服。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衣被的上述问题,在原充气衣被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带充气气胎的,可更加方便地调节厚薄,可随意改变保暖度的保暖衣被,设计一种能够促进皮肤表面散热,赋予穿用者凉快感的防暑衣被。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利用静止空气的隔热性,气囊膨胀度的可调节性和隔膜的分隔作用,形成重叠、封闭、厚薄可调节的空气层,以实现冬衣的保暖和调节功能。利用气囊膨胀的分隔作用,使衣被的布料与皮肤分离,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流动的空气层,起散热和降温的作用。其技术方案是在衣被夹套内放置可充气的气胎,气胎由气囊、隔膜和夹套组成,利用三者位置和形式的变化实现保暖调节和防暑功能。在保暖衣被中,气囊按纵横方向稀疏有规则地排列,作为气胎的骨架,并在适当的位置装设充放气咀。带有微孔的隔膜复盖于气囊两侧,并且各层隔膜之间作交叉分散的层间连结。充、放气时弹性气囊的膨胀和收缩牵动隔膜的张开和合拢。隔膜张开时形成无数蜂窝状的空腔,外界空气透过隔膜的微孔进入空腔,形成一个个互相隔离的空气层。这些空气层使衣被结构松软、变厚,起到保暖作用。改变气囊的充气量即可改变空气层和衣被的厚薄,同时改变衣被的保暖度。在气胎中,气囊用柔性材料制成,隔膜用透气性材料制成,气囊可设计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可以是管形、球形、碟形,也可以根据工艺和实际的需要制成气囊网或其他形状。上述保暖衣被的结构,隔膜在气囊外面,称为外膜式。同理,可以把隔膜设在气囊内面,称为内膜式。内膜式气胎采用管形气囊,配以充放气咀。气囊内设置一层或多层隔膜,气囊壁与隔膜之间、隔膜与隔膜之间作断续的交叉连结。使得充气后能够形成蜂窝气室。用内膜式气胎制作保暖衣被,气囊在夹套内紧密排列。在相邻气囊的缝隙中,粘贴少量纤维,以阻挡冷空气进入。这种保暖衣被充气量较大,但由于气囊内的空气和外界完全隔绝,与同等厚度的外膜式气胎相比,保暖度较高。外膜式气胎的保暖衣中,将隔膜全部去掉,用纱网或导热性、透气性较好的布料制作夹套的里布,这就成了防暑衣。在防暑衣中,气囊充气后将面料和纱网分开,形成一个可供空气流通的空心夹层。穿用时,夹层和皮肤表面的空气可以互相对流。由于皮肤散热,使夹层内的温度高于外界气温,空气自然向上流动,加快皮肤水份蒸发,使人获得凉快感。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保暖衣被可以方便地调节保暖度。使得同一件衣服或者被子在温差较大的秋冬,初春季节均可使用;外出旅行时在南方、北方均可使用。而且这种衣被不消耗能源,较之传统衣被质轻、柔软、舒适感好,节省材料。不用时体积缩小,方便携带和收藏。防暑衣的方案,使人们在室外或流动环境时增加了一种防暑手段。将防暑衣的结构用于制造被子还可以在夹层中吹微风或放冷气,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囊的几种形状。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外膜式保暖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暑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寒暑两用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内膜式保暖被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保暖衣参照图1,图2。由许多球形组成的气囊网1布满于衣服的夹套3中,多层隔膜2复盖于气囊网两侧,隔膜外面加上了薄纤维层4。在气囊网各空格的中间,隔膜作断续的层间缝合。气囊在衣袋位置处设充气咀与手压小气泵6和放气阀7相连。气囊未充气时形状扁平,两侧隔膜相贴,气胎内仅含有少量空气。衣服显得单薄,贴实,保暖度低。当需要提高保暖度时,可以操作小气泵对气囊充气。气囊膨胀时牵动隔膜张开,形成许多蜂窝状的空腔。由于隔膜的透气性和负压的作用,外界空气透过隔膜进入空腔,形成无数互相隔离的空气层。使衣服整体变厚。增强了保暖程度。需要减薄时可通过放气阀放气。衣服的厚度变化范围可在数毫米至数十毫米间调节。由于气囊网内空气容积不大,为了简化结构也可以取消小气泵和放气阀而在胸前位置设吹气管8与气囊网相连。充气时用口对此吹气,放气时也由此放气。在保暖衣中,气囊起控制衣服厚薄的作用。隔膜起包容气囊外空气、限制对流和形成空气层的作用。并利用其透气性作为皮肤排湿的通道。薄纤维层起辅助的限制对流和增强保暖效果的作用。也可以在气囊和隔膜表面植绒。实施例2防暑衣参照图1,图3。在防暑衣的主体部分,碟形气囊组成的气囊网1,布满在带纱网5的夹套(面料)3中。为了减小流动空气的阻力将气囊设计成较小体积,并且将连接管设在靠近衣服面料处。设在胸前的吹气管8作充放气用,当气囊充气膨胀,使衣服面料悬浮并脱离皮肤。纱网则与面料配合起固定气囊的作用。由于纱网的孔洞面积较大,空气阻力小,所以衣服至皮肤之间成为空气流动的夹层,通常由于外界气温低于皮肤表面温度,皮肤的散热使夹层温度升高,空气自然向上流动,从而加快皮肤散热。在图3中,衣脚处设有进风孔13,以便于横向自然风进入。肩袖交界处,有排气孔14,以减少排气阻力。环形风管10,风管接头12和挂在腰间由小电池9驱动的小风机11相连。需要的时候可以启动小风机,通过风管上方的喷风口向皮肤表面吹风,以促进散热,使人获得凉快感。实施例3寒暑衣将图2的保暖衣和图3的防暑衣的结构结合起来,作适当的改动,变成图4(a)的形式,即为寒暑两用衣。寒暑衣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将气囊和隔膜分开设置,按图4(b)的结构,气囊1,夹套(面料)3,纱网5组成防暑衣。按图4(C)的结构,将多重隔膜制成隔膜衣。在面料和隔膜衣上,位于气囊各网格中间位置处对应地各装半个揿钮15(也可用其他方法),如要将衣服当寒衣用,即将隔膜衣和外套上的揿钮透过纱网5接合起来(纱网的孔洞要足够大),气囊充气后使隔膜衣的隔膜张开,形成蜂窝结构的空气层,起隔热保温作用。将隔膜衣拆去,面料部分则作防暑衣用。这种结构适合于外出旅行时使用。实施例4内膜式保暖被如图5所示,截面积较大的管状气囊1内面制成多层蜂窝状隔膜2,气囊多排并列,由连接管16互相连通,气囊之间的缝隙,由纤维4填充,并在外面加上夹套3,就成为一张厚薄可调的被子。小气泵6则作活动连接,需要时装上对气囊加气,不需要时可以卸下。减薄被子可通过气阀7放气,气囊缝隙间的纤维一方面起隔绝冷空气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纤维的透气性作为人体排湿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暖和防暑衣被,内有可充气的气胎,其特征在于保暖衣被的气胎由气囊(1)隔膜(2)和夹套(3)组成,防暑衣被的气胎由气囊(1)和夹套(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和防暑衣被,内有可充气的气胎,其特征在于保暖衣被的气胎由气囊(1)隔膜(2)和夹套(3)组成,防暑衣被的气胎由气囊(1)和夹套(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衣被,气胎的隔膜可以设在气囊的外面或气囊的内面,隔膜可以一层或多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防暑衣被,气胎内的气囊可以有多种形状,也可以制成气囊网或由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