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347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上下两端设有通气口;在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吸附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烟气处理要求通过采用本装置并联后,进行脱硫和吸附剂的再生,整个过程活性焦吸附剂在装置中固定,不需要移动,避免了活性焦的大量损耗,大大降低运行费用。

Horizontal single stage modula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ad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single stage modula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adsorption devic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tank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vent, and an adsorbent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flue gas treatment by using the parallel device after regeneration desulfurization and adsorption process, the activated coke adsorbent is fixed on the device, does not need to move, to avoid a lot of loss of active coke, greatl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尤其涉及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大气是参与水和各种元素循环的重要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使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不但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大气污染物中,按先后顺序急需治理的是SO2、可吸入颗粒物、NOx等。钢铁企业中的烧结、球团和焦化等企业以及火电厂等企业产生了大量的烟气,这些根据各自生产工艺而排放的烟气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大量的粉尘、SO2、NOx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如不能有效去除和达标排放,将会形成雾霾天气和酸雨,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从而损害大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彻底治理,达标排放。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传统的FGD方法多达上百种,主要有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镁法脱硫工艺、半干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工艺等,这些工艺及技术虽然历史贡献很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较低,脱硫副产品不易综合利用,易产生新的污染,且工艺复杂。关于脱硝,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脱硝技术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两种技术和工艺。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该技术,并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工业示范,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气,如燃煤锅炉烟气、烧结机烟气和垃圾焚烧烟气,涉及化工、电力、冶金等多个行业。该技术的基本方法为在吸附塔内装填活性焦,烟气在活性焦的吸附作用下和在一定浓度氨氛围以及活性焦的催化作用下(SCR)脱除SO2和NOx。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电动卸料星型阀和转运送料链板机输送到专门的再生塔进行解吸恢复活性后再通过链板机送入脱硫塔处理烟气。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活性焦在物理循环过程中破损严重,损耗量大,约占总消耗的50%~70%,年补充活性焦量大,运转电费高,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焦在物理循环过程中破损少、运转成本低的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上下两端设有通气口;在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吸附剂;在所述卧式罐罐体的下部设有两个鞍座,其中一个鞍座与卧式罐固定连接,另一个鞍座与卧式罐滑动连接。较佳的,在所罐体为卧式水平布置,罐体高度和长度比小于或等于1。较佳的,在所述的吸附剂与罐体下端之间设置进气分配层。较佳的,在所述的罐体内下部设置有吸附剂支撑格栅,所述的吸附剂设置在吸附剂格栅上。较佳的,所述的罐体上对应吸附剂的位置设置分别设置有下部、中部和上部检修孔。较佳的,所述的进气分配层布置在所述卧式罐体的下部,所述的进气分配层至少包括:由多组轴向间隔分布的分配格栅板组成。较佳的,所述的进气分配层还包括设置在罐体卧式罐体的下部的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所述的分配格栅板设置在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上。较佳的,所述的进气分配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进气分配格栅、再分配器支撑架和再分配器。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焦在吸附床和解吸床中装填,工作中吸附单元和解吸单元相互切换的方法,在有效脱除烟气中SO2、NOx、二噁英、氟化物、重金属的前提下,避免了活性焦的物理移动磨损消耗和机械运转设备,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和使用维护费用,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单位生产成本可大幅降低。同时由于没有运转设备、焦罐、筛分设备和独立的再生塔,占地面积可适当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包括卧式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上下两端设有通气口;在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吸附剂。本技术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再生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烟气处理要求通过采用本模块化装置串联和并联后,进行脱硫和吸附剂的再生,整个过程活性焦吸附剂在装置中固定,不需要移动,避免了活性焦的大量损耗,大大降低运行费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SO2吸附过程:活性焦烟气脱硫是一种资源化的干法烟气净化技术。该技术在所述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再生装置中利用具有独特吸附和催化性能的活性焦对烟气中的SO2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态的SO2在烟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被氧化为H2SO4并被储存在活性焦孔隙内,完成烟气脱硫。2SO2+O2+2H2O=2H2SO4脱硝过程:经过一段卧式吸附装置后的烟气进入二段卧式吸附装置,在喷入稀释氨条件下,烟气中的NOx在活性焦的催化作用下发生SCR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实现脱硝。4NO+4NH3+O2=4N2+6H2O2NO2+4NH3+O2=3N2+6H2O解吸过程:所述卧式单段模块化脱硫吸附/再生装置中的活性焦吸附SO2后,在加热情况下,其所吸附的H2SO4与C(活性焦)反应被还原为SO2,同时活性焦被再次活化从而恢复其吸附性能,循环使用。2H2SO4+C=2SO2+CO2+2H2O整个脱硫过程,在本使用新型卧式单段模块化脱硫吸附/再生装置中的活性焦一次充填后不再移动,从而避免破损。在罐体上对应吸附剂的位置设置有检修孔,用于装置的检修和活性焦吸附剂的装卸。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的吸附剂与罐体下端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安装在吸附剂上方,可以过滤少量碎焦微粒,确保排放烟气粉尘含量达标。过滤层可以由滤网支撑格栅和滤网组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的罐体内下部设置有吸附剂支撑格栅,所述的吸附剂设置在吸附剂格栅上。上述的吸附剂为活性焦吸附剂,活性焦吸附剂具有低温下吸附烟气中SO2能力及在一定浓度氨气氛围下催化去除NOx的能力,同时具有再生能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的吸附剂与罐体下端之间设置进气分配层。所述的进气分配层布置在所述卧式罐体的下方,所述的进气分配层至少包括:由多组轴向间隔分布的分配格栅板组成。进气分配格栅由多组按一定间距分布的格栅板组成,所述进气分配格栅布置在所述下封头的上方及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之上,对进入下封头处的紊流烟气进行初步整流和分配。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与所述罐体内骨架焊接连接,所述进气分配格栅由多组模块组成,放置于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之上,不需要焊接,安装方便,快捷。较佳的,所述的进气分配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进气分配格栅支撑架、进气分配格栅、再分配器支撑架和再分配器。上述再分配器由多个规则排列的管状结构组成,所述再分配器布置在所述进气分配格栅的上方及再分配器支撑架之上,对进入吸附器烟气进行二次整流,保证烟气均匀通过所述罐体内部活性焦层。所述再分配器支撑架与所述罐体内骨架焊接连接,所述进再分配器由多组模块组成,放置于再分配器支撑架之上,不需要焊接,安装方便,快捷。为了便于安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在罐体上设有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所述下支座和外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座通过弹性装置和外部框架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使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上下两端设有通气口;在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吸附剂;在所述卧式罐罐体的下部设有两个鞍座,其中一个鞍座与卧式罐固定连接,另一个鞍座与卧式罐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上下两端设有通气口;在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吸附剂;在所述卧式罐罐体的下部设有两个鞍座,其中一个鞍座与卧式罐固定连接,另一个鞍座与卧式罐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罐体为卧式水平布置,罐体高度和长度比小于或等于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吸附剂与罐体下端之间设置进气分配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单段模块化烟气脱硫脱硝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体内下部设置有吸附剂支撑格栅,所述的吸附剂设置在吸附剂格栅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余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