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273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2)场地搭建处理、(3)野猪放养喂食、(4)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进行了很好的改进处理,有效提升了野猪的日常运动量,降低了其发病率,最终养殖出来的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且本方法管理方便,便于推广。

Method for cultivating wild boar under fore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breeding wild boar under fores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ite selection; (2) site building treatment; (3) wild boar feeding and feeding; (4) daily management.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of wild boar forest breeding was improved very good processing,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daily exercise wild boar, reduce its incidence, the final out of the breeding boar meat quality and deliciou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this method is easy to manage, easy to popular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林下养猪是指在林地环境下,以猪为养殖对象,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是近年来掀起的一项低碳环保的新兴养殖方式。由于该方式能较好克服养殖污染,缓解用地紧张,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猪,因而深受广大养殖者、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提升养殖效益,越来越多的人选用野猪进行养殖,虽然野猪自身会在林地里自由活动,具有一定运动量,但目前未有一种能有效引导其活动的方法,导致管理困难、放养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于25°;(2)场地搭建处理:在林场地的坡底四周围上一圈栅栏防止野猪逃跑,在林场地的坡顶搭设避雨遮阳养殖棚,在坡顶和坡底间架设若干索道,在林场地坡底处、半山坡处和坡顶处均设有水池,在林场地上种植青草、青菜、苜蓿草、红薯藤植株;(3)野猪放养喂食:选择无病害、品种优良的野猪放入林场地内进行养殖,每天人工对其投喂三次,分别于早上8.00~9.00进行第一次投喂,于中午12.30~13.30进行第二次投喂,于下午18.30~19.30进行第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的时间和地点对应固定,喂食时统一口令信息,使野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放养管理;(4)日常管理:定期对野猪进行体检,对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处理,对于不同阶段放养的野猪进行合理分群,及时对饲喂好的野猪进行捕获上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栅栏由铁丝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索道上可固定放置篮子,篮子内放有可引诱野猪的饲料。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水池内含有清水、淤泥和中药添加剂,所述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25~30份黄芪、8~12份板蓝根、10~15份薄荷叶、4~6份枸杞、5~8份金银花、6~11份诃子、3~7份芦根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混合,然后与其总质量5~6倍的清水进行混合,加热沸煮处理1~2h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中药添加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次投喂和第三次投喂均设于林场地的坡顶上进行,所述的第二次投喂设于林场地坡底处进行。现有的林下养殖野猪的模式是将野猪投放于林场地内,平时让其自由活动,定时也会进行人工投喂饲料,野猪的活动空间范围较家养猪宽广很多,因此猪肉的品质更佳,但在实际养殖中发现对于野猪的管理相对困难,即便进行反射性喂食调教,仍会存在集合困难,饲喂不均等问题,同时在人工处理后的林场地内喂食野猪,食物资源相对丰富,野猪的运动量会相对降低,提升运动量改善肉质的方式毋庸置疑,但难点在于如何有效的提升野猪的运动量,利用人工来驱赶其运动消耗的成本较大,且不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其他的养殖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其中在林场地内设置了多个立于坡顶和坡底的索道,索道上可挂放用于引诱野猪的篮子,在养殖过程中,可远程操控索道篮子的运动,从而引诱野猪沿着山坡进行上下奔跑走动,同时还便于野猪的集合管理,此方式有效提升了野猪的运动量,改善了其肉质品质,在每天的喂食中,将喂食的地点选择在坡顶和坡底,进一步提升了其运动量,在林场地的不同位置设置了水池,其中水池中含有淤泥及中药添加剂成分,其中淤泥能很好的去除野猪身体上的病虫菌杂物等,中药添加剂成分能很好的增强野猪的机体性能,保证了其健康生长。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对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进行了很好的改进处理,有效提升了野猪的日常运动量,降低了其发病率,最终养殖出来的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且本方法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于25°;(2)场地搭建处理:在林场地的坡底四周围上一圈栅栏防止野猪逃跑,在林场地的坡顶搭设避雨遮阳养殖棚,在坡顶和坡底间架设若干索道,在林场地坡底处、半山坡处和坡顶处均设有水池,在林场地上种植青草、青菜、苜蓿草、红薯藤植株;(3)野猪放养喂食:选择无病害、品种优良的野猪放入林场地内进行养殖,每天人工对其投喂三次,分别于早上8.00~9.00进行第一次投喂,于中午12.30~13.30进行第二次投喂,于下午18.30~19.30进行第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的时间和地点对应固定,喂食时统一口令信息,使野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放养管理;(4)日常管理:定期对野猪进行体检,对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处理,对于不同阶段放养的野猪进行合理分群,及时对饲喂好的野猪进行捕获上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栅栏由铁丝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索道上可固定放置篮子,篮子内放有可引诱野猪的饲料。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水池内含有清水、淤泥和中药添加剂,所述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25份黄芪、8份板蓝根、10份薄荷叶、4份枸杞、5份金银花、6份诃子、3份芦根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混合,然后与其总质量5倍的清水进行混合,加热沸煮处理1h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中药添加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次投喂和第三次投喂均设于林场地的坡顶上进行,所述的第二次投喂设于林场地坡底处进行。实施例2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于25°;(2)场地搭建处理:在林场地的坡底四周围上一圈栅栏防止野猪逃跑,在林场地的坡顶搭设避雨遮阳养殖棚,在坡顶和坡底间架设若干索道,在林场地坡底处、半山坡处和坡顶处均设有水池,在林场地上种植青草、青菜、苜蓿草、红薯藤植株;(3)野猪放养喂食:选择无病害、品种优良的野猪放入林场地内进行养殖,每天人工对其投喂三次,分别于早上8.00~9.00进行第一次投喂,于中午12.30~13.30进行第二次投喂,于下午18.30~19.30进行第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的时间和地点对应固定,喂食时统一口令信息,使野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放养管理;(4)日常管理:定期对野猪进行体检,对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处理,对于不同阶段放养的野猪进行合理分群,及时对饲喂好的野猪进行捕获上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栅栏由铁丝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索道上可固定放置篮子,篮子内放有可引诱野猪的饲料。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水池内含有清水、淤泥和中药添加剂,所述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28份黄芪、10份板蓝根、12份薄荷叶、5份枸杞、7份金银花、8份诃子、5份芦根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混合,然后与其总质量5倍的清水进行混合,加热沸煮处理1.5h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中药添加剂。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次投喂和第三次投喂均设于林场地的坡顶上进行,所述的第二次投喂设于林场地坡底处进行。实施例3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于25°;(2)场地搭建处理:在林场地的坡底四周围上一圈栅栏防止野猪逃跑,在林场地的坡顶搭设避雨遮阳养殖棚,在坡顶和坡底间架设若干索道,在林场地坡底处、半山坡处和坡顶处均设有水池,在林场地上种植青草、青菜、苜蓿草、红薯藤植株;(3)野猪放养喂食:选择无病害、品种优良的野猪放入林场地内进行养殖,每天人工对其投喂三次,分别于早上8.00~9.00进行第一次投喂,于中午12.30~13.30进行第二次投喂,于下午18.30~19.30进行第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的时间和地点对应固定,喂食时统一口令信息,使野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放养管理;(4)日常管理:定期对野猪进行体检,对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处理,对于不同阶段放养的野猪进行合理分群,及时对饲喂好的野猪进行捕获上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良好的天然林场地,林场地的地势坡度不大于25°;(2)场地搭建处理:在林场地的坡底四周围上一圈栅栏防止野猪逃跑,在林场地的坡顶搭设避雨遮阳养殖棚,在坡顶和坡底间架设若干索道,在林场地坡底处、半山坡处和坡顶处均设有水池,在林场地上种植青草、青菜、苜蓿草、红薯藤植株;(3)野猪放养喂食:选择无病害、品种优良的野猪放入林场地内进行养殖,每天人工对其投喂三次,分别于早上8.00~9.00进行第一次投喂,于中午12.30~13.30进行第二次投喂,于下午18.30~19.30进行第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的时间和地点对应固定,喂食时统一口令信息,使野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放养管理;(4)日常管理:定期对野猪进行体检,对不同时期常见的病害及时进行防治处理,对于不同阶段放养的野猪进行合理分群,及时对饲喂好的野猪进行捕获上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建吕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大自然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