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握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213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握手器,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握手器包括握手器和套筒,握手器具有底座,固定装置和把手;底座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把手内部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靠近把手的内层为硅胶层,外层为气囊层;气囊层通过通气管道与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仿人手抓握动作,给病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撑和抚慰,缓解病人的恐惧,在实现对使用者紧张情绪安抚的同时还实现了对病人手术时双手的约束功能,避免使用者因紧张情绪抽拔静脉输液管、鼻饲管等导管管线。

Medical hand shak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hand shake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uxiliary instruments. The medical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hand grips and a sleeve, handgrip has a fixing device and a handle; the base set pump control device and micro pump, pressure sensor arranged inside of the handle; the sleeve is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e inner handle is close to the silicon layer, the outer layer connected by the airbag airbag; ventilation pipe with the air. The utility model of imitation of hand prehension, giv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comfort, alleviate the patient's fear, while achieving the comfort for users of nervousness also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restricting patients with both hands, avoid because of tension pulling vein infusion tube, feeding tube and cathete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握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握手器,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创伤过程。据统计,有98%的患者会出现术前恐惧,严重时会诱发生命体征波动而致手术延期,徒增手术风险。因此,减少手术前恐惧是术前护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的握手器用于健身等领域,虽然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在医疗领域中尚未得到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握手器,包括握手器和套筒;所述握手器具有底座,固定装置和把手;所述把手由2个固定装置固定在底座中央,把手内部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底座为立方体,底座内部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气泵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微型气泵相连;所述套筒覆盖在握手器上方,并与底座顶面的3条边固定,形成一端开口的封闭结构;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靠近把手的内层为硅胶层,外层为气囊层;气囊层通过通气管道与微型气泵连接。所述握手器具有移动式固定部件;所述移动式固定部件包括支杆,支座,螺杆,手轮和凹槽;所述支杆与底座上套筒开口方向相邻的一侧连接;所述支座为卧式U型,U型开口端内侧设有凹槽用于与床沿卡接,支座中部设有洞口,支杆从中穿过并插装在支座内,支座在卧式U型底部开有螺纹口,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手轮连接。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手术床沿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应。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套筒为长方体,其长宽高比为5:3:(0.5~1)。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硅胶层厚度为1~3cm。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气泵控制装置选用芯片或继电器。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把手材质为金属,把手表面具有导热绝缘涂层。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套筒上使用者手伸入的一端设置绑带。所述的一种医用握手器,所述把手设置温度感应器,所述硅胶层设置电加热片。有益效果:本技术弥补了握手器在医药领域应用的空白,提供了一种医用握手器,其能够模仿人手抓握的动作,在病人进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时,给病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撑和抚慰,缓解病人的恐惧,握手器的绑带有助于约束病人的手,避免病人因紧张情绪抽拔静脉输液管、鼻饲管等导管管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握手器示意图;1,握手器;2,套筒;3,移动式固定部件;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握手器的握手器局部示意图;11,底座;12,固定装置;13,把手;图3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握手器的套筒局部示意图;21,气囊层;22,硅胶层;图4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握手器的固定部件局部示意图;31,支座;32,支杆;33,螺杆;34,手轮;3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医用握手器,具有握手器1、套筒2;握手器1具有底座11,固定装置12和把手13;把手13通过两个固定装置12固定在底座11的中央;固定装置包括铆钉、螺钉;所述把手13内部设置压力感应装置;把手13材质为金属,表面具有导热绝缘涂层。所述底座11为立方体,长宽高比为5:3:(0.5~1),底座内部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气泵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感应器和微型气泵相连。所述套筒2覆盖在握手器1上方,并与底座11的3条边固定,形成一端开口的封闭结构;套筒2具有双层结构,外层为气囊层21,由气囊构成;靠近把手13的内层为硅胶层22,为厚度1~3cm的硅胶;套筒2在使用者手伸入的一端设置绑带。所述医用握手器还设置移动式固定部件3,所述移动式固定部件包括支座31,支杆32,螺杆33,手轮34,凹槽35;支杆32上部朝向手术床弯曲,并与底座11上套筒2开口方向相邻的一侧连接;所述支座31为卧式U型,U型开口端内侧设有凹槽35,形状和尺寸与手术床床沿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应,用于与床沿卡接,支座31中部设有洞口,支杆32从中穿过并插装在支座31内,支座31在卧式U型底部开有螺纹口,螺杆33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支座31连接,另一端与手轮34连接。使用时,移动式固定部件3通过支座31上的T型凹槽与手术床床沿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在床沿上滑动。调整至使用者平躺时手掌平放的区域,转动手轮34将螺杆33与支杆32脱离,上下移动支杆以确定握手器1的合适高度,使底座1与床面高度一致,再转动手轮34,使螺杆33顶住支杆32,实现握手器1在手术床上的定位。把手13内部设置压力感应器,底座11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可选用12V微型气泵或6V微型气泵;气泵控制装置选用芯片或继电器;微型气泵通过通气管道与气囊层21连接;使用者用力握住把手13触发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传输信号至气泵控制装置,控制微型气泵向气囊层21充气,使气囊层21向内挤压硅胶层22,使硅胶层22贴紧使用者的手背;使用者松开把手时,压力感应器传输信号至气泵控制装置,气泵控制装置控制微型气泵从气囊层抽气,使硅胶层22恢复原始状态。把手13内部还设置温度感应器,例如热电阻或热电偶;硅胶层内部设置电加热片和温度控制装置,例如温控保险丝;当使用者手掌温度低于30℃时,温度感应器向温度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电加热片开始加热;硅胶层温度高于45℃时,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电加热片停止工作。套筒2也可设置绑带,使本技术在实现对使用者紧张情绪安抚的同时还实现了对病人双手的约束功能,避免病人因紧张情绪抽拔静脉输液管、鼻饲管等导管管线。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技术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握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握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手器和套筒;所述握手器具有底座,固定装置和把手;所述把手由2个固定装置固定在底座中央,把手内部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底座为立方体,底座内部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气泵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微型气泵相连;所述套筒覆盖在握手器上方,并与底座顶面的3条边固定,形成一端开口的封闭结构;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靠近把手的内层为硅胶层,外层为气囊层;气囊层通过通气管道与微型气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握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手器和套筒;所述握手器具有底座,固定装置和把手;所述把手由2个固定装置固定在底座中央,把手内部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底座为立方体,底座内部设置气泵控制装置和微型气泵;气泵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微型气泵相连;所述套筒覆盖在握手器上方,并与底座顶面的3条边固定,形成一端开口的封闭结构;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靠近把手的内层为硅胶层,外层为气囊层;气囊层通过通气管道与微型气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握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器具有移动式固定部件;所述移动式固定部件包括支杆,支座,螺杆,手轮和凹槽;所述支杆与底座上套筒开口方向相邻的一侧连接;所述支座为卧式U型,U型开口端内侧设有凹槽用于与床沿卡接,支座中部设有洞口,支杆从中穿过并插装在支座内,支座在卧式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