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苍蝇诱捕器制造技术,简易塑料瓶苍蝇捕捉器专利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园园专利>正文

一种苍蝇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21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不透明的底座、隔离网罩以及透明的外罩,底座呈圆柱体结构,底座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底座外侧面沿周向设有若干苍蝇进入口,通孔与苍蝇进入口相连通,隔离网罩呈漏斗状且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隔离网罩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防逃管,隔离网罩的下端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压接翻边,压接翻边底面与圆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压接翻边的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且压接翻边的厚度小于圆形凹槽的深度,外罩套罩于隔离网罩外并与压接翻边表面接触,外罩底部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苍蝇不能垂直升降、趋光及嗅觉敏锐的特性诱捕苍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环保,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苍蝇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苍蝇诱捕器。
技术介绍
苍蝇是一种害虫,其活动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还是很多疾病的传染根源。长期以来,人们采用很多种方法和器具来消灭苍蝇,如苍蝇拍、粘蝇纸、灭蝇灯或灭蝇药等,但上述方法均存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如苍蝇拍灭蝇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灭蝇灯耗电且白天诱捕效果差,粘蝇纸只适合苍蝇较多的地方,且易失效,灭蝇药存在一定毒性,且对环境有害。 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657717U,授权公告日2010年12月01日,公开了一种苍蝇捕捉器,它是由采用透明塑料制做的苍蝇罩和储苍蝇室构成,储苍蝇室的开口端与苍蝇罩套接,苍蝇罩的一端设有罩苍蝇的开口端,另一端呈漏斗形并置于储苍蝇室内,漏斗形端头开有仅能容苍蝇通过的小圆孔,储苍蝇室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并设有连接加长杆的固定座。其不足之处是,该苍蝇捕捉器需要主动去捕捉苍蝇,不仅费时费力,捕捉效率低,而且捕捉成功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苍蝇诱捕器捕捉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安全,环保,高效的苍蝇诱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不透明的底座、隔离网罩以及透明的外罩,所述底座呈圆柱体结构,底座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底座外侧面沿周向设有若干苍蝇进入口,所述通孔与苍蝇进入口相连通,所述隔离网罩呈漏斗状且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隔离网罩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防逃管,隔离网罩的下端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压接翻边,所述压接翻边底面与圆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压接翻边的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且压接翻边的厚度小于圆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外罩套罩于隔离网罩外并与压接翻边表面接触,外罩底部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本技术主要利用苍蝇不能垂直升降、趋光及具有敏锐嗅觉的特性诱捕苍蝇,本技术中隔离网罩上网眼的孔径小于苍蝇的大小,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形成困住苍蝇的区域,压接翻边上可用于放置诱饵,由于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诱饵的气味很容易通过网眼传递至苍蝇进入口,有利于提高引诱效果,苍蝇要吃到压接翻边上的诱饵,必须从苍蝇进入口进入后,经通孔、防逃管进入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一旦苍蝇进入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由于苍蝇不能垂直升降,同时外罩透明,在光的驱使下苍蝇会一直往上飞,这样苍蝇便被困在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再也无法飞出,待苍蝇诱捕室内苍蝇集中到一定数量时便可进行统一扑杀,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且安全、环保,捕捉效率与成功率非常高。 作为优选,所述外罩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外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便于添加诱饵,同时便于将外罩提起。 作为优选,所述苍蝇进入口呈长条状。苍蝇进入口呈长条状,可提高诱捕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面设有沿周向设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呈圆弧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与底座为同质一体结构。 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苍蝇不能垂直升降、趋光及具有敏锐嗅觉的特性诱捕苍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安全,环保,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中:底座1,隔离网罩2,外罩3,圆形凹槽4,通孔5,苍蝇进入口 6,防逃管7,压接翻边8,连接管9,端盖10,支撑脚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不透明的底座1、隔离网罩2以及透明的外罩3,底座呈圆柱体结构,底座底面设有沿周向设有三个与底座为同质一体结构的支撑脚11,支撑脚呈圆弧状结构,底座上开有圆形凹槽4,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5,底座外侧面沿周向开有四个呈长条状的苍蝇进入口 6,通孔与苍蝇进入口相连通,隔离网罩呈漏斗状且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隔离网罩的上端开口外侧固定有防逃管7,隔离网罩的下端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压接翻边8,压接翻边底面与圆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压接翻边的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且压接翻边的厚度小于圆形凹槽的深度,外罩套罩于隔离网罩外并与压接翻边表面接触,外罩底部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外罩顶部设有开孔,开孔外侧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顶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0。 本技术主要利用苍蝇不能垂直升降、趋光及具有敏锐嗅觉的特性诱捕苍蝇,其原理为:苍蝇要吃到压接翻边上的诱饵,必须从苍蝇进入口进入后,经通孔、防逃管进入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一旦苍蝇进入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由于苍蝇不能垂直升降,同时外罩透明,在光的驱使下苍蝇会一直往上飞,这样苍蝇便被困在隔离网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再也无法飞出,待苍蝇诱捕室内苍蝇集中到一定数量时便可进行统一扑杀。 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且安全、环保,捕捉效率与成功率非常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苍蝇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明的底座(1)、隔离网罩(2)以及透明的外罩(3),所述底座呈圆柱体结构,底座上设有圆形凹槽(4),所述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5),底座外侧面沿周向设有若干苍蝇进入口(6),所述通孔与苍蝇进入口相连通,所述隔离网罩呈漏斗状且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隔离网罩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防逃管(7),隔离网罩的下端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压接翻边(8),所述压接翻边底面与圆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压接翻边的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且压接翻边的厚度小于圆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外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钟园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