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花草木樨的无性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10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生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通过特定浓度的复合生长激素溶液(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或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快速蘸取处理茎条,然后扦插繁殖,该方法促进了种茎不定根原基的发生及发育,加快根系的生长速度,增加单株根系的重量,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黄花草木樨成活率,而且相比于在溶液中浸泡数小时,此方法更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种茎快速蘸取500mg/L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后扦插在沙壤土中是黄花草木樨理想的无性繁殖方法。

Asexual reproduction methods of wild sweet clov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wild sweet clover clones, the compound growth hormone solution specific concentration (indole butyric acid and indole acetic acid mixed solution, indole butyric acid and alpha sodium naphthalene solution or mixture of indole butyric acid and alpha potassium sodium naphthalene solution) quickly dipped into the stem, and then cutting propagation. The method to promot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ed stem of adventitious root primordia, accelerate the growth rate of root, increase root weight,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weet clover, and compared to the solution for a few hours, thi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Sweet Clover Seed Stem fast dip 500mg/L IBA + indole acetic acid mixed solution after cutting in sandy loam is a vegetative propagation method for sweet clover i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黄花草木樨的无性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花草木樨的无性繁殖方法,属于野生牧草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黄花草木樨(Melilotusofficinalis(L.)Desr.),又名黄香草木犀、黄甜车轴草、墨里老笃、金花草,为草木樨属植物,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高可达3m,全草有香气,在我国四川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有野生种分布。黄花草木樨因其蛋白含量丰富,抗旱耐寒,根瘤菌固氮能力强,对温带中性或偏碱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改良土质有重要作用。除了用于改良土质外,黄花草木樨还是优良的牧草饲料和绿肥,兼具药用、酿酒、造纸、蜜源等多种用途。尽管黄花草木樨用途广泛,但是种子发芽率低、成苗速度慢,其种质资源十分匮乏。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药用价值的开发上,而在育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地理隔离和长期的自然选择,野生黄花草木樨形成了形态、生理、生态、生化等方面的遗传多样性。如何通过快速的方法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保持母株的优良特征,是进行黄花草木樨种质创新高效利用的首要任务。但采集种子进行繁殖育种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野外资源调查时间并不一定是种子成熟期;另一方面,采集的种子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采集优良茎条进行扦插繁殖,变异小,能保持母株的优良特征,是廉价、快速、简单的繁殖方法,但是新鲜黄花草木樨茎条直接扦插,茎条发根能力较弱,生根率较低,成活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成本低廉,且野生黄花草木樨成活率高、茎条发根能力强。除特殊说明外,本专利技术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溶液对黄花草木樨茎条处理和扦插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中,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指的是生长激素溶液中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的总浓度为250mg/L~1000mg/L。基于相同的理由,上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指的是生长激素溶液中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的总浓度为250mg/L~1000mg/L;上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混合溶液,指的是生长激素溶液中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的总浓度为250mg/L~1000mg/L。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中,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优选为1:1;或者吲哚丁酸与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优选为1:1;或者吲哚丁酸钾与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优选为1:1。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中,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5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优选为1:1。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中,所述生长激素溶液对黄花草木樨茎条的处理方式为快速蘸取,蘸取时间不大于15秒。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中,所述扦插基质为沙壤土基质、泥炭土与细沙以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或珍珠岩基质;优选沙壤土基质。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采条与制穗3月中旬选取生长健壮、较粗的茎杆,在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采条,将茎杆去顶后剪成带3-4个节的插条,长度10-15cm,上切口在节上方0.5-1cm,下切口在节的下方0.5-1cm,切口平滑,剪去下部2个侧芽的叶片,保留上部的侧芽及叶片;(2)扦插首先,茎条在高锰酸钾0.1%-0.5%溶液中浸泡1小时消毒后;然后,插穗基部在生长激素溶液中快速蘸取后在基质中进行扦插,插条下部至少保证一个节在土壤中,扦插后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待茎条成活后,连盆土一起移入大田内。具体的说,一种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采条与制穗3月中旬选取生长健壮、较粗的茎杆,在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采条,将茎杆去顶后剪成带3-4个节的插条,长度10-15cm,上切口在节上方0.5-1cm,下切口在节的下方0.5-1cm,切口平滑,剪去下部2个侧芽的叶片,保留上部的侧芽及叶片;(2)扦插首先,茎条在高锰酸钾0.1%-0.5%溶液中浸泡1小时消毒后;然后,插穗基部在生长激素溶液中快速蘸取后在基质中进行扦插,插条下部至少保证一个节在土壤中,扦插后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待茎条成活后,连盆土一起移入大田内;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5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为1:1;所述快速蘸取时间不大于15秒;所述扦插基质为沙壤土基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生长激素溶液在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中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生长激素溶液在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中的应用,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为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生长激素溶液在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中的应用,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为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生长激素溶液在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中的应用,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钾与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为1:1。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定浓度的复合生长激素溶液快速蘸取(不大于15秒)处理茎条,然后扦插繁殖,该方法促进了种茎不定根原基的发生及发育,加快根系的生长速度,增加单株根系的重量,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黄花草木樨成活率,而且相比于在溶液中浸泡数小时,此方法更适合大规模生产。2、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通过快速蘸取不同浓度浸种溶液后扦插,其生根率、根数、根长有明显差异。就生根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数据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浸种溶液间差异极显著,其中吲哚丁酸+吲哚乙酸混合溶液生根率最高,生根效果最好,并且与另外两种溶液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浓度间差异也极显著,当浓度为500mg/L时,插条生根率最高,生根效果最好。就生根率而言,选择500mg/L的吲哚丁酸+吲哚乙酸混合溶液的浸种液生根率最高,达到95%。而对插条生根数和根长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数据间差异也极显著。其中,吲哚丁酸+吲哚乙酸混合溶液生根数最多,生根效果最好。吲哚丁酸+吲哚乙酸混合溶液溶液根长最长,生根效果最好。3、本专利技术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在不同基质上的插条,其生根率、根数、根长有差异。其中,沙壤土、泥炭土+细沙中扦插的插条生根率间无显著差异,但于扦插在珍珠岩中的插条生根率比较,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插条发根数量及根长无显著差异。当扦插于沙壤土中,种茎生根率可达95%,同时清水处理的种茎扦插在沙壤土中,生根率也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溶液对黄花草木樨茎条处理和扦插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花草木樨无性繁殖的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溶液对黄花草木樨茎条处理和扦插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或者浓度为250mg/L~1000mg/L的吲哚丁酸钾和α-萘乙酸钠混合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为1:1;吲哚丁酸与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为1:1;吲哚丁酸钾与α-萘乙酸钠的质量比为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为浓度500mg/L的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的质量比为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激素溶液对黄花草木樨茎条的处理方式为快速蘸取,蘸取时间不大于15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基质为沙壤土基质、泥炭土与细沙以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或珍珠岩基质。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采条与制穗3月中旬选取生长健壮、较粗的茎杆,在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采条,将茎杆去顶后剪成带3-4个节的插条,长度10-15cm,上切口在节上方0.5-1cm,下切口在节的下方0.5-1cm,切口平滑,剪去下部2个侧芽的叶片,保留上部的侧芽及叶片;(2)扦插首先,茎条在高锰酸钾0.1%-0.5%溶液中浸泡1小时消毒后;然后,插穗基部在生长激素溶液中快速蘸取后在基质中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玮范彦冉启凡徐远东向白菊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