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和具有此类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制造技术,建筑物结构专利_技高网

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和具有此类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6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和具有此类围护结构的建筑物。通过提供具有具备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3)的载体层(2)以及将载体层在侧面上以及平行于建筑物外部面(4)地以如下方式固定:载体层(2)的具有具备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的内侧(5)指向建筑物外部面(4),并且在载体层(2)与建筑物外部面(4)之间以及在间隔元件(7)之间形成气隙层(6),则成本低廉地、简便地而且有效地预防热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和具有此类围护结构的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还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围护结构的建筑物。
技术介绍
由DE 100 62 001 B4公知一种依据类属的围护结构。在其中,作为用于所砌成的建筑物外壁的墙壁结构提出的是:仅在朝向背衬墙壁结构的一侧以反射热辐射的方式构造围护遮罩。为此,设置为:围护遮罩的每个元件(例如砖瓦)被蒸镀有反射热辐射的材料,例如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基于的目的在于,对于新建建筑或旧有建筑,给出简单而且成本低廉的方法:能够取消对围护遮罩的各个元件的蒸镀步骤,并且还以简单的手段,在现有建筑中或在新建建筑中降低热能损耗。此外,目的还在于:降低建筑物的采暖能量需求,也就是需要较少的化石燃料或可再生能源。另一目的可以是:减少绝热材料在建筑物中的使用,或者干脆取消绝热材料。另外,目的可以还有:凭借简单的手段来改善例如在夏季期间对建筑物的隔热保护措施并且于是有效地有助于对建筑物的调温。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具有: 建筑物外部墙壁; 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布置在建筑物外部墙壁的外部面上;以及 载体层,所述载体层具有含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 其中,所述载体层固定在所述间隔元件上的第一部位处并且还固定在所述间隔元件的另外的部位或面上,所述载体层夹紧在所述间隔元件之间,所述载体层在侧面上以及平行于所述建筑物外部面整面地被所述间隔元件夹紧,其中,所述载体层的具有含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的内侧指向所述建筑物外部面,并且在所述载体层与所述建筑物外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间隔元件之间形成气隙层, 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外部面构成发射率或吸收率ε > 0.6的绝热与隔汽层。 这些构造方案能够以技术上合理的方式相互组合。特别是结合附图的说明书用于阐明特征并且附加地详细说明本技术。 借助下面介绍的方法及其有利的构造方案可以实现一种围护结构和一种建筑物,该建筑物同样是本技术的主题。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提出一种用来制造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提供载体层,其具有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 在侧面上并且平行于建筑物外部面地以如下方式固定载体层:将载体层的具有具备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的内侧指向建筑物外部面,并且在载体层与建筑物外部面之间形成气隙层。 不言而喻的是:载体层可以完全由反射热辐射的材料形成。但也还可以包括由多个结合起来形成载体层的单层的结合体,其中,仅形成载体层(优选为)外侧(稍后的内侦U的单层是能反射热辐射的。特别是载体层可以是薄片,优选为金属薄片,例如为铝薄片。特别是0.004mm至0.5mm薄的金属薄片可以适合作为载体层。另外,载体层也可以是例如被以金作为反射热辐射的材料加以涂覆或遮盖,特别是加以蒸镀的织物层。也可以考虑将经辊压的金属层作为载体层,这种经辊压的金属层还可以手工成型和弯曲。于是0.51mm至Imm薄的金属板可以适合作为载体层。另外优选的是:载体层尽可能是闭合的,也就是说,所有其上能够应用围护结构的区域(例如现有建筑物或新建建筑的房屋立面或屋顶面(门窗面积除外))被载体层尽可能完整地遮盖。 特别是当材料尤其沿朝向层面的面法线的方向具有ε <0.15,特别是ε <0.05的平均发射率时,材料根据本技术被定义为反射热辐射的材料。 众所周知,发射率可以被理解为:由载体层的反射热辐射的材料发射的射束密度与具备该载体层温度的黑体发射的射束密度之比。 于是,诸如金、铜或铝的金属合金或金属例如能够达到这样低的发射率。于是,沿朝向由铝制成的层面的面法线的方向的平均发射率ε为ε =0.04。沿朝向由金制成的层面的面法线的方向的平均发射率ε例如处于ε =0.02与ε = 0.035之间。 建筑物的尚未被围护结构遮盖的面被理解为建筑物外部面,该面在根据本技术的制造方法的过程中朝向载体层。不言而喻的是,在制造了围护结构之后,建筑物外部面很大部分或者完全被载体层遮盖。 关于处在载体层与建筑物外部面之间的气隙层,在另一方面优选的是:气隙层实际上不运动,即为静置的。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气隙层形成闭合的空气容腔,并且特别是针对外部空气是密封的。 所述方法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出:将间隔元件以如下方式固定在建筑物外壁上,即:气隙层构造在间隔元件之间。例如可以将木质板条用作间隔元件,木质板条至少在竖立的墙壁上可以同样沿竖向而且相互平行地布置。这样的木质板条当然也能够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区域中,并且与建筑物外部面一起形成用于装设载体层的基础结构。 另外还提出:气隙层尽可能大面积地而且闭合地构造。这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相叠和相邻地布置的间隔元件之间留有空隙并且进而避免形成腔室。 另外,在改进方案中提出:载体层整面地被间隔元件夹紧并且能够固定在间隔元件上。机械紧合能够手工地实现,方式为:将在一点上被固定的载体层保持在紧合力下并且在间隔元件的另外的点或面上通过粘接、夹持、拧合、装订或钉牢的方式对该载体层加以固定。 在另一改进方案中提出:载体层借助布置在载体层外侧上的外部蒙盖件得到保护。 外部蒙盖件例如可以由板件、墙体结构、木板制成的木质遮罩、具有灰浆层的灰浆载体形成或由砖瓦形成。外部蒙盖件可以借助穿过载体层钉入间隔元件或钉入形成建筑物外部面的元件中的钉子来加以固定。 在另一改进方案中,载体层从两个层侧面分别借助一个气隙层来限定边界。 在另一改进方案中,载体层作为隔汽件起作用并且相应地对于水汽密封地构造。 另外,优选的是:建筑物外部面的净面积尽可能完全被至少是带有位于其间的气隙层的载体层所遮盖。建筑物外部面的净面积在这里被定义为建筑物的处在地面区域之上的部分的总面积,抛除门窗面积。对建筑物的外部面的净面积至少50%的、优选70%的、进一步优选90%的遮盖度实现了足够用的能量迀移阻止器。 建筑物外部面在另一方面通过例如由泡沫玻璃和/或隔汽层或至少阻止水汽扩散的层、水泥层或墙体结构的外部灰浆组成的绝热层来形成。特别是绝热层同时可以用作隔汽部。 建筑物外部面在另一方面构成如下的层,其发射率ε或吸收率ε >0.6,优选ε>0.7,更为优选ε >0.8。发射率ε可以被理解为是对于建筑物外部面吸收如何少的一部分能量辐射的表达或指示。 新建建筑或现有建筑的借助所述方法最终由载体层遮盖的面被理解为建筑物外部面。 外部蒙盖件在屋顶区域中优选由屋顶盖件,特别是屋顶瓦或屋顶板材形成,另外优选由例如木质或砖瓦构成的围护遮罩形成,还有由金属元件或陶瓷元件形成。外部蒙盖件还可以由天然石材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围护结构, 图2示出另一根据本技术的围护结构, 图3a以俯视剖面图示出呈金属轨形式的间隔元件, 图3b以侧视图示出图3a中的呈金属轨形式的间隔元件,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或者功能上起相同作用的构件配有同样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俯视剖面图示出具有载体层2的围护结构1,载体层2通过两个呈木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反射热辐射的围护结构(I),所述围护结构(I)具有: 建筑物外部墙壁; 间隔元件(7),所述间隔元件(7)布置在建筑物外部墙壁的外部面(4)上;以及 载体层(2),所述载体层(2)具有含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3), 其中,所述载体层(2)固定在所述间隔元件上的第一部位处并且还固定在所述间隔元件(7)的另外的部位或面上,所述载体层(2)夹紧在所述间隔元件之间,所述载体层(2)在侧面上以及平行于所述建筑物外部面(4)整面地被所述间隔元件夹紧,其中,所述载体层(2)的具有含反射热辐射的材料的层(3)的内侧(5)指向所述建筑物外部面(4),并且在所述载体层(2)与所述建筑物外部面(4)之间以及在所述间隔元件(7)之间形成气隙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外部面构成发射率ε >0.6的绝热层和隔汽层。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道夫·布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Bdps工程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