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晨彤专利>正文

一种试管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1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上设置有刮除构件,所述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第二刮除构件和第三刮除构件,所述第一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第一刮除构件和第二刮除构件可清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固体颗粒,清除率提高15%,第三刮除构件可将附着在试管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清除,无清除死角。

Test tube brus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be brush, comprising a brush handl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rush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scraper component, wherein the scraping member includes a first scraper component, second component and third scraper scraper component, the first component in the installation path of scraping on the brush handle for a clockwise spiral structure, the second scraping installation path component on the brush handle counterclockwise spiral structure, the end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scraper component, the first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scraping scraping component can remove solid particles attach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the clearance rate increased by 15%, third scraper component can be attached to solid sediment at the bottom of the tube removed, no clear d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试管刷,属于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下次实验能够方便进行,实验结束时我们需要对其内壁上残留的液体或者沉淀物进行清洗。目前普遍使用的试管刷是由刷柄和刷头组成,刷头由刷毛构成,刷毛的材料常用的有猪鬃、尼龙丝、钢丝、铜丝、磨料丝等,通过转动刷柄进行试管内壁的清洗。通常情况下,试管内壁上残留的液体可通过刷毛清除干净,但是试管内壁上也会残留一些固体颗粒,传统使用的试管刷很难将其清除,这样就会造成试管内壁上固体颗粒的附着,影响下次实验的进行,同时,试管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传统使用的试管刷很难将试管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试管刷,该试管刷可清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固体颗粒,清除效率高,无清除死角。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上设置有刮除构件;所述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第二刮除构件和第三刮除构件;所述第一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刮除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柄;所述第一连接柄的一端与刷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柄的另一端铰接有扇形刮板;所述扇形刮板由第一棱边、第二棱边和第三棱边围成扇形平面;所述第三棱边为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刮除构件包括第二连接柄;所述第二连接柄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形刮板;所述齿形刮板由第四棱边、第五棱边和第六棱边围成扇形平面;所述第六棱边为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棱边上设置有若干个齿牙,相邻两个齿牙之间的夹角为32°~5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刮除构件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三刮除构件的球体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刮除构件和第二刮除构件可清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固体颗粒,清除率提高15%;第三刮除构件可将附着在试管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清除,无清除死角。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物试验用试管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刮除构件与第二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刷柄,2-第一刮除构件,21-第一连接柄,22-扇形刮板,221-第一棱边,222-第二棱边,223-第三棱边,3-第二刮除构件,31-第二连接柄,32-齿形刮板,321-第四棱边,322-第五棱边,323-第六棱边,4-第三刮除构件,4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1,刷柄1上设置有刮除构件,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2、第二刮除构件3和第三刮除构件4,第一刮除构件2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第二刮除构件3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在手柄1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4。第一刮除构件2包括第一连接柄21,第一连接柄21的一端与刷柄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柄21的另一端铰接有扇形刮板22,扇形刮板22由第一棱边221、第二棱边222和第三棱边223围成扇形平面,第三棱边223为弧形结构。第二刮除构件3包括第二连接柄31,第二连接柄31的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柄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形刮板32,齿形刮板32由第四棱边321、第五棱边322和第六棱边323围成扇形平面,第六棱边323为弧形结构,第六棱边323上设置有若干个齿牙,相邻两个齿牙之间的夹角为32°~53°。第三刮除构件4为半球体结构,第四刮除构件4的球体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41,凸起41的设置增大了与试管底部的接触面积,消除了清除死角。使用时:旋转手柄1,手柄1带动程螺旋结构的第一刮除构件2和第二刮除构件3进行旋转,第一刮除构件2和第二刮除构件3相互配合将附着在试管壁内侧的固体颗粒清除干净;同时设置在手柄1底部第三刮除构件4对附着在试管壁底部的固体颗粒进行清除,设置在第三刮除构件4外壁上的凸起41增大了与试管底部的接触面积,使得清理更加彻底,避免了清理死角,经对比清除率可以提高15%。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试管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1)上设置有刮除构件;所述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2)、第二刮除构件(3)和第三刮除构件(4);所述第一刮除构件(2)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刮除构件(3)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所述 刷柄(1)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1)上设置有刮除构件;所述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2)、第二刮除构件(3)和第三刮除构件(4);所述第一刮除构件(2)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刮除构件(3)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所述刷柄(1)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除构件(2)包括第一连接柄(21);所述第一连接柄(21)的一端与刷柄(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柄(21)的另一端铰接有扇形刮板(22);所述扇形刮板(22)由第一棱边(221)、第二棱边(222)和第三棱边(223)围成扇形平面;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彤
申请(专利权)人:李晨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