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515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该耳机插孔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拨片、耳机座及顶针,所述耳机座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拨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托接触连接,所述拨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座接触连接,所述耳机座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所述顶针包括针体和设于所述针体上的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与所述耳机插孔相匹配,所述针头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这样通过将相互连通的耳机插孔及导向孔作为顶出卡托的插孔,实现耳机插头与顶针共用一个插孔,无需在移动终端上单独开设顶针插孔,提升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Earphone jack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dset jack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headset jack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of the Cato, paddles, headset and thimble, the headse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eadset jack, th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ddles in contact with the Cato the paddles second end contact the headset seat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end, docking the headset seat and the paddles are provided with guide hole, the guide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eadset jack, the needle comprises a needle body and a needle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needle, wherein, the needle body and the headset jack match, the needle is matched with the guide hole. The headset jack and the guide hole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s the top of the headset jack Cato, realize sharing a thimble plug and Jack, without opening a separate thimble jack on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to enhance the integrity and the beauty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移动终端的普及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电脑等。目前,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简称SIM)卡一般是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卡托上,而SIM卡的装取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顶针插入移动终端的卡托插孔,推动位于插孔内的顶杆,而顶杆作用于卡托拨片,利用杠杆原理将卡托顶出。而顶针插孔的单独设置会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的完整性,进而影响移动终端的整体美观以及防水防尘的效果。可见,现有的卡托插孔会使移动终端存在整体美观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以解决卡托插孔使移动终端存在整体美观效果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拨片、耳机座及顶针,所述耳机座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拨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托接触连接,所述拨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座接触连接,所述耳机座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所述顶针包括针体和设于所述针体上的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与所述耳机插孔相匹配,所述针头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耳机插孔组件,其中,所述耳机插孔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耳机座、拨片及卡托。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拨片、耳机座及顶针,所述耳机座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拨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托接触连接,所述拨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座接触连接,所述耳机座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所述顶针包括针体和设于所述针体上的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与所述耳机插孔相匹配,所述针头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这样通过将相互连通的耳机插孔及导向孔作为顶出卡托的插孔,实现耳机插头与顶针共用一个插孔,无需在移动终端上单独开设顶针插孔,提升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插孔组件10,包括壳体11、及设于壳体11上的卡托12、拨片13、耳机座14及顶针18,耳机座14设有耳机插孔141,拨片13的第一端131与卡托12接触连接,拨片13的第二端132与耳机座14接触连接,耳机座14与拨片13的第二端132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142,导向孔142与耳机插孔141连通,顶针18包括针体181和设于针体181上的针头182,其中,针体181与耳机插孔141相匹配,针头182与导向孔142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耳机插孔组件10还包括设于壳体11上的转轴15,该转轴15用于安装拨片13,拨片13可绕转轴15旋转;且拨片13的第一端131与卡托12抵接,拨片13的第二端132与耳机座14对接,耳机座14与拨片13的第二端132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142,导向孔142与耳机插孔141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顶针18插入耳机插孔141以及导向孔142,其中针体181与耳机插孔141相匹配,针头182与导向孔142相匹配,并作用于拨片13的第二端132;拨片13的第二端132在顶针18的作用下被推动,而拨片13的第一端131则相对于转轴15旋转,利用杠杆原理,将卡托12从壳体11中顶出,实现卡托12的装取。这样,通过将相互连通的耳机插孔141及导向孔142作为顶出卡托12的顶针插孔,实现耳机插头与顶针18共用一个插孔,无需在移动终端上另外单独开设顶针插孔,提升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可选的,如图2-图3所示,导向孔142内设有顶杆16,顶杆16可在导向孔142内作轴向移动,且顶杆16远离耳机插孔141的一端与拨片13的第二端132接触连接。优选地,该顶杆16远离耳机插孔141的一端与拨片13的第二端132相抵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导向孔142内设置一顶杆16,这样可以缩短顶针18的针头182的长度,提升顶针18结构的稳定性。其中,顶杆16可以在导向孔142内沿其中心轴作轴向移动,以方便顶杆16实现从顶针18至拨片13之间作用力的传递。为使顶杆16更好地传递顶针18与拨片13之间的作用力,顶杆16远离耳机插孔141的一端可以与拨片13的第二端132抵接,且顶杆16可以选取金属材质制成。可选的,顶杆16套设有密封圈17,且密封圈17与导向孔142的内壁过盈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液体或灰尘由导向孔142进入卡托12内部,可以在顶杆16上套设密封圈17,且该密封圈17与导向孔142的内壁为过盈连接,即密封圈17的外径大于导向孔142的内径。为了提升密封圈17的密封性能,密封圈17可以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17具有密封性能好,且能随顶杆16轴向移动时在导向孔142内移动,实现导向孔142的防水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导向孔142的防水功能,可以在顶杆16上设置两个密封圈17,且两个密封圈17可以间隔布置。当然,也可以在顶杆16上设置多个密封圈17,但是当设置多个密封圈17时,会影响顶针18的使用性能,即需要更大的作用力,顶针18才能推动顶杆16运动。因此,密封圈17的数量一般优选为两个。可选的,导向孔142的直径小于耳机插孔141末端的直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避免耳机插头插入导向孔142,即防止在使用耳机插头的时候,将卡托12顶出,则可以设置导向孔142的直径小于耳机插孔141末端的直径,避免耳机插头进入导向孔142。可选的,耳机插孔141的末端与导向孔142的连接处设有导接部1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方便顶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拨片、耳机座及顶针,所述耳机座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拨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托接触连接,所述拨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座接触连接,所述耳机座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所述顶针包括针体和设于所述针体上的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与所述耳机插孔相匹配,所述针头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拨片、耳机座及顶针,所述耳机座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拨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托接触连接,所述拨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座接触连接,所述耳机座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对接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所述顶针包括针体和设于所述针体上的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与所述耳机插孔相匹配,所述针头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可在所述导向孔内作轴向移动,且所述顶杆远离所述耳机插孔的一端与所述拨片的第二端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过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耳机插孔末端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孔的末端与所述导向孔的连接处设有导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毅成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