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仁专利>正文

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2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包括一拉链座,其设有一底板与顶板;顶板设有一贯通至拉链座内部通孔,上、下分设有相对凸块,两凸块间设有数组相对的三角形凸片,上、下凸片间设有嵌槽;一固定片,下部以铆钉与支撑架固设一体,支撑架外部设有领结;一连接片,枢设于固定片上;一按压片,设有一按压部,下部设有柱体;钩片中央设有柱体设置的槽,钩片一端设有卡齿,穿入通孔并卡抵于拉链条缝隙处,卡齿相对端设有靠抵面;一弹片,设于靠抵面上,以端片结合于拉链座凸块上。上述结构设于拉链座,卡齿啮合于拉链条,即可自动止滑,欲解止滑时按压领结顶部即可解止滑操作以调整领结高、低位置,具有可方便使用者不需改变习用动作即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操作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个人物品领域男用服饰用品中的拉链式领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方便使用者以单手的食指按压即可轻松操作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
技术介绍
领带为一般仕绅的装饰物品,在西方东进后逐渐被目前世界各地所接受与使用,但由于领带多为长条形的布条,需要经过打结步骤方可美观的结于衬衫领子部位,由于其步骤颇为复杂且麻烦,便有人研发出拉链式的免结领带以方便于使用,但由于免结领带研发之初,拉链柄位置未具有卡制块,因此领带头很容易滑移松脱,故便有了具有固定块以防止拉链滑移的改良式拉链问世。目前市售的改良式拉链(止滑)式领带,其结构如图6所示,其领结(70)处设有固定支撑架(71),该固定支撑架(71)为一环形柱体,在固定支撑架(71)内部中央形成设有一分隔板(72),将该固定支撑架(71)的内部空间区分为二个,并藉拉链(73)使拉链(73)两侧的边条(74)分别穿设过固定支撑架(71),使得分隔板(72)位于两侧边条(74)之间,该拉链(73)设置有拉柄(75)及拉柄座(76),拉柄座(76)与固定支撑架(71)锁固,拉柄(75)相对于拉链(73)的一侧面形成设有可卡固拉链(73)的固定块(图中未示),当领带打好时,使用者将拉柄(75)的固定块向拉链(73)处按压,使得固定块压持于拉链(73)处,则拉链(73)便无法再进行开闭动作,而达到止滑的目的。然而上述的拉柄(75)的位置通常是位于领结(70)内侧,当使用者欲松脱时,需将拉柄(75)朝拉链(70)的反向拨开,以使固定块脱离压持拉链(70)的状态,因此使用上极为不便而有待改善。再就一般现有传统的拉链领带的使用而言,此种反向拨开拉链的举动为额外动作,使用者常常因遗忘或根本不知而硬拉,而造成拉链的故障。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拉链式领带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拉链式领带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不需教导依习用动作即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使其设有一支撑架,支撑架可与固定片固定,固定片可经连接片或不经连接片与一按压片枢设,一具有卡齿的钩片设置于按压片上,钩片上设有弹片与端片,前述结构可分别设置于拉链座上,卡齿可自动啮合于一通过拉链座的拉链条上,具有自动止滑作用,当在解止滑时,藉使用者以习用动作按压领结顶部即可达到解止滑以调整领结的高、低位置,而具有可方便使用者不需改变习用动作即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操作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包括有一拉链座,拉链座上具有一底板与一顶板,在其间设有一分隔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顶板上形成设有一贯通至拉链座内部的通孔,在顶板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相对的凸块,在顶板上并位于两凸块间形成设有数组相对的三角形凸片,在上、下相对的三角形凸片间形成设有一嵌槽;一固定片,其下部形成设有一铆钉孔,并可藉由设有铆钉与一支撑架固设为一体,支撑架的外部设有领结;一连接片,可枢设于固定片上;一按压片,其上形成设有一按压部,其下部形成设有一柱体;该钩片,其中央形成设有一供柱体设置其中的槽,钩片的一端形成设有卡齿,该卡齿可供穿设入通孔并卡抵于拉链条的缝隙处,在卡齿的相对另一端形成设有靠抵面;一弹片,是可设置于靠抵面上,并设有一端片,可藉由该端片结合于拉链座的凸块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中所述连接片是呈H形。前述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中所述的固定片上部两侧分别凸伸形成设有一枢轴,连接片的上、下部分别形成设有相对的枢孔,其中下部的枢孔内枢设枢轴,在柱体两侧分别凸伸形成设有一枢轴,各枢轴可与连接片上部相对的枢孔相对枢设。前述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中所述钩片是略呈Y形。前述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中所述的弹片是呈V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可与固定片固设,该固定片可经由连接片或不经连接片与按压片枢设;一具有卡齿的钩片设置于按压片上,钩片上设有弹片与端片,前述结构可分别设置于一拉链座上,卡齿并可自动啮合于一通过拉链座的拉链条上,可达到自动止滑功效,欲在解止滑时,使用者以习用动作按压领结顶部即可达到解止滑操作以调整领结的高、低位置,构成一种可方便使用者不须改变习用动作即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操作的拉链式领带。综上所述,本技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主要是藉由钩片的卡齿插入拉链条的缝隙中,可将拉链座固定于拉链条上,以避免其间的相对滑动,又使用者可藉由按压按压片而使得卡齿脱离拉链条,以调整领结的高低位置,使用者不需改变任何现有习用操作免结领带的动作,即可进行领带的松脱,确为一优异的设计。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拉链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拉链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卡扣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松脱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现有习用的免结拉链式领带的透视立体示意图。(10)拉链座 (11)底板(12)顶板 (13)分隔柱(14)通孔 (15)凸块(16)凸片 (17)嵌槽 (20)固定片 (21)铆钉孔(22)铆钉 (23)支撑架(24)枢轴 (25)凸部(30)连接片(31)枢孔 (32)枢孔(40)按压片(41)按压部 (42)柱体(43)枢轴 (50)钩片(51)槽 (52)卡齿(53)靠抵面 (60)弹片(61)端片 (62)拉链条(63)领结(70)领结 (71)固定支撑架(72)分隔板 (73)拉链(74)边条 (75)拉柄(76)拉柄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其具体的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图4所示,本技术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是一种免结领带止滑装置,其由拉链座(10)、固定片(20)、连接片(30)、按压片(40)、钩片(50)、弹片(60)、端片(61)等组成,其中该拉链座(10),其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底板(11)与一顶板(12),并在其间设有一分隔柱(13)相连接,在顶板(12)上形成设有一贯通至拉链座(10)内部的通孔(14),在顶板(12)的上、下位置分别相对设置有凸块(15),在顶板(12)上并位于两凸块(15)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包括有一拉链座,拉链座上设有一底板与一顶板,在其间设有一分隔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顶板上形成设有一贯通至拉链座内部的通孔,在顶板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相对的凸块,在顶板上并位于两凸块间形成设有数 组相对的三角形凸片,在上、下相对的三角形凸片间形成设有一嵌槽;一固定片,其下部形成设有一铆钉孔,并设有铆钉与一支撑架固设为一体,支撑架的外部设有领结;一连接片,是枢设于固定片上;一按压片,其上形成设有一按压部,其下部形成设有一柱 体;该钩片,其中央形成设有一柱体设置其中的槽,钩片的一端形成设有卡齿,该卡齿穿入通孔并卡抵于拉链条的缝隙处,在卡齿的相对另一端形成设有靠抵面;一弹片,是设置于靠抵面上,并设有一端片,由该端片结合于拉链座的凸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止滑及解止滑的拉链式领带,包括有一拉链座,拉链座上设有一底板与一顶板,在其间设有一分隔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顶板上形成设有一贯通至拉链座内部的通孔,在顶板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相对的凸块,在顶板上并位于两凸块间形成设有数组相对的三角形凸片,在上、下相对的三角形凸片间形成设有一嵌槽;一固定片,其下部形成设有一铆钉孔,并设有铆钉与一支撑架固设为一体,支撑架的外部设有领结;一连接片,是枢设于固定片上;一按压片,其上形成设有一按压部,其下部形成设有一柱体;该钩片,其中央形成设有一柱体设置其中的槽,钩片的一端形成设有卡齿,该卡齿穿入通孔并卡抵于拉链条的缝隙处,在卡齿的相对另一端形成设有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仁齐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仁齐明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