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31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属于高压氧仓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利用气缸将密封门与主舱体进行密封,密封效果更好,采用内外双操作面板,方便内部人员对氧气舱进行操作;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包括主舱体和动力机箱,主舱体侧壁上设置有推拉式密封门,密封门通过气缸与主舱体实现密封,主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主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并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动力机箱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制氧机和冷干机,主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动力机箱上对应设置有出气口,各个出气口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和制氧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体式加压氧气舱
本专利技术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属于高压氧仓

技术介绍
当人置身在一个1.5气压中呼吸时,由于压力的升高,大量的氧气会溶解在血液中,根据物理学中的亨利法则(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的定义,气压增加50%,就会有高于常压下1.5倍的氧溶解于血液和体液中,人血氧的溶剂含量明显增加,可以起到保健功能。现有技术中采用较多的是软质氧气舱,软质氧气舱在使用者进出过程中会有很多不便,另外的,在使用软质氧气舱之前需要先对软质氧气舱进行充气,然后再升压,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和能源,另外的,对于氧气舱的密封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拉链技术,虽然工艺相对简单,但密封效果较差,很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同时,使用者处于完全幽闭的环境,很多人会出现不适,当舱内人员出现突发情况时,外部人员也无法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的,传统的氧气舱只能靠外部人员进行操作,内部人员无法直接控制操作面板,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无法自行操作设备,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利用气缸将密封门与主舱体进行密封,密封效果更好,采用内外双操作面板,方便内部人员对氧气舱进行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包括主舱体和动力机箱,所述主舱体为中空壳体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推拉式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气缸实现上下移动并通过气缸与主舱体实现密封,所述主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主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机箱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制氧机和冷干机,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制氧机和冷干机电连接;所述主舱体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气缸进气口和氧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氧气进气口与主舱体内腔相通,所述气缸进气口与气缸相通,所述动力机箱上对应设置有空气出气口、气缸出气口和氧气出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气缸进气口和氧气进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出气口、气缸出气口和氧气出气口对应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气缸出气口和冷干机连接,所述冷干机与空气出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还与制氧机相连,所述制氧机与氧气出气口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外部空氧开关和数字显示屏,所述主舱体内设置有内部操作面板,所述内部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紧急报警键、照明开关和内部空氧开关,所述外部空氧开关、数字显示屏、紧急报警键、照明开关和内部空氧开关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计时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时间显示屏,所述计时器与时间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还设置有与主舱体内部沟通的外界电话,所述内部操作板上对应设置有内部电话。所述主舱体内设置有氧浓度监测器,所述氧浓度监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舱体的内部和外表面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主舱体上设置有自动恒压阀和手动泄压阀,所述自动恒压阀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舱体上设置有舱门关闭感应器,所述舱门关闭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舱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密封门的两侧,所述主舱体的底部设置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所述主舱体内还设置有有氧呼吸耳机。所述主舱体采用金属材质,所述密封门采用透明材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采用金属硬质舱体,使使用者躺卧更加舒适,同时无需对舱体本身进行充气,节省了时间和因充气所带来的资源浪费。2、本装置的密封门与主舱体之间利用气缸进行密封,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密封门利用推拉的方式进行开关,节省很大量的空间,无需为密封门预留打开的空间;同时,密封门采用透明材质,是内部使用人员可以看到舱外,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幽闭压抑感,减少因使用者进入狭小密封的环境而产生的不适,外界操作人员也可以随时观察舱内人员的情况,提高安全系数。3、本装置中的气缸的气体通过空气压缩机提供,无需再另外增加动力源,使结构更加简单,在氧气舱降压的同时,气缸泄气,密封门下沉与主舱体分离,完成开门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另外的,由于密封门的气缸与氧气舱的空气同属一个气源,因此,在失电时气缸会失压打开,确保内部使用者可以出来。4、本装置采用内外双操作面板,使得内部的使用者也可以操作该氧气舱,当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自行出舱;内外操作板上设置有沟通电话,方便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进行沟通。5、本装置设置有手动泄压和自动恒压阀,在压力过大和突然断电的情况下,均可进行泄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舱体的主视图。图3为主舱体的侧视图。图4为主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气路系统图。图中1为主舱体、2为动力机箱、3为密封门、4为控制器、5为操作面板、6为控制电路板、7为温度传感器、8为压力传感器、9为空气压缩机、10为制氧机、11为冷干机、12为空气进气口、13为气缸进气口、14为氧气进气口、15为空气出气口、16为气缸出气口、17为氧气出气口、18为外部空氧开关、19为数字显示屏、20为内部操作面板、21为紧急报警键、22为照明开关、23为内部空氧开关、24为计时器、25为时间显示屏、26为外界电话、27为滚轮、28为氧浓度监测器、29为压力表、30为自动恒压阀、31为手动泄压阀、32为舱门关闭感应器、33为气缸、34为换向阀、35为密封门泄压阀、36为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包括主舱体1和动力机箱2,所述主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推拉式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3通过气缸33实现上下移动并通过气缸33与主舱体1实现密封,本实施例中,气缸进气后密封门3被顶起,与主舱体1密合,实现密封,当气缸33失压后,密封门3下落,与主舱体1分离,手动将密封门推拉开即可。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所述主舱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6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机箱2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所述控制电路板6分别与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电连接。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所述空气进气口12和氧气进气口14与主舱体1内腔相通,所述气缸进气口13与气缸33相通,所述动力机箱上对应设置有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所述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对应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连接有换向阀34,所述换向阀34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气缸出气口16和冷干机11连接,气缸出气,16与空气压缩机9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门泄压阀35,所述冷干机11与空气出气口15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还与制氧机10相连,所述制氧机10与氧气出气口17连接。所述操作面板5上设置有外部空氧开关18和数字显示屏19,外部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硬体式加压氧气舱

【技术保护点】
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体(1)和动力机箱(2),所述主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推拉式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3)通过气缸(33)实现上下移动并通过气缸(33)与主舱体(1)实现密封,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所述主舱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6)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机箱(2)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所述控制电路板(6)分别与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电连接;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所述空气进气口(12)和氧气进气口(14)与主舱体(1)内腔相通,所述气缸进气口(13)与气缸(33)相通,所述动力机箱上对应设置有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所述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对应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连接有换向阀(34),所述换向阀(34)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气缸出气口(16)和冷干机(11)连接,所述冷干机(11)与空气出气口(15)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还与制氧机(10)相连,所述制氧机(10)与氧气出气口(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体(1)和动力机箱(2),所述主舱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推拉式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3)通过气缸(33)实现上下移动并通过气缸(33)与主舱体(1)实现密封,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所述主舱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6)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机箱(2)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所述控制电路板(6)分别与空气压缩机(9)、制氧机(10)和冷干机(11)电连接;所述主舱体(1)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所述空气进气口(12)和氧气进气口(14)与主舱体(1)内腔相通,所述气缸进气口(13)与气缸(33)相通,所述动力机箱上对应设置有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所述空气进气口(12)、气缸进气口(13)和氧气进气口(14)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出气口(15)、气缸出气口(16)和氧气出气口(17)对应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连接有换向阀(34),所述换向阀(34)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气缸出气口(16)和冷干机(11)连接,所述冷干机(11)与空气出气口(15)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气口还与制氧机(10)相连,所述制氧机(10)与氧气出气口(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体式加压氧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5)上设置有外部空氧开关(18)和数字显示屏(19),所述主舱体(1)内设置有内部操作面板(20),所述内部操作面板(20)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宗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