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立专利>正文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30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救护车,无需再在救护车车厢内安装辅助上车平台或导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护车用转运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在急救领域,尤其是在院前急救领域,如事发地点或基层医院将伤病员转运至救护车上再转运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的急救室,手术室或ICU病房抢救。现状是采用抬推式带轮担架或纯人力抬式担架作为转运设备,当患者为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患者,需用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注射泵甚至是ECOM体外生命支持系统,途中不可以换拔各类插管时,现有的转运设备(担架)就无法容纳和承载上述急救设备仪器,况且其加患者总重量已超过250公斤,无法安全地上下救护车。因此,许多危重患者在往医院的途中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转运重症新生儿时,除需用到上述仪器设备外,还需多功能保温箱,其单个体积就约为0.5m3,重量约为50kg,更加重了上、下救护车时的转运难度。目前国际上还设有理想的解决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出现各类更先进的抢救,监护仪器设备伴随患者转运,更加需求一种载重量大,容量大,上下救护车时轻便、安全的转运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载重量大,容量大,上下救护车时轻便、安全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使得在上车时可先利用转运底盘的上下车定位装置与救护车车厢地板锁定后,在驱动承载平台沿着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的直线导向机构移动,并进入救护车固定,待收起转运底盘的下承力框后,使上下车定位装置脱开与救护车之间的固定,并以承载平台作为支撑,往救护车内收回转运底盘,相反,也可以实现下车操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升降机构一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腿;转运底盘下承力框活动连接于X型剪式升降机构的下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连接驱动升降机构一,实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的升降。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后端设置有把手,把手中部设置电源和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连接控制直线驱动器。进一步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后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中部下方设置有车载限位防跳销,救护车内设置有与车载限位防跳销对应的多向固定座,通过车载限位防跳销与多向固定座卡接,实现对转运底盘的固定。进一步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分设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两侧的直线导槽、直线导槽内设置的直线轴承,承载平台两侧设置有辅助梁,辅助梁上安装有直线轴承导轨与所述的直线轴承对应配合,直线轴承导轨其两端设置有限位块。进一地,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的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前端的下部相连,定位横杆座前端向下弯并设有定位横杆,后端向上成挂钩状及设有卡锁,升降机构二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机构杆,两机构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进一步地,承载平台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至少一对带脚轮的承力支柱,前部的带脚轮的承力支柱之间有限位横杆,限位横杆中间后侧设置有多向定位销装置。进一步地,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自动锁定装置及解脱的手柄。进一步地,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左右侧沿设置有辅助承力滚轮。进一步地,承载框左右侧与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相连处平行各设有一辅助加强梁。进一步地,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各设有一防跳限位滚轮。进一步地,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设有多向限位防跳钩。进一步地,在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后端设有多向限位防跳槽座。进一步地,在救护车车厢地板最后端靠近车后门处,设置有转运平台上、下救护车时的定位槽座。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主要由承载平台、转运底盘构成的载重转运平台,并在转运底盘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与转运底盘下承力框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在转运底盘完全着地支承的情况下完成上部承载平台及其上的任务模块平移进出救护车车厢。2、采用电动无级升降,上下救护车时及全程转运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3、承载平台可根据不同的转运任务设置不同功能的模块,可承载更大的重量和具有更大的空间容量,实现全程移动转运式的微型ICU病房。4、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移悬式上、下救护车的方法,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救护车,无需再在救护车车厢内安装辅助上车平台或导板。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在救护车车厢地板上安置的上、下车定位槽座和车载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向定位锁装置与救护车车厢地板的多向限位防跳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准备上救护车前(或完全下救护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平台完全平移至救护车车厢内锁定或下车时转运底盘伸出并完全着地状态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底盘电动缩回升降机构的下承力框或下车时从承载平台下部拉出转运底盘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底盘平移推入其上部的承载平台下部锁定的完全上车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平台设置有重症监护ICU和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OM担架模块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平台设置有重症新生儿保温箱生命支持系统模块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提供普通患者转运担架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平台1-1、承力支柱1-11、定向脚轮1-2、手柄1-3、辅助承力滚轮1-4、辅助加强梁1-5、防跳限位滚轮1-6、定位横杆1-7、多向定位锁装置1-71、左、右向定位销1-72、后向定位销1-73、堵头及钢丝软轴套座1-74、钢丝软轴1-75、钢丝软轴套1-76、定位销轴座套管1-77、复位弹簧1-78、后向定位销轴座1-79、左右向定位销座2、转运底盘2-1、转运底盘上承力框2-11、把手2-12、升降控制器2-2、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1、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2-211、上滑槽梁2-212、锁钩2-213、升降机构二2-214、定位横杆2-215、定位横杆座2-22、横梁2-23、车载限位防跳销2-3、升降机构一2-31、支腿2-4、直线导向机构2-41、直线导槽2-42、直线轴承2-5、直线驱动器2-6、脚轮3、救护车3-1、多向固定座3-2、多向限位防跳钩3-3、定位槽座3-4、后保险杠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A-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在结构上,它包括承载平台1、转运底盘2,转运底盘2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2-1、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2-3,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2-6,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一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腿;转运底盘下承力框活动连接于X型剪式升降机构的下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连接驱动升降机构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后端设置有把手,把手中部设置电源和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连接控制直线驱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运底盘下承力框后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中部下方设置有车载限位防跳销,救护车内设置有与车载限位防跳销对应的多向固定座,通过车载限位防跳销与多向固定座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分设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两侧的直线导槽、直线导槽内设置的直线轴承,承载平台两侧设置有辅助梁,辅助梁上安装有直线轴承导轨与所述的直线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立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