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07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筛框以及驱动筛框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筛框内安装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上设有与要分离的茶籽相适应且有能让要分离的茶籽通过的多个圆形的第一筛孔;第二筛网上设有便于要分离的茶籽滚动的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筛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分离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小的优点。

Separating sieve for shell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tea se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and tea seed separating sieve, sieve box and drive the screen frame driving system of reciprocating motion on the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frame, the shell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tea seed separation, the screen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paced first and second mesh sieve net, net with with the separation of tea seeds to adapt and had to be separated by a plurality of tea seed round the first sieve first screen; a plurality of strip second screens which are convenient for the separation of tea seed roll shaped second mesh.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good separation effect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
技术介绍
油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籽是油茶树的种子,经浸出或压榨可得到茶油(又称茶籽油、山茶油或油茶籽油)。茶油是一种健康美味的食用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有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油茶果经烘干、脱壳后产出的茶籽和果壳混合在一起,需要进一步做分拣,但人工分拣的劳动强度大,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并且茶籽储存久了会发生霉变,影响其营养品质,而现有的机械分离油茶果的方式存在分离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离脱壳后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分离效果差和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筛框以及驱动筛框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筛框内安装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上设有与要分离的茶籽相适应且有能让要分离的茶籽通过的多个圆形的第一筛孔;第二筛网上设有便于要分离的茶籽滚动的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筛孔。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筛孔呈阵列布置,各第一筛孔包括直孔部和位于直孔部上方的扩孔部,扩孔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较小,直孔部的直径小于扩孔部底部位置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直孔部的直径为10mm~30mm。优选地,所述第二筛网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筛条,任意两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第二筛孔,第二筛孔的宽度为5mm~15mm,筛条的长度方向与筛框的运动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筛条呈圆柱形,筛条的直径为4mm~8mm。优选地,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还包括第一出料斗,第一出料斗的一端连接第一筛网的出料端,第一出料斗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设有第一出料口。优选地,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还包括第二出料斗,第二出料斗的一端连接第二筛网的出料端,第二出料斗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设有第二出料口。优选地,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还包括第三出料斗,第三出料斗的一端连接筛框框底的出料端,第三出料斗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设有第三出料口。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推拉轴,推拉轴安装在电机上并随着电机的转动推拉筛框,以使筛框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筛框通过摆臂安装在机架上,摆臂的固定端连接机架,摆臂的自由端连接筛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在使用时,驱动系统驱动筛框在机架上往复运动,运动的过程中,放置在第一筛网上的脱壳后的油茶果壳(碎壳)和茶籽的混合物中茶籽和较小尺寸的碎壳通过第一筛孔掉落至第二筛网,而较大尺寸的碎壳则留在第一筛网上,并随着筛框的往复运动移动到第一筛网的出料端后被收集,实现了茶籽与尺寸较大的碎壳的分离。掉落至第二筛网的茶籽则沿第二筛孔滚动至第二筛网的出料端并被收集,而较小尺寸的碎壳则通过第二筛孔掉落至筛框的框底,并随着筛框的往复运动移动到框底的出料端后被收集,实现了茶籽与较小尺寸的碎壳的分离。该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具有生产效率高、分离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小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筛网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筛网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机架;2、筛框;3、驱动系统;31、电机;32、推拉轴;4、第一筛网;41、第一筛孔;411、直孔部;412、扩孔部;5、第二筛网;51、第二筛孔;52、筛条;6、第一出料斗;61、第一出料口;7、第二出料斗;71、第二出料口;8、第三出料斗;81、第三出料口;9、摆臂。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中的对“上”、“下”、“左”、“右”方位的描述以图2中表示的方位为准,其中,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用于分离脱壳后的油茶果果壳(简称“油茶果壳”)与茶籽,该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包括机架1、筛框2和驱动系统3,筛框2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系统3用于驱动筛框2在机架1上往复运动,筛框2内安装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筛网4和第二筛网5,第一筛网4上设有多个圆形的第一筛孔41,第一筛孔41与要分离的茶籽相适应且有能让要分离的茶籽通过;第二筛网5上设有便于要分离的茶籽滚动的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筛孔51。该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在使用时,驱动系统3驱动筛框2在机架1上往复运动,本实施例的筛框2沿水平方向左右摇摆。筛框2在运动的过程中,放置在第一筛网4上的脱壳后的油茶果壳(碎壳)和茶籽的混合物中茶籽和较小尺寸的碎壳通过第一筛孔41掉落至第二筛网5,而较大尺寸的碎壳则留在第一筛网4上,并随着筛框2的往复运动移动到第一筛网4的出料端后被收集,实现了茶籽与尺寸较大的碎壳的分离。掉落至第二筛网5的茶籽则沿第二筛孔51滚动至第二筛网5的出料端并被收集,而较小尺寸的碎壳则通过第二筛孔51掉落至筛框2的框底,并随着筛框2的往复运动移动到框底的出料端后被收集,实现了茶籽与较小尺寸的碎壳的分离。该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具有生产效率高、分离效果好、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筛框(2)以及驱动筛框(2)在机架(1)上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3),筛框(2)内安装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筛网(4)和第二筛网(5),第一筛网(4)上设有与要分离的茶籽相适应且有能让要分离的茶籽通过的多个圆形的第一筛孔(41);第二筛网(5)上设有便于要分离的茶籽滚动的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筛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筛框(2)以及驱动筛框(2)在机架(1)上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3),筛框(2)内安装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筛网(4)和第二筛网(5),第一筛网(4)上设有与要分离的茶籽相适应且有能让要分离的茶籽通过的多个圆形的第一筛孔(41);第二筛网(5)上设有便于要分离的茶籽滚动的多个长条形的第二筛孔(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筛孔(41)呈阵列布置,各第一筛孔(41)包括直孔部(411)和位于直孔部(411)上方的扩孔部(412),扩孔部(412)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较小,直孔部(411)的直径小于扩孔部(412)底部位置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孔部(411)的直径为10mm~3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网(5)设有多根间隔布置的筛条(52),任意两相邻筛条(52)之间形成第二筛孔(51),第二筛孔(51)的宽度为5mm~15mm,筛条(52)的长度方向与筛框(2)的运动方向一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条(52)呈圆柱形,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学邓一军赖琼玮李祥罗秋兰黄闺刘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三湘油茶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