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191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6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各个终端信号的到达角;S2:基站根据到达角对用户终端进行分簇;S3:利用每簇的信道状态信息设计各簇用户终端的外层预编码矩阵W;S4:根据每簇的信道状态信息并结合外层的预编码W获取等效的信道状态信息矩阵

A large scale MIMO system precoding method for clustered user scenarios

The large scale MIMO system pre enco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gathering user scenario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1, the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user termina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om each terminal signal arrival angle; S2: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gle of arrival of the user terminal cluster; S3: the use of outer precoding matrix design W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f user terminal clusters per cluster; S4: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atrix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er cluster and combined with the outer layer of the W to obtain the equivalent prec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技术及多天线
,涉及一种小区内同频干扰的抗干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对移动通信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无线通信系统中可用频谱和发射功率等系统资源都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速率要求。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通过在基站配置众多天线数(几十甚至上百根),并且基站天线数量远远大于基站同时服务的用户数量,使得基站到各个用户间的信道相互正交,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好的功率效能,以及较低的检测复杂度等,并已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上诉优点的获得是假设放置在基站的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各个天线相互间独立,即用户到各根天线的信道相互独立。然而,在实际场景中,这一理想条件将难以实现。首先,受限于基站的空间限制,当放置如此数量的天线时,天线间的间距必然无法太大;其次,基站往往布置在建筑物顶端或者天花板上端,周围散射体是较为稀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取各个终端信号的到达角;步骤S2:基站根据到达角,对用户终端进行分簇;其中,对第l簇按到达角顺序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聚集用户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取各个终端信号的到达角;步骤S2:基站根据到达角,对用户终端进行分簇;其中,对第l簇按到达角顺序排列第l簇的用户信道为为第l簇的最大用户终端数步骤S3:利用每簇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设计各簇用户终端的外层预编码矩阵W=[W1,…,WL],具体设计步骤如下:令表示每个簇中的第i个用户组成的信道矩阵,hli表示第l簇中的第i个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迫零预编码(ZF)设计外层预编码矩阵第l簇的预编码矩阵为表示第l簇中的最大用户数;得到外层预编码矩阵W=[W1,…,WL];步骤S4:根据每簇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结合外层的预编码W获取等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矩阵其中,为第l簇用户的下行CSI矩阵;步骤S5:基站根据等效的CSI矩阵并基于ZF-GMD-THP(ZeroForcing-GeometricMeanDecomposition-Tomlinson-HarashimaPrecoding)设计内层的预编码矩阵Ql,其中,则取预编码矩阵为Ql,接收矩阵反馈矩阵Bl,增益矩阵为Gl,其中Bl是对角化元素为l的下三角矩阵,是个对角矩阵,并且满足由此,得到内层预编码矩阵步骤S6:由外层预编码矩阵W和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周语宁徐凌泽潘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