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cognition of the clustering method of multi well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collection of the well logging data and get all kinds of geological lithology combination index; S2 obtained from step S1 data in the selected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t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lithology combination index; S3 stratified on each of the steps of wells S1 in the index selection according to lithological hierarchical data statistics in each layer in S2 S4; the range of the lithologic index to get in step S3 control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inimum value is 0, the maximum value is 1 of the range of the lithology combination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cope of the index of normalized; S5 through the steps of S4 income index of multi well lithologic sample space clustering analysis; S6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selec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S7, using the microfacies analysis results of single well, the plan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s plotted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ule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产油气资源勘查,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
技术介绍
砂岩储层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即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寻找和评价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通过研究沉积微相空间配置关系确定砂岩储层分布特征及其储集性能评价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内容之一。现有沉积微相研究方法一般是通过单井资料研究某点沉积特征,然后通过连井分析剖面沉积特征,最后确定沉积微相空间配置关系。现有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井资料较少地区,借助研究者既有经验,充分挖掘单井所提供的地质信息。而对于勘探程度较高,井资料较多,上述方法工作量大,研究周期长,不能满足实际勘探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如何快速判别多井沉积微相,通过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实现多井沉积微相的定量识别,从而提高沉积微相评价效率,为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各井位录井地质数据从而获得岩性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各井位录井地质数据并获得各类岩性组合指数;S2,从步骤S1中获得的数据中选取能反映不同沉积微相间岩性组合指数;S3,对步骤S1中各所述井位进行分层,根据分层数据统计各层内步骤S2中选取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S4,对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的值域控制在存在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的范围内,对不属于所述范围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S5,通过步骤S4所得岩性组合指数对多井样本空间进行聚类分析;S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选择不同的分类级别进行沉积相组合和沉积微相识别;以及S7,利用单井沉积微相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各井位录井地质数据并获得各类岩性组合指数;S2,从步骤S1中获得的数据中选取能反映不同沉积微相间岩性组合指数;S3,对步骤S1中各所述井位进行分层,根据分层数据统计各层内步骤S2中选取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S4,对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的值域控制在存在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的范围内,对不属于所述范围的所述岩性组合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S5,通过步骤S4所得岩性组合指数对多井样本空间进行聚类分析;S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选择不同的分类级别进行沉积相组合和沉积微相识别;以及S7,利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结果,根据沉积微相空间配置规律绘制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岩性组合指数包括岩性指数I1、砂岩粒级指数I2、砂岩粒级分异度I3、砂岩厚度指数I4、砂岩厚度分异度I5、泥岩颜色指数I6和泥岩厚度指数I7;公式(1)中H1为泥岩厚度,H2为泥质砂岩厚度,H3为砂岩厚度,H0为地层厚度;公式(2)中H1为粉砂岩厚度,H2为细砂岩厚度,H3为中砂岩厚度,H4为粗砂岩厚度;公式(3)中α1为粉砂岩在砂岩中所占百分比,α2为细砂岩在砂岩中所占百分比,α3为中砂岩在砂岩中所占百分比,α4为中砂岩在砂岩中所占百分比;公式(4)中N0为砂岩的总层数,H1为粉砂岩厚度,H2为细砂岩厚度,H3为中砂岩厚度,H4为粗砂岩厚度;公式(5)中H1为粉砂岩厚度,H2为细砂岩厚度,H3为中砂岩厚度,H4为粗砂岩厚度,H0为砂岩平均厚度;公式(6)中H0为泥岩厚度,H1为深灰色泥岩厚度,H2为灰色泥岩厚度,H3为绿色泥岩厚度,H4为棕红色泥岩厚度;公式(7)中N1为泥岩总层数;H0为泥岩总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于超出值域范围的岩性组合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采用公式公式(8)中i=(1,2,3,…,m)表示m口井的所需归一化岩性组合指数,Ii为第i口井所需归一化岩性组合指数的值,Imin为所需归一化岩性组合指数的最小值,Imax为所需归一化岩性组合指数的最大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聚类分析包括以下步骤:S51,将m口某研究层位所代表的沉积微相自划分一类,共m个类,然后根据步骤S4所得岩性组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S52,使用类平均法计算沉积微相之间的距离;S53,计算比较各沉积微相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小的两个沉积微相合并为一类;S54,重复步骤S53,直到m个类归为一个总类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多井沉积微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1中,设有s种沉积微相,m口井,第g口井为ng,每口井某层段共提取p项岩性组合指数,用Xgjk表示第g种沉积微相内第j口井的第k项岩性组合指数;沉积微相1沉积微相2沉积微相ss、m、nm、p为正整数;计算需判别样品属于第g种沉积微相的概率p{g/Y},其中g=1,2,...s;然后比较p{1/Y},p{2/Y},...,p{s/Y}的大小;最后将该样品归于概率最大的沉积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秀刚,周立宏,肖敦清,陈长伟,杨飞,姜文亚,韩文中,张伟,时战楠,刘永祯,林常梅,王颖,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